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吊打”网友也是炒作?热依扎反网暴收获了什么 | 面孔·2109

度一叨 狐度工作室 2020-11-24

这是搜狐评论年终特刊“面孔·2019”的第五篇。

文丨徐 媛

在2019年闪亮登场的女明星中,热依扎不算最亮眼,但却是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一位。11月份,她以单枪匹马之力,向网络暴力宣战,以微博“挂人”的方式对恶评者“公开处刑”,一跃成为众人眼里的“孤胆英雄”。

热依扎“吊打”网友恶评,引发了更大的争议。在旁人看来,被她转发的网友言论,有些是明显的辱骂、诽谤之词,但也有一些表达,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恶意,更像是一种好心劝告或理性探讨。


或许盛怒之中的热依扎,情感上很难接受这些劝告和观点,容易将其翻译成反对、谴责她的声音,但若将它们无差别地置入恶评的行列,“挂人处刑”,难免会伤及无辜,挤压他人的话语空间。正如很多人说得那样——作为普通人,难道就不能讨论明星了吗?

普通人当然有讨论明星的权利,明星也有捍卫自己尊严和名誉的正当需要。本质上,这是两种权利的碰撞。但公共讨论并没有呈现出应有的严肃姿态。随着热依扎的“攻势”放缓,轰轰烈烈的反网暴之战转眼被淡忘。

最近热依扎上热门综艺“奇葩说”当嘉宾,也被质疑是通过“吊打”网友自我炒作换来的机会。一个本该很严肃的问题似乎又变成了一地鸡毛,令人遗憾。让我们回到热依扎反网暴事件,严肃探讨其中的边界。

热依扎的反击

一般认为,明星拥有有限的隐私权,他们曝光自己来获得流量,自然要接受随之而来的毁誉参半的评论。用郭德纲的话说,“演员挣的钱里,有一半就是挨骂的这份钱”。法律上也认为,明星要有高于普通人的承受力。所以,面对不受控制的恶评,很少有明星会迎头反击。

这也是热依扎之前的选择。无论是年初因“不过春节”的微博言论遭遇爱国网友的炮轰,还是7月份因身穿吊带装被大面积攻击,她都息事宁人,要么清空微博,沉默是金;要么无奈自嘲,一笑而过。


但11月初这场因自曝抑郁症招致而来的攻击,让她彻底失控,横冲直撞地挑战大众为明星设定的标准反应模式——“难道因为我是个演员,我就该承受着这所有的一切,带着委屈离开?离开的为什么不是恶人!

热依扎的悲情诘问,契合了因韩国明星崔雪莉之死而引发的舆论反思。在大部分网友心中,雪莉是一个完美的受害者,美丽,柔弱,生前备受恶评的折磨,不管让她走上绝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很多人下意识地视网暴为直接杀手,愤怒于留言者不负责任的狂欢和没有底线的攻击,而旁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年轻的生命成为暴力的献祭品。

为雪莉之死心痛的人群,迫切需要一种强大的力量,来惩罚肆无忌惮的网暴者。热依扎的反抗,正好迎合了这种对正义的需要和想象。在热依扎转发的上百条评论当中,有嘲讽她利用抑郁症卖惨,蹭雪莉热度的诛心之论,也有“露胸癖”“骚货”“疯子”“怎么还没死”这类恶毒的咒骂。


异议的声音从来不缺。微博CEO劝她善用屏蔽功能,有网友劝告她退博静养,也被热依扎挂人转发。而与此同时,拥护者以成倍的暴力围攻被热依扎挂出来的“恶人”,新的问题由此产生。

如果我们尊重明星反抗网暴、维护名誉的权利,又担心他们的“以暴制暴”会滥用其影响力,制造新的“网暴”,就有必要区分网络言论和网络暴力的边界。

网络暴力与言论自由

一般而言,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人肉搜索、语言暴力以及网络谣言等。

对于人肉搜索和网络谣言,司法上已经实现法律追究。2013年,两高法院就“网络诽谤”罪出台司法解释,禁止“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2014年出台的相关规定,明确对人肉搜索说“不”,受害者可以追究侵权责任。

但是,网络语言暴力,作为网暴行为的核心组成部分,并没有被套上法律的“紧箍咒”。司法实践中没有单独对此给予评价,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危害结果,依附于其他罪名。如果不存在侵犯个人隐私或捏造事实的诽谤行为,仅仅遭遇语言暴力,受害人很难维权。


表面上看,这似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观点的自由流通。毕竟,每个人对“语言暴力”的定义和感受是不同的。一个人的脏话,可能是另一个人的赞美诗。试想一下,如果现实世界里,一个人因为一句冒犯之辞,就要被起诉、坐牢,那势必会人心惶惶,谁都不敢多言。

可问题是,网络不同于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人们大多生活在以熟人为基础的社会环境中,一句谩骂、戏弄或嘲讽言语的影响力有限。可网络世界不同,信息极易传播、扩大,更多人可以参与到谩骂的过程,造成比之于传统社会严重数百倍的伤害。

比如,在热依扎事件中,一些攻击者虽然没有捏造事实,但却对她本人的行为大肆攻击,将她的穿着暴露说成“卖弄风骚”;将她的自爆抑郁症戏谑为“卖惨树人设”,质问她“怎么不去死”……集体谩骂的杀伤力,给热依扎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伤害了她的人格尊严,这是不是言论自由必须要承受的代价呢?

