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舆论场上的任正非:真实自我与被期待的角色 | 面孔·2019

度一叨 狐度工作室 2020-11-24

这是搜狐评论年终特刊“面孔·2019”的第十篇。

文丨令狐卿

多少年后回头看,2019年可能是许多重大历史进程的起点。即使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尽如人意,但在回顾这一年时,华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必定是众多公众人物、焦点话题中极为突出的那一个。

作为全球化中后来居上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掌门人、精神领袖,尤其是华为在5G等下一代通信竞赛中据有领先的战略地位,任正非不可避免地卷入中美贸易战及逐渐走强的对抗形势中。他以昂扬的战斗者姿态、娴熟的演讲技巧、世事练达的全球化拥护者立场,承担起关键爱国者的角色。


评价任正非在2019年的遭遇,随意的断言不仅多见,而且容易。然而,若要超脱这一重量级人物的现实影响力,既不为众声喧哗所干扰,也不被任正非的声音所困惑,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处理和分析任正非今年讲过的那些话语。

伊尔-2战机:神话与现实

任正非这一年说过非常多的话。在这些讲话中,任正非受到了不同立场的人群欢迎,但他的表达同样有矛盾之处,比如他既鼓动网民情绪,又说“不要煽动民族情绪”;他既无情地批评美国政客,安慰民意说“离开美国照样活”,可又在美国法律体系下做着“绝不退场”的顽强抗争。

诸如此类的矛盾话语及表态,仅仅用传播理论去解析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其放在国际关系理论中才能求解。任正非是国际关系中的任正非,不是兜售街谈巷议的二传手,因为动机、话术及目标使然,任正非是要在国际政治中发挥语言的作用,而他确实也做到了。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卡琳·菲尔克,将国际政治定义为语言游戏,她所创立的语言游戏理论,可为解读任正非话语提供一把合适的“钥匙”。

菲尔克认为,语言游戏是使用语言在某语境中赋予施动者、行动与客体意义。语言不仅是一面镜子,用以映射现实,语言更重要的作用是建构社会事实。语言游戏是语言与行动相互构成的游戏。语言游戏是一种在游戏者行动中不断变换的游戏。游戏者在互动过程中会构成新的可能性,创造两场游戏之间的辩证张力,并制造游戏变换的动力,以推动游戏的变化。

如果没记错的话,2019年这场波涛汹涌的群情制造,肇始于那张进入公众视野的伤痕累累的苏联伊尔-2攻击机。任正非通过展示、重新赋予这张图片以象征意义,成功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斗争情绪,展开了这场语言游戏。


任正非是行伍出身,所以在对外发言中使用了大量的军事术语,为了激发听众的想象,他还引用了一些著名战役,比如上甘岭战役。这些手法,都属于菲尔克语言游戏理论中常见的“行动”方式。

任正非引入伊尔-2攻击机的图像,是类比华为的处境,将华为与贸易战的关系设置在一个熟悉的语境中赋予意义。同时,这也是一种命名方式,借助战斗机的角色,说明华为遭遇的是一场准战争行为。而对上甘岭意象的借用,具有同样的用意,但比伊尔-2更能打动军事迷以外的人群,毕竟上甘岭战役的背景、经过、意义,早已通过课本教材传达给了更多的普通人。

任正非从他履历和经验中引用所谓“接地气”的军事知识,几乎“照抄”了菲尔克的语言游戏理论,其效果是感人的。在华为继中兴之后步入更深的受审查处境,再到它被列入美方制裁的实体名单,即使华为深陷交恶的国际关系中无力摆脱,但任正非在今年五月间布下的话语方阵,仍给大众制造了“华为在行动、华为在抗争”的整体印象。

按照菲尔克的理论,任正非通过面广量大的言语描述,在坐山观虎斗的拉锯战状态下,创造出了“行动感”,也就是实现了“虚拟行动”。

更为关键的是,任正非在使用话语上不设禁忌,不管是官方话语,还是“公知话语”,任正非都拿来营造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并在重视教育、学习美国长处、坚持开放、支持全球化等立论上凝聚异议者人心。这可以看作任正非在为语言游戏的下一步作准备,那就是走群众路线,准备转换语言游戏,掌握主导权。


简言之,任正非通过渲染华为的准战争处境,以包容性极强的姿态吸引了立场广泛的粉丝后,他将美国加诸的贸易战转换为中国人的反击战,如此一来,就能赋予美方行动以侵略性质,进而将美方的制裁变换为中国的正当抵抗。

