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42人冒名上大学,不挖内幕不补偿受害者?
冒名顶替事件绝对不应该发生,更不应该大规模地发生。而当它们确确实实地发生了之后,如何善后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工作。只有全力亡羊补牢,才能修复人们对教育的信心。
文丨子 兮
山东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持续发酵,范围不断扩大,不知伊于胡底。
先是聊城冠县的农家女陈春秀16年前考上山东理工被人顶替,然后同是聊城的王丽丽在1996年考取聊城农业学校被人顶替。接着,记者检索发现,在2018年-2019年的山东高等学历数据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结果,其中有242人被发现涉嫌冒名顶替入学取得学历,公示期后学历作注销处理。
图片来源:澎湃
6月19日上午,山东省教育厅新闻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经关注到报道中所述情况。目前,该厅高校学生处正在会商此事,汇总相关数据,会后会统一发布。要知道,清查工作早在2019年就已经完成,如今才开会紧急汇总数据,让人觉得并不像是阶段性总结,更像是为应对舆论影响而开。
每一个冒名顶替事件都是细思恐极的,也都是值得深挖到底的。对被顶替者而言,被篡改的不仅是个人的命运,还可能是整个家庭的命运。其后果远不止于此。
“读书改变命运”是无数底层家庭的共同信仰。“我跟孩子说只要考上,砸锅卖铁也供你上学。你这一生不能让我耽误了,只有上学才有出路。”陈春秀父亲的这段话戳中了许多人的泪腺。这本是我们社会一笔巨大的财富。再贫苦的家庭都尽力投入教育,都不放弃向上的努力,整个社会就是生生不息的,维持着良性的内部循环。
当陈春秀父亲悲愤地自责道,“就打听我是个老农民、怂人,我要是有能力,他们也不敢(顶替)”。那些处境相似的底层家庭又会从中读出怎样的信息,得到怎样的启示?任何关心这个社会前途的有识之士,都会闻到危险的气息。
冒名顶替事件对“读书改变命运”信念的冲击堪称釜底抽薪。底层出身的孩子在教育起跑线上本就是落后的,他们的父母没有能力辅导作业,他们没有钱报这样那样的辅导班,甚至他们在学校也很难表现乖巧获得老师的宠爱。他们往往只能靠闷头苦读在逼仄的天空下搏一丝生机。底层父母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 ,就是希望孩子摆脱自己的命运,成为“有能力的人”,结果在命运的关键节点,录取通知书遭到“有能力的人”拦路抢劫。
这样卑微而伟大的上进之路被践踏、被侮辱、被戏弄,不仅刺痛了人们对弱者的同情之心,而且破坏了维系共同体的契约与共识。
冒名顶替事件绝对不应该发生,更不应该大规模地发生。而当它们确确实实地发生了之后,如何善后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工作。只有全力亡羊补牢,才能修复人们对教育的信心。
善后理应包括两个层面:抚慰被顶替者,虽然人生已不可逆转,但补偿、帮扶是必须要有的;严惩顶替者,究治这个黑色产业链的每一个关节、每一个人物。
具体而言,对受害者的补偿可在几个层面展开:金钱补偿;提供法律援助,帮助起诉顶替者;对有接受再教育需求的,当事高校有义务提供便利。
而在现实中,首先要做的是更初步的准备工作——找到受害者。
被顶替者陈春秀 来源:央视新闻
“山东14所高校清查出242名冒名顶替者”那则新闻里说:学校不掌握被冒名顶替者的联系方式,没有与其取得联系。因为没有被冒名顶替者的联系方式而让清查工作“断头”显然说不过去,因为有多少“假李鬼”就有多少“真李逵”。如果负责任的话,只要顺着冒名顶替者的真实身份信息和被他们顶替的名字、成绩、地区等信息去查,不难找到受害者。当然这需要高校、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合作,这就要求有一个足够有权威的牵头者。
最重要的是调查有没有诚意,是不是动真格的。陈春秀近日告诉记者,媒体曝光前,她曾到冠县教育和体育局想查询自己的高考信息,对方告知需提供除身份证以外的身份证明,以证明“自己是自己”。陈春秀还先后向当地公安、纪委等多部门反映情况,均未得到有效答复。如果有关部门把精力用于推诿受害者,那么调查当然难以深入开展。
现在事情已经“闹大”,但是进展仍不如人意。比如顶替陈春秀的人说是,已去世的舅妈找中介代办的。那么当地政府需要认真调查有没有所谓的中介,不管有没有中介,顶替事件的发生都将矛头指向地方上的两个系统:教育系统和户籍系统。没有这两个系统配合,暗箱操作是不可想象的。
谁都不能低估冒名顶替事件的严重性和杀伤力,如果不及时、有力地开展善后工作,还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恶劣影响。在此提醒有关各方不要误判,切不可抱着把事情拖过去的心态敷衍怠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