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人文,保持青春
以下文章来源于清江杂志 ,作者杨柳兰
写在《清江》杂志四周年
文 / 清江杂志社第四届编辑部部长 杨柳兰
“《萌芽》《绘意》《文艺风象》《中国国家地理》……”,高中时期爱看各式各样杂志的习惯让我刚进大学就与《清江》结缘,从爱看杂志到参与一本杂志的制作,我内心既兴奋又紧张。
选题、征稿、组稿、校稿……在我对杂志的编辑工作已经熟悉无比时,常常在思考两个问题——什么是校园杂志?杂志变与不变的标准是什么?
每当我确定一点点方向时,新的问题又会在路上蹲点。
显而易见,这两个问题没有答案,或者说有千百种答案。
从青春文学到综合性杂志,杂志栏目、新媒体运营、活动推广、排版设计等,我们一直在探索,虽然一路上磕磕碰碰,但从未停歇;无论是青春文学还是综合性杂志,《清江》都力求传播校园文化,服务于广大江理学子,这一点始终没变。江理学子是自变量,我们是因变量,这是我们办杂志的根本逻辑。
时值《清江》成立四周年之际,作为快要毕业的一名清江人,我想谈谈我对杂志的一些思考,以及对接下来的一届又一届清江人的期待和希冀。
杂志:找到评判的坐标系
我觉得首先是作为媒体的坐标,即“让不知情者知情,让无声者发言,让异见者表达,让争论者自由”,在理性看待事实的同时,持有人文关怀。
杂志的校园专题和社会专题成立的初衷是让江理学子了解他(她)们生活的校园、了解与他(她)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从2017年的共享、辩论等话题到2019年的科幻、流浪等活题,从固定的套路到灵活的叙事,我很开心看到了学弟学妹们的努力和进步。
其次是校园杂志风格的坐标,即这一本校园杂志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特质,它能够独有什么吸引读者的特质呢?这可以从多方面反映出来,杂志的栏目内容、杂志的排版设计、杂志的活动、杂志的新媒体运营……
清江的风格一直在变, “文艺”是我们留给读者最深的印象,转变为综合性杂志的定位后,我们提出了“轻深度”的概念,即站在大学生的视角看问题、诠释大学生的深度,虽然我们只是迈出了一小步。
在最新几期的杂志中,我发现栏目变得更加有意思,内容在青春活泼的同时不失深度,我很惊喜,也希望接下来一届又一届的清江人能够继续探索。
只有找到了自身的坐标系,才能看到优点和不足,才能找到变与不变的边界,在此方向上继续前行。
清江人:将自我和杂志结合
杂志社最核心的东西是每一个清江人,杂志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一届又一届清江人的传承与发展,而这之中最珍贵的是每一个人身上的个性和特质,这些决定着杂志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杂志社在招人的时候更看重人品、兴趣以及好奇心等方面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选择清江杂志社的小伙伴都是因为兴趣,或对于文学,或对于杂志,或对于媒体本身,并且他们解锁了各种各样的技能,比如写过30万字的小说、会唱歌画画、爱构建自己的世界、能够将喜欢的书读十遍等,每次看到这样的清江人我都非常兴奋,内心在想:又有一个可以聊很久的朋友啦!
选择了一份工作,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清江人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也要练就身为媒体人(杂志人)的必要本领,将自我发展和杂志需求相结合、相碰撞。这样既可以更好的发展杂志,也可以拓展个人的眼界和认识。
我希望清江人学会观察、思考和交流,观察、思考、交流的范围越广,能够得到的东西也就越多。“君子不器”,不要将自己局限在某一个特定范围内。得到这些能力最快的途径就是多看多写,看书看人看社会,写情写理写真实。
我希望清江人学好自己所在部门的专业知识,比如编辑部要认真学习编辑和采写,美工部要认真学习排版和设计,这是最基础的东西。
我希望清江人能够保持自己的人文情怀,保持自己的青春活力。这样杂志社才能永不止步。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每一个清江人都在杂志社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致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
从创刊号《JUST》到《悦青春》,再到如今出刊了十四期的《清江》,感谢一路上关注和支持我们的读者和作者朋友们;从小清一周岁到今天的四周岁,感谢一路上帮助和协助我们的合作社团和媒体;从我的大一到即将毕业,感谢所有清江人的陪伴和并肩作战。
今天是个值得骄傲的日子,我在此:
祝福所有的人
祝福《清江》
四周年生日快乐!
阅读至此,清江杂志社的优秀你我都已了然于胸。如果你想为《清江》欢呼,那么你必定愿为校媒喝彩!
满怀热忱,勇担责任,勤于学习,共同成长是每一位校媒人秉持的原则。我们向来低调,却又无处不在!
以镜头定格时间捕捉美好
以文字渲染诗意勾勒过往
精彩故而呈现
未来由此创造
爱上校媒,就是这么简单~
-江西理工大学官方微信-
-JXUST1958-
萱萱微信 | xxxxuan_520
文字 | 杨柳兰
图片 | 摄影中心、清江杂志社
编辑 | 陆诗雨
审核 | 郭晗
责编 | 朱贤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