当这样的语言被大量公众接受之后,任正非借助语言游戏的命名方式,建构了一套贸易战试图伤害中美民众、威胁中国安全的认识框架——正如舆情佐证的那样,比预想中还要多的国民服膺于任正非的这一话语游戏,他成功地争取到长达大半年的国民高支持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被任正非抬到象征高位的前苏联伊尔-2攻击机,尽管有“飞行坦克”的美誉,可保持着出动8.6架次就被击落1架的高损毁率。所以,个案都有幸存者偏差,本不值得寄予大而不当的情怀。要知道,伤痕累累的伊尔-2之所以能返航,依仗的是它构造模块的简单,而不是复杂。

政治自我牺牲:动员与调控

从菲尔克语言游戏理论的角度看,任正非使用命名、类比、比喻等方式,将受到全球审视的华为转变成积极进取的中资大公司,在国内消费者面前,破除污名化华为的西方规则,帮助人们将华为想象为柔韧反抗国际霸权压迫的悲情英雄。

收服更多人心,让更多人相信华为是困境中的“英雄”,只是任正非话语游戏第一阶段的成果。换句话说,同情心很重要,但不是全部。一种比同情更深层的情绪反应是共鸣:想象的共鸣,行动的共鸣以及不分彼此的意义共鸣。也就是说,任正非释放出庞大的话语总量,必定要在情绪动员上收获更多的成果。

按照卡琳·菲尔克的理论,语言游戏不只是话语,更可以建造“社会事实”。通过转换贸易战加身的不利标签,任正非给社会大众“分发”了华为、以及他自己的新标签。在认同者那里,这一套语言游戏成了实实在在的“社会存在”:他们真的相信华为大到无法被美国打倒的地步,真的相信华为是在为中国的未来而战。总之,他们相信任正非乐观描绘的“打不死、压不垮的华为”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有了这些铺垫,任正非对孟晚舟事件的描述将话语游戏导向更深一步,就是在美国打压VS华为抗争的框架之外,浓墨重彩地渲染“华为公主”在政治上的自我牺牲。在孟晚舟被拘捕的第一时间,任正非就迅速定性:这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操作。

女儿于加拿大被捕,成为国际关系角力的“人质”,这件事在逻辑和情感上加重了粉丝对任正非的同情。当他以父亲身份,初夏时分讲述父女之间的感情,然后在冬天重申拘捕将塑造孟晚舟成为一名“英雄”,这个事件就成为贯穿全年的主线,成为情感动员的依据。


菲尔克教授对此也有相应的理论,她认为,使政治自我牺牲产生作用的是一种“情感结构”——

“外在力量遏抑这一个社群的主体权利,贬抑其地位,致其无法参与制订他们管理自己的方式,也不承认他们为政治上的主体……然而,它们不仅是一种切身的经验,更是一种试图灭声的行为,要把人们整套行事习惯、信念和存在的方式降服或者抹煞,用另一种意义结构去取代。

换言之,孟晚舟被引渡协议羁绊于加拿大,令华为在贸易战中的处境获得了有着内在张力的典型个案。同情者感同身受,觉得他们与孟晚舟一样受到遏制,大国崛起的地位没有得到尊重,他们对全球化进程的最新观点不仅没被政治主体听到,甚至因此受到打压。同时,西方的规则试图盖过中国的意志,对后者采取了不承认、不接受的压服行动,并用西方的价值观对他们指指点点。

任正非用亲情与大局观来表达对孟晚舟的态度,这让他的私人角色与公共担当交相辉映;孟晚舟的国内通信,也与父亲的付出相互应和,一起营造出庄重、深厚的动员力量。由此一来,被任正非命名定性的孟晚舟事件,于政治上的自我牺牲不再是她一个人的行为,而是具备公共和集体的意义。

显然,这积蓄并点燃巨大的情绪力量。


从孟晚舟事件爆发的共情力量,在集体中迅速扎根,并从几个方面强化这些支持者的情感体验:一是从此事中强化了被霸权欺凌的集体想象;二是接受了家国一体的概念,从国际关系的震荡中产生了被边缘化的不安与愤恨;三是感觉生存的意义被剥夺,尤其是在国家强盛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国际发言权。

这种情形发生后,同样回到了菲尔克的语言游戏理论。这就是她所说的驱动语言游戏的动力之一,被否定之后产生高度警惕、惶恐的精神创伤。这种集体的、民族的精神创伤,往往预示着伤害、无法接受现实与复仇的情绪。

