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庆傅氏|綦江:碧血忠魂傅家坮 千古浩气狮子山

2018-02-18 苑兴平 寰球傅氏

寰球傅氏公众平台恭祝各位新春快乐!



【作者】


重庆市綦江区政协文史委主任


苑兴平

 

巍巍狮子山,铁血傅家坮。狮子山,又名飞龙仙山。雄踞于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高青场北面,地邻川黔,位于贵州习水、重庆江津、綦江三地交界处,犹如一只巨大的雄狮横卧于山脊之上,狮头朝东,狮尾朝西,狮子形状活灵活现,威猛雄壮,巍然屹立,怪石嵯峨,集险秀雄奇于一体。狮子山与綦江郭扶三峡举目相望,北面是鹿篆峡,西面是九龙峡和仙凤峡。狮子昂首翘尾凝望远方,蓄势欲出,蕴含生吞远山之势,给人无限遐想。


 

狮子山前石壁上有石刻“飞龙仙山”四个劲拔浑厚的大字,传说从前有龙飞来潜藏在狮子山上的一个洞里,故狮子山有“飞龙仙山”之称。据说狮子山十分神奇,很有灵气,能扶危济困,祛病祛邪,保一方平安。狮子山顶上既可远眺又可鸟瞰,放眼远眺,道道山岭,逶迤连绵,云遮雾绕,像一片波涛翻滚的海洋;俯首鸟瞰,山峦沟壑,道路河流,田园村舍,又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山涧泉水清澈甘甜,常年奔流不息,流入清澈透明的梅子桥水库。


 

在狮子头和狮子尾处坡陡崖峭,险要处各有一道石寨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分别被叫做大寨门和小寨门。大寨门上镌刻着“天保寨”3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两边分别镌刻“傅家坮安贤团同捐,辛酉岁邵奎堰经修”和“傅家坮安贤团同捐,戊戌年邵阳春重修”两行字。渝黔古道石阶穿过大寨门而上。



 

在天保寨上不远处是狮子头,狮子张着的口内有一座观音殿,石壁上的观音菩萨像已年久风化,但“慈光普照”四个字和一副对联“甘分杨柳枝头露,香散莲台座上春”却清晰可见。石壁上还有一块《观音殿碑》,落款为“乾隆三十年乙酉岁十月”。据说居住在狮子山麓的人多富户,是因狮子头吐金子尾屙银子。狮子头还对着山下建新村的鸡公嘴庙和钟灵庙,日夜守护着天下苍生,保境佑民。


狮子口内的观音菩萨法像


离天保寨不远的山上,有一座寺庙叫飞龙禅寺。寺庙为三开间,石墙素瓦,显得古朴幽静。殿堂内供奉着几个神像,雕塑得栩栩如生。门楣上镌刻着“飞龙禅寺”四个大字,门两边镌刻有一副楹联“古刹佛从红日转,好山僧住白云飞。”寺庙外边石墙上镶嵌着两块石碑《大善彩化》和《同结善缘》,内容均为捐款修建庙宇,落款时间分别是民国十八年和二十九年。飞龙禅寺从前香火极盛,现在到狮子山游览的人也大多数要来寺里烧香。


 

狮子山头前不远处有两座像人形的石柱山峰,双峰屹立,充满阳刚之气,特别引人注目,在数十里之外都能看见这两座奇特的山峰。老人们说这两座山峰是两个逗着狮子玩的大头和尚,站在山峰顶上能听见美妙的仙乐声。据说石柱峰下有一仙洞,里面有一对金狮子是镇山之宝,有了它山永远都不会崩塌。


 

狮子山脚下有一个地名叫邵家坮的村庄,像一艘在海里航行的大船,向太阳升起的东方缓缓航行。这里主要居住着邵姓族人,在邵姓族人迁徙到这里以前的明清时期,居住的主要是傅姓族人,因此过去又叫傅家坮。经过遗留的历史古迹(古籍)考证发现,傅家坮与綦江傅姓在这里有着许多鲜为人知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


远眺狮子山


一、宦游入綦,移居狮子山


傅家坮(现名邵家坮、建新村、狮子村)坐落于綦江高青狮子山麓,因綦江傅姓开基祖、明代播州知事傅必谦致仕隐居于此而得名。

傅必谦是殷商时期武丁王朝宰相傅說的后裔,孟子的“傅說起于版筑之间”,叙述的就是傅姓始祖傅說发明“版筑”,“从奴隶到宰相”的事迹。傅必谦的祖父为明洪武初巴江令傅文通。

