高考作文卷里的“中国味” 可以闻出时代的风云变幻
高考作文的命题无法超越时代、形势,越是风云变幻,命题者越会自觉承担起教化责任。
文丨杜 虎
高考第一天接近午时,全国卷和自主出卷省份的作文题纷纷露面,与林志玲婚讯并列成为朋友圈两大头部话题。看下来,整体看今年高考作文题的出题思路与去年差别不大,全国卷注重普遍的宣教,江浙沪卷则较为灵活。相较而言,作文命题倾向中透出浓厚的“中国味”,体现了时代氛围。
就今年高考作文的写作技术难度来说,都不算难。无论是全国卷考察的个人劳动观念、五四历史脉络,还是江苏卷“异文化共生”、浙江卷写作上的读者观念VS作者观,乃至于上海卷略空灵的“中国味”音乐,都能让考生有话说,不致于完全摸不着写作路径,这是值得肯定的。
在一个人人都有东西写的前提条件下,再来考察作文水平的高低,超越了地区差异和贫富差别。也就是上海滩的学生与边远山区的考生,都能有感而发,不会手足无措。另外,命题者注重将作文的出发点设定在“个人处境”上,同时对标抽象观念,属于虚实相生命题法。
全国卷作文自觉担负起自上而下的宣教功能,以“劳动观念”作为命题角度,给人感觉是向某种传统回归——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给人重温阶级观念的意味。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引导考生给予劳动阶层更多观照,就是所谓接地气,命题者的苦心可见一斑。
将五四历史脉络与青年学生的身份相结合,再以演讲稿的写作为切入口,设定作文的指向,更具备强烈的政治课考题的意味。据说,这个全国卷的作文题被一些媒体报道“押中”,只能说,作文的主题倾向于政治教育,倾向于统一青年的基础观念。
综合全国卷、北京卷具有“风向标”作用的作文题看,突出民族主义的思考、强调民族国家的主体意识,是教育者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特别希望青年学生牢固确立的价值观的核心。如果考虑到全球化与中国的关系变迁,如此命题的立足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天津卷更是用“爱国”主题挑明了命题者集中关注的焦点。中国必有光明前途——爱国是个人本分——献身历史洪流,这种层层递进的逻辑推演,为考生设置了书写作文的框架。在结合主题的情况下,考生如何使用修辞、令妙笔生花,就成了能否得高分的关键。
以音乐切题,上海卷作文继续体现出海派文化的清高。这对高中生的音乐素养提出一定要求,但即使这块不足,起码也可以在贝多芬与《梁祝》之间破题,在人类命运交响曲与中国特色的旋律上加以比较,在普适性之外,阐释独有的“中国味”,最终紧扣的仍是民族的底色。
浙江卷的作文很有讲究,看似说的是文学的母题——作者观与读者观始终在写作者的笔下纠缠翻腾——可一旦落笔,仍能发现作者与读者都生活在中国化的处境中,脑中思维与笔下行文,依旧走不出“中国味”。估计莫言会被考生当作论据大量引用,他确实站在了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交汇点。
稍微游离在作文政治化之外的江苏卷,依旧发扬了题面模棱两可的风格,利用比喻的含糊特征和多义性,试图开掘更多的作文视野。但不难发现,即使它的命题立场隐约地赞成社会多元、异文化共生,但最终还会扯进“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呼应“中国味”。
在重温并强调“中国味”“中国风格”“中国故事”的命题规范下,考生若贴近主流立场发声,会是比较讨巧的事情,起码可以在平均分数线之上再用辞藻、美文争取高分。但这也意味着,对这些作文题作个性化表达面临挑战,因为考生在政治正确之外选择差异化表达,基本等于冒险。
总之,高考作文的命题无法超越时代、形势,越是风云变幻,命题者越会自觉承担起教化责任,在上千万青年学子的笔下划出特定的意义和内涵,以“出题—答题”的方式,统一认识,集中心神与价值。民族的、中国的、中国味的,这些递进的申论与好感,就在千万支笔下绽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