耐人寻味的是,任正非一方面将孟晚舟事件政治化,另一方面又在拿捏情绪动员的分寸,说相信加拿大法律,体现了相当高超的语言技术。在这样的时候,任正非不是在安慰孟晚舟,更是在安慰已经同仇敌忾的支持者。一个睿智、有节制的父亲形象不再是孟晚舟所独有,也是众人“共享”。

在这种情势下,抗议特朗普、抗议美国的歧视政策,不仅必须,而且是唯一重夺行动力的方式。孟晚舟事件也就成了任正非与大众建立情感联系的纽带之一,两下再无心理隔阂,任正非那些精巧的语言游戏手段,自从被粉丝从心理上接受,剩下的就是量的叠加、强度的调适而已。

很自然地,支持者对任正非的话产生了迷恋,对华为的想象具体化地激发了爱国情绪,企业家操守与政治的界限被集体超越,人们自发、自觉地参与到任正非所代表的狙击战的阵地与堡垒中,不仅精神上附和,而且在网络点评、熟人说服、激辩不同声音等方面承担起使命。

任正非以一人之力掀起了话语游戏的民间浪潮。

考虑到任正非的支持者被这波语言游戏反复强化的现实,也考虑到支持者遍布社会各个阶层、行业、岗位,菲尔克理解的语言游戏必定深度浸入社会结构和思想意识中,这是一次完全靠互联网动员的头脑风暴,也是一个成员庞杂的共同体的自我训练。

251:谁的世界与谁的凡尘俗世

如果没有李洪元事件,12月1日孟晚舟拘捕一周年本该是任氏语言游戏的高光时刻。正如现在看到的剧目,从丈夫孩子陪伴的加拿大豪宅,孟晚舟写了一份公开信《你们的温暖,是照亮我前行的灯塔》。

任正非则在CNN谈论道,“为女儿骄傲,苦难使人更强大”。在李洪元事件确定蔓延的舆情下,他似乎仍希望支持者相信“像英雄那样归来”的修辞。

孟晚舟感恩的语言,任正非苦难的话语,交织在一起。这两种常用的语言游戏——数月来,早已顺畅将美方的压制语言转化为国人抗争语言——却因为意料之外的李洪元事件遭到效果磨损。


在离职员工曝出华为内部的混乱与倾轧之前,随着贸易战节奏的缓和,任正非已在从一些关键的语言材料上“后退”。比如,一度产生过极大情绪动员能量的“备胎计划”,再无下文。而被自称为运行性能高60%、全面碾压安卓的鸿蒙操作系统,华为高层不再承认,并甩锅给媒体,说这名字是媒体的误以为,言下之意是一场误会。

尽管没有详尽的消息来源,可这些语言游戏的自行收敛,可能对应于两方面的真实行动:一是贸易战缓和的背景下,华为要作出一些缓和姿态,换取同等的善意;二是任正非或许意识到,被他高举着用以构建威慑语言的材料,实际上缺乏夸张的技术能力。

当然,从兵不厌诈的角度,这同样可以理解成华为布下的虚虚实实的招数,所谓兵不厌诈,似乎也符合任正非的风格。就像他在过去一年里使用的语言种类,有的是威慑语言,有的是对话语言,有的是操控的语言,需要时间辨别。

正如菲尔克所说,“语言将我们社会化入其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如何使用语言,而且学会如何在世界中行动——许诺、威胁和撒谎”,或是“生成假说、投票或者部署导弹”。

用许诺折服人心,靠威胁赢得掌声,凭撒谎鼓动情绪,这是演讲与口才的集大成之处。任正非讲了那么多话,既在短期内制造了小趋势,也与他的粉丝一道活在更大的趋势之下。

无可否认的是,任正非从关键语言材料上的后撤立场,以及离职员工不断抛出的华为丑闻,无声地从两个方向、两条线索上积蓄颠覆力量。

颠覆力量在边缘处耐心地静候时机,终于在2019年年底迎来复仇的机会。

实际上,在十月份之后,随着外部紧张气氛的解除,任正非使用语言来转换游戏规则的舆论“套餐”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需求,更多的民生新闻冲上公众的关注清单。

这时候看,网易的辞职门风波只是预演与情绪铺垫,等待舆论的波涛将一个漂流瓶冲上舆论场的高地,李洪元在坐了251天冤狱、拿到国家赔偿后,以任正非崇拜者的卑微身份,一头撞到“大象”的舆论主场。华为员工的离职纠纷,演变为这家大公司构陷无辜公民的拍案传奇。


后来发生的一切冲锋与反冲锋、污名与反污名,以极其惨烈的情势遍布社交媒体。这是不亚于一出好戏的戏剧性变动,给各个角度的解读提供思路:劳资纠纷的、司法的、超期羁押争论、黑公关的相互指责、完美受害者理论、翻来倒去的阴谋论老调……

在人仰马翻的舆论现场,各色人等出没,谁在直言批评,谁又是出售灵魂,似乎都被人记录下来。重要的是,值得追问一下,李洪元事件对华为、对任正非的2019年具备怎样的意义?李洪元事件陡现于本该属于任正非父女的高光时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华为的精神领袖遇上华为举报的失败者,如何区分输赢胜负?