开河总督巴江令傅明德像


征南将军颖国公傅友德像


傅文通(字明德),江西高安县珠湖人,元进士,知江西新淦县事,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与傅友德、傅友仁、傅友文、傅可晟、傅文达、傅文运、傅文远八兄弟奉旨领兵战辽东,袭湖广,克甘陕,洪武四年(1371年)挥师进川,攻渝州,败大夏,平西蜀,傅文通留守四川知重庆府巴江县事。明洪武帝朱元璋矫诏:“皇恩钦命,征湖扶王,穿隙至蜀,蜀都后代,趃留西土重庆府,巴江分拆:綦、南、桐、水、简、泸,惟世代子孙……。”(见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和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傅氏家谱》)。原重庆学府署门外有文通坊遗迹尚存(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飞机炸毁)。傅文通(字明德)致仕后遂卜居巴江白市驿走马岗(现走马镇)明月湾,赠文林郎,为巴渝傅氏始祖。生子:傅宪章、傅懋(字怀章)。(见重庆《珠湖傅氏宗谱》《万盛傅氏宗谱》《桐梓傅氏宗谱》)。

 

綦江教谕 傅懋 字怀章,号衡文


傅必谦父亲是傅文通的次子傅懋,綦江儒学创始人之一。傅懋,字怀章,号衡文先生,居贡士,江西瑞州府高安县珠湖人,大明洪武九年(1376年)任渝州府南川县(今綦江)教谕,由重庆江津迁居綦江县城中街春和厢,在綦江城南崇山脚下建傅氏宗祠(今綦江中山路小学);洪武十三年(1380年)受命创修綦江学署,乃以祠前置学宫,史称“衡文堂”,綦江儒学自此始,当其时,人文蔚起,科甲联绵,彬彬称盛,故盛名“文昌宫”。明万历“播州之战”杨应龙造反,率军攻陷綦江县城,史载“血屠綦江,投尸蔽江,江水为赤”。祠前文昌宫部分建筑被焚毁,播乱后,同知摄县事周作乐,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奉命修缮文昌宫,在宫内创建“文明书院”,教授弟子生员,学习“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綦江文风大盛,文昌宫乃巴郡渝南文藻圣地是也。教谕傅懋卒赠修职郎,以子贵晋封光禄大夫。墓葬綦江狮子崖傅家坮宅后祖坟岗(生基岗)。妣曾氏,赠孺人。生子:傅必然、傅必胜、傅必谦,后裔称为南州傅氏。


播川教谕傅必然像


傅必然,字百川,傅懋长子,明初由豫章(今江西)瑞州府高安县珠湖宦迁四川播州(今遵义地区)播川县(今贵州桐梓县)。时任播川教谕,落业播川桐梓县花岩。子三:咸飞、彬飞、禄飞。


万户侯傅必胜像


傅必胜,字巨川,傅懋次子,自豫章(今江西)南昌武陵县傅家街历任四川新繁、荣昌两县事,因明永乐初募兵勤王平定巴渝戡乱有功,诰封萬户侯,遂食采于南川县(今綦江)东乡坝荣懿镇万寿场(今万盛区)。子三:傅魁、傅旭、傅鼎。


播州知事 傅必谦


傅必谦,字济川,傅懋三子,进士及第,随父迁南川县(今綦江)城中街春和厢。后宦游蜀川酉阳、长邑、垫江诸地(见垫江傅氏家谱)。官播州(今遵义地区)知事。因叔祖征南将军颖国公傅友德在洪武二十七年甲戌岁(公元1394年)冬月向朱元璋“请怀远田”、触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令傅友德取其二子傅忠、傅让首级,之后傅友德在金殿大骂朱元璋,随后拔剑自刎,朱元璋大怒,下令将傅友德子孙家属流徙辽东及云贵戊边(见明史·傅友德传)。傅氏族人惧怕、恐受株连,大多辞官隐退,恰时值明播州苗民乱,傅必谦遂借机致仕归家,寄情山水,察得綦江高青狮子崖峰峦碧波,重峦叠嶂,四季凝翠;有雄狮护子、金鸡报晓、五虎擒羊等风物,天然平台层层相连,为一绝佳的风水宜居宝地,而狮子崖地邻川黔,扼守交通要道,为自古兵家要地,遂携父子眷属举家隐于綦江高青狮子崖下,开荒播种,躬耕垄亩,繁衍子孙。取地名傅家坮世居,傅家坮村由此得名。傅必谦墓葬高青狮子崖下傅家坮,有“源自山西古虞国,宦迁湘赣楚蜀黔,明皇钦点进士第,万代流芳耀寰宇”之碑刻为记。后裔遂散发于巴渝西蜀滇黔及川江楚河两岸。子三:傅高、傅亨、傅亮。详见《巴南傅氏族谱》《綦江傅氏族谱》《万盛傅氏宗谱》《桐梓傅氏宗谱》。