尤其当下的网络暴力,从过去网民自发的原子式攻击,逐渐发展成一种蓄意组织的群体极化行为,其中以粉丝暴力最有代表性。


在历次维护偶像的行动中,很多粉丝团训练出来极高的组织性:屠版、控评、反黑,驾轻就熟,形成了一套极度讲究等级、纪律、分工和动员效率的机制。一旦锁定目标,他们会寻找任何可能陷“敌人”于不义的线索,要么对他人私生活东猜西想、恶意中伤,要么高举家国大义的旗帜,对受害者口诛笔伐,甚至采用微博抽奖等物质诱惑的方式,吸引更多人加入讨伐的阵营。其爆发的战斗威力,令被围攻者不堪其扰,也使得旁观者不寒而栗。


事实上,在热依扎反抗网暴的同时,也展现了这种群体粉丝暴力的可怕。当热依扎挂了某位网友之后,热依扎的粉丝会蜂拥而至,对网友展开群体批判。期间甚至发生过乌龙事件,在反击网暴的过程中,热依扎的代理律师声明写错了一位网友的ID,导致一位无辜网友被热依扎粉丝追骂。在该粉丝抗议多次后,热依扎才姗姗来迟进行道歉。

反抗网暴和网暴本身竟能如此交融,可见准确界定网络暴力进而找到治理方向,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公众人物与言论自由

提到针对公众人物的言论自由,很多人会提到美国60年代的沙利文案。通过该案,美国降低了对公众人物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保护规格。后来,美国的法律将“公众人物”的范围从公共官员扩大到公众人物,包括演员、明星、民间组织决策人等。他们认为,公众人物涉及公共利益,对社会利益同样有重大影响,也应该接受新闻媒介的批评监督。

但这个问题,在美国国内素有争议。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安东尼·刘易斯,在其著作《批评官员的尺度》中就反思道:一个女明星的酒后口角,与公共事务有什么关系呢?国家的宪法为何要去保护一个八卦小报的胡编乱造呢?如果以公共讨论的名义,放纵他人在无关公共利益的事情上,侵犯明星的个人权利,才是对自由的践踏。

热依扎 剧照

回到热依扎事件。网友们对她穿衣风格、自爆抑郁症的讨论,属不属于公共事务的范畴?就算属于,是不是要允许人们用伤害他人感情的方式表达意愿?在言论自由面前,明星的痛苦煎熬,是不是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让位于抗议者简单、粗暴的“公共讨论”呢?

可能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平衡言论自由和其他权利的冲突,是一项复杂的技艺。但现实越是复杂,就越需要小心翼翼地标定言论自由的尺度,使人们对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以及相关责任,有一个理性、明确的预期。

正如著名法律学者何帆所言,依法禁止某种言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看不惯什么言论,就随意给它们贴上禁止“标签”。言说者动辄被道德审判,重则惹来牢狱之灾,这才是对言论自由和言论空间的最大破坏。

热依扎 剧照

当然,我们不能寄希望空降一部法律条文来彻底界定言论自由的边界。纵观国外经验,厘清边界的,往往是一个个案例,一次次社会公开的讨论,以及无数次的试错过程。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需要立法者孜孜不倦的努力,在法律条文、社会现实与价值变迁之间,实现微妙的平衡。

希望热依扎事件,能够为我们提供这种契机。就算相关的立法条件暂不成熟,但广泛而充足的讨论,也可以让人们认识到网络暴力的伤害,意识到言论自由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它是有边界的,是要承担责任的,从而形成长久的、稳定的反对网络暴力的氛围。


参考资料:
《司法视野中言论自由的边界》,作者:徐东,期刊:《法律适用》
《 “网络语言暴力”入刑正当性及教义学分析》,作者:蔡荣。来源:中国法学网。
《批评官员的尺度》,作者:安东尼·刘易斯。译者:何帆。
《美国宪法不保障十八种言论自由》,作者:杨日旭,来源:爱思想。


没有任何意外,2019年即将送走最后一段日与夜。回望过去数百天,你有没有觉得对他人、对自己有了更多了解?你听过或看见的那些面孔,是否令你更熟知所在的人间?

我们为你精心挑选了十张面孔,不只是为了关注人物故事,更是希望看见他们所代表的2019年以及隐约其中的时代趋势,而这些面孔同样能提炼出公共的表情与心绪。

不可否认,我们对这些代表性的面孔有着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我们通过评价他们来确认与恶的距离、磨炼对国族的感受、评估消费社会的新动向、衡量美丑及人心的差别。

正是通过这些必要的丈量,我们洞察谎言与欺骗,在鼓动者劲吹的风潮里拒绝迷失。我们也许无法从这些面孔所代表的潮流里脱身,但我们由此及彼,审视我们的处境,既看到凡尘俗世,也了解这个世界。

为了这一目的,我们不会照抄或复写这些面孔,而是将面孔视作一个个象征性的面具,透过它们,强调一个丰富多彩的内心有多重要,重申独立判断的价值,努力拓展自己,去看更广阔的天地。

我们选择呈现的这些面孔,这些人,受到不可思议的潮流顶托而浮现,他们的所指哪怕有不可知的部分,仍照见我们的命运。为了定格你我即使平凡普通也必定唯一的命运感,我们提醒你,并愿意与你一道,不只看见面孔的外表,更是认真感受它们。


往期回顾

面孔·2019之一:消失的“流浪大师”,以及这个年代的审美降级

面孔·2019之二:67岁高龄产妇超生被罚?矛盾的生育政策需改变

面孔·2019之三:年度风云人物“气候女孩” 为何在中国差评更多

面孔·2019之四:网红一哥李佳琦 该为一声“买它”承担多少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