人们很容易看到任正非与李洪元的强弱对比,很容易从结果导向来推断弱者纯属侥幸,其实在菲尔克的语言游戏理论预测过此种情况,她称之为以弱取胜方式。

李洪元所引爆的舆论指向法治问题,一举将华为的举报命名为“犯罪”行为。这种命名方式让李洪元的遭遇击中了大众不安全的生存焦虑,进而将华为主导的处置方式转换为谴责华为、要求惩办华为诬告陷害的社会呼吁。

长话短说,无论李洪元风波的后期舆论如何混乱,这都是一个非语言泡沫能比的、被司法文书确认的冤案事件,它对12月1日这个标志性日期具有夺目作用,令任正非长达半年的缜密语言游戏在高光处失焦。


任正非一直避免对李洪元事件具名发声,他采取了沉默的姿态来摆脱所有的尴尬、不适应与违和感。可既然任正非与华为一刻也不可分割,两下自然融梗,所以区分他是否实名评论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

不过,251被拓展出象征意义和典型的厌恨,必定自带类比和比喻的附着力,自动沾染到华为的议题和任正非未来的言语上,这将为后者的美化行动制造障碍,并影响情绪动员的效率与广度,过去那种长驱直入的鼓动力或许要接受挑战。

总的来说,2019年的任正非以极大的热情投身舆论场,在真实的自我与被期待的角色之间奋力博取。评价任正非掀动的情绪波涛,不要只看到他在传播大势中的长袖善舞,更要从国际关系的新动荡中理解他操持精明的话语,在大局中腾挪,熟练转换有利于华为、兼及国民情绪的语言游戏。

强人有梦,醒来前都看淡芸芸众生,即使这个世界无法断绝游戏规则的竞争,但凡尘俗世的生死也许更有穿透力。


没有任何意外,2019年即将送走最后一段日与夜。回望过去数百天,你有没有觉得对他人、对自己有了更多了解?你听过或看见的那些面孔,是否令你更熟知所在的人间?

我们为你精心挑选了十张面孔,不只是为了关注人物故事,更是希望看见他们所代表的2019年以及隐约其中的时代趋势,而这些面孔同样能提炼出公共的表情与心绪。

不可否认,我们对这些代表性的面孔有着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我们通过评价他们来确认与恶的距离、磨炼对国族的感受、评估消费社会的新动向、衡量美丑及人心的差别。

正是通过这些必要的丈量,我们洞察谎言与欺骗,在鼓动者劲吹的风潮里拒绝迷失。我们也许无法从这些面孔所代表的潮流里脱身,但我们由此及彼,审视我们的处境,既看到凡尘俗世,也了解这个世界。

为了这一目的,我们不会照抄或复写这些面孔,而是将面孔视作一个个象征性的面具,透过它们,强调一个丰富多彩的内心有多重要,重申独立判断的价值,努力拓展自己,去看更广阔的天地。

我们选择呈现的这些面孔,这些人,受到不可思议的潮流顶托而浮现,他们的所指哪怕有不可知的部分,仍照见我们的命运。为了定格你我即使平凡普通也必定唯一的命运感,我们提醒你,并愿意与你一道,不只看见面孔的外表,更是认真感受它们。


往期回顾



面孔·2019之一:消失的“流浪大师”,以及这个年代的审美降级

面孔·2019之二:67岁高龄产妇超生被罚?矛盾的生育政策需改变

面孔·2019之三:年度风云人物“气候女孩” 为何在中国差评更多

面孔·2019之四:网红一哥李佳琦 该为一声“买它”承担多少责任

面孔·2019之五:“吊打”网友也是炒作?热依扎反网暴收获了什么

面孔·2019之六:“20年后打老师”案落幕:“老师打学生”又被认同?
面孔·2019之七:2019高校毕生最恨的是他?翟天临效应被夸大了
面孔·2019之八: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饭圈女孩的“进化”
面孔·2019之九:比孙小果还魔幻的旧案 都能画上圆满句号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