狮子崖傅必谦之墓


傅高,字鹏飞,傅必谦长子,居綦江狮子崖楠木坪(圆木坪),明初举人。迁广西,官柳州府同知,升授宣议郎,有政绩,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同广西宪副、驻柳州的右江道胡智主持重修柳州柳侯祠,由傅高撰写了《重修柳侯罗池庙碑记》传世,墓葬綦江狮子崖傅家坮。妣杨氏。子八:永福、永禄、永寿、永禧、永庆、永祝、永康、永宁。有后裔留居广西柳州及周边县者。


傅亨,号芝山,傅必谦次子,居綦江狮子崖厅房沟,明初登进士第,官太常博士,举翰林学士,因故谪贬湖广武昌府同知,公善书法,工小楷、篆、隶书。留有诗词于世。迁武昌府崇阳县。墓葬狮子崖厅房沟,座西向东金山篆,五虎擒羊漏界山。妣张氏。子八:傅永平、傅永安、傅永崇、傅永恭、傅永荣、傅永华、傅永富、傅永贵。


傅亮,字月明,傅必谦三子,居綦江高青狮子崖芭蕉湾,邑庠生,南川教谕,墓葬狮子崖芭蕉湾祖坟岗。妣王氏。子六:傅永清、傅永泰、傅永让、傅永明、傅永全、傅永茂。后裔现居綦江城北营盘山麓。


狮子崖上鸟瞰傅家坮


傅姓族人在高青狮子崖傅家坮开荒耕种、伐木造舍,变沧桑为锦里,繁衍生息,人才辈出,可谓官宦之家、书香门第,文韬武略。到明代万历年间,历经200多年,发展到了十余代。当时的傅姓人口已逾两千人,分为三大房22支脉。长房傅高后裔居住在狮子崖下楠木坪(今杨木坪、田家庙一带);次房傅亨后裔居住厅房沟(今天黄沟、全家嘴、青龙场一带);三房傅亮后裔居住在今狮子崖鸡公嘴下邵家坮、青杠堡、芭蕉湾等地。



二、抗击叛军,守土御贼


那么,为什么到现在狮子崖傅家坮却一个姓傅的都没有呢?据明万历四十五年(1618年)傅氏第11世孙傅良琨(字肇峰)谱序记载:“后世次渐繁仕宦显迹昌厥家声逮四五六世其间仕宦商贾之祖辞蜀出川生不归者十有七八”。


其实,真正引起傅氏的大迁徙,离开綦江高青狮子崖傅家坮,则是因明代万历年间的“播州之变”。


 

据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四川按察司提学副使,署理重庆府事,狮子崖傅必谦第七世族孙傅光宅题记的《平播死难义士忠烈祠记》可以知道:明万历年间,由于播州土司杨应龙造反,率领大军北上,攻陷桐梓、血屠綦江,(见桐梓魁岩五显庙碑记),由于高青狮子崖傅家坮一带恰逢军事交通要冲,地邻川黔交界,北控黔北之桐梓习水,南锁渝南之江津綦江,自古为巴渝之屏障,重庆南大门;傅氏族人义聚乡勇、修建寨堡,守土御贼,抗击叛军。当时的播州之战,杨应龙的北进大军势如破竹,一路上抢关夺隘,屠烧村寨,两次攻破綦江县城和桐梓县城,杀人无数,尸体把綦江河都堵塞了,鲜血把綦江河都染红了,狮子崖下傅家坮的傅氏族人继承先祖遗志,忠君爱国,为国为民,为保卫家乡不遭蹂躏,为保卫乡民不受欺凌,组织了义军乡勇,为死难者披麻戴孝,他们拿起刀枪,修筑寨堡,镇守狮子崖附近交通要道,守土御贼,发誓要抗击和消灭叛逆,保卫家乡。


傅家坮天保寨大门


据播州之战劫后余生的傅氏11世孙傅良琨(字肇峰),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八月在傅氏谱序中记载“自万历乙丑播乱至辛丑平播历十载吾伯高祖科公七子吾叔曾祖也义聚乡民族众锁錀南关綦桐与族人御贼北进惜贼势众不敌南关綦桐城俱失族人多罹难余者避乱离乡唯应嘉天良四世惨烈殉难者计四十八人”。记录了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播乱开始到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平定播州之乱,在这十年间傅氏族人和乡民在傅科和他的七个儿子的带领下,镇守在狮子崖一带关隘,修建寨堡,抗击叛军、抵御杨应龙的军队北进。但是敌我力量悬殊,敌人凶悍,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傅姓义军多次力战不敌,未能守住关隘寨堡,致使狮子崖傅家坮一带沦陷,傅姓族人大多壮烈殉国,余者被迫逃亡迁徙他乡,由此叛军长驱直入攻陷了綦江县城,当时傅姓有应、嘉、天、良四代人战死沙场殉国,平播后觅得骸骨有名字的记录有48人。他们分别是:


