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郴州医生涉假奶粉停职一年 罚酒三杯如何服众?

度一叨 狐度工作室 2020-11-24


舆论平息之后,无论对涉事生产商,还是涉事医生,处罚都是高举轻放,不痛不痒。一起令人难以置信的公共安全事件,就这样云淡风轻似的落下帷幕?


文 | 徐 媛

郴州再现“大头娃娃”事件有了最新进展。5月13日,湖南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委向媒体披露关于郴州市儿童医院医生开处方推荐“假奶粉”事件的处理进展:事件定性为虚假宣传,已对涉事企业下达处罚决定书;企业将联合医院按退一赔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属赔偿,已安排患儿进行体检,涉事医生停职一年。多位患儿家属向记者表示,患儿体检是家属自费,部分家属和卫健委未就患儿的健康影响达成共识,后续治疗和营养费用未获赔偿。今年3月30日,十几位家长在“问政湖南”上发表“联名信”,指控“大头娃娃”全因郴州儿童医院医生向患儿推销奶粉所致。
对于这一处理结果,无论是患儿家属,还是普通网友,都很难表示满意。现在这些患儿身高、智力、行动能力明显落后普通儿童,严重的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尚不知道这些伤害能不能完全恢复,或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家属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给出长远的治疗计划和周全的补偿安排,并非过分的要求。然而,相关部门似乎还没有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不仅至今未对家属的诉求给出有诚意的答复,对虚假宣传的企业仅处以“退一赔三”,对开处方推荐“假奶粉”的医生,停职一年。相比于患儿的遭遇,家属所承受的痛苦,如此“罚酒三杯”式的处罚,显然难以服众。其实,去年12月份“假奶粉”事件曝光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处理就引发过一波争议。医院解释称,虚假奶粉之所以能够进入到医院的便民药房,成为医生的“处方药”,主要是生产企业“捣鬼”,将自制的处方笺放在门诊,医生没有察觉,将固体饮料开给了患儿。所以不是医生和生产商里外勾结,而只是其履职不力、疏忽大意,着了后者的道,医生也是“受害者”,医院对相关医生仅进行书面检查、诫勉处理、批评教育等轻微处分。当时医生给病儿家属开的舒儿呔配方粉“处方单”医院自查自纠后给出的这套叙事,在当时引发了舆论的群嘲。据内部人士透露,按照一般的程序,一款特医奶粉,要进入到医院渠道销售,登上医生的处方笺,不仅需要儿科主任同意,还要经过营养科上会讨论,难度很大。通常单是搞定一个医生是不够的,医院消化科、儿保科、儿童ICU等有处方权的大夫,都是销售人员需要重点“公关”的对象。外人实在很难想象,这样一个需要层层把关、医生慎之又慎的处方程序,怎么就被生厂商小小伎俩给突破了呢?而且很多患儿食用问题奶粉达半年之久,难道这漫长的过程中,涉事医生开出处方时皆毫无觉察?正因为医院的这套说辞经不起推敲,有强烈自保、推责嫌疑,所以当时舆论呼吁地方监管部门进行彻查,看是否存在医院和生产商勾结,欺诈病患、谋财害命的行为。如果这一推测成立,对于涉事医生来说,这不仅是他职业道德上的重大污点,医生的从业资格需要被重新审视,而且因为其推荐行为,导致患儿发育不良,相当于放任伤害的发生,客观上构成了对他人生命健康的损害,恐怕还要承担刑责。而生产商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和恶意误导行为,从重处罚更是不用说:若对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一般难逃刑罚的制裁。可现在看来,当地监管部门并未有力回应公众的诉求。舆论平息之后,无论对涉事生产商,还是涉事医生,处罚都是高举轻放,不痛不痒。一起令人难以置信的公共安全事件,就这样云淡风轻似的落下帷幕?郴州第二次的“大头娃娃”事件已经给当地敲响了警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湖南省政府先后表示要彻查到底,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希望当地以此为契机,下大力气追查,看看问题奶粉野火烧不尽的原因到底何在?背后有没有复杂的利益纠葛?还有哪些地方存在不当的利益输送?在整顿奶粉市场的同时,必须厘清相关涉事人员的法律责任,依法予以公正的处罚,让商家不敢再故技重施,让医生们不敢用自己的职业生命来冒险。
关键词

中行原油宝 | 大衣哥 | 送养儿童黑幕

高管性侵养女 | 郴州火车脱轨 | 医护退补贴

新年献词 | 年终策划 | 年 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