傅  星、傅  伟、傅应道、傅应鳯、傅应仲、傅应节、傅应榜、傅应贤、傅应彩;傅嘉烈、傅嘉声、傅嘉祥、傅嘉祯、傅嘉禧、傅嘉伸、傅嘉庆、傅天保、傅天辉、傅天伦、傅天旺、傅天策、傅天赐、傅天德、傅天明、傅天恩、傅天晟、傅天爵、傅天棠、傅良建、傅良福、傅良从、傅良裕、傅良材、傅良騵、傅良骧、傅良鹏、傅良瑛、傅良儒、傅良轩、傅良臣、傅良璧、傅良韬、 傅良谦、傅良琪、傅良贾、傅朝雲、傅朝清、佚名。



据明万历重庆知府,傅必谦七世侄孙傅光宅题写的《平播死难义士忠烈祠记》:予奉恩旨,招孤魂,敛尸骸,上谕旌表,建祠以祀,独傅氏壮烈罹难者,亦计有四十八人,已凛凛于千载之下,斯事当成之大义,亦昭昭于天壤之间,可以无愧于臣民心矣,故另择地于本邑丹岩之阳,建祠忠烈,世受祭祀。文中记叙,此次播州之乱历经十载,直到万历28年(公元1600年),朝廷派遣八路大军,围剿叛军,攻入海龙囤,取得了胜利,平乱之后,朝廷下旨,派傅光宅,到战乱后的播州,处理播州之战善后事宜、招孤魂,敛尸骸。据清道光《遵义府志·古迹》:“播平后,兵备道傅光宅在海龙屯基址上建“海潮寺”超度阵亡将士的亡灵;《大清一统志》卷296页载:傅光宅万历中“知重庆府,播贼方猖獗,总制李化龙莅郡,傅光宅督理戎马军饷皆有方略。播平,吊忠义、瘗遗骨、辑流亡、抚疮痍、修学宫······适遵义守缺,当事者委任之,遂星驰去,安抚夷汉大著功绩,寻擢遵义兵廵道副使,复迁提学副使。”由此可见,傅光宅在“吊忠义、瘗遗骨”的善后中,同时收集到了傅姓家族死难者48人的遗骸,安葬在狮子崖傅家坮,在本地(指高青)丹岩(狮子崖)之阳(东边),修建忠烈祠,超度死难者亡灵,供奉祭祀这些为国捐躯的忠勇之士。同时题写了《平播死难义士忠烈祠记》来悼念记叙这件事情。


傅家坮忠烈祠遗址


傅光宅在《过綦江》到狮子山傅家坮的诗中也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


孤城兵火后,旧业几家存。

山翠连荒堞,江流带远村。

伤心问民瘼,洒泪感君恩。

边地今冲邑,何堪车马频。


为此,迁徙到永宁(今叙永古蔺)的傅氏后裔傅文卿(字怀远),于清康熙丁卯岁(1687年)冬月赋诗一首以示怀念:


题傅家坮忠烈祠


版筑之门,公侯子孙;

奋与虏战,铁骨忠魂;

功崇庙祀,死节尚存;

辉耀后世,傅氏永春。



三、播州之乱,迁徙他乡


自播州之乱、傅姓族人抗敌失利,大多壮烈殉难,狮子崖傅家坮沦陷,余者纷纷逃亡他乡。据逃难到仁怀的第11世孙傅良升字肇琪在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的谱序中说道:“吾祖父兄弟偕吾族,皆忠烈之士矣,自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播酋乱,杨何匪兵围綦城,焚掠杀人万余,綦城守备参将游击无一幸免,贼投尸蔽江,水为赤,并在綦邑三溪母渡东乡坝,立播州界石,吾族故土俱失,皆慷慨赴死,遗存忠孝,予自桐避乱怀阳,已近十八载未归,是为不孝也,思吾祖父兄辈,御贼殉难,唤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经此役后,吾傅氏之裔寓流各处者多矣”。


傅家坮天保寨遗址


因避乱迁徙到贵筑东街(今贵阳东门)的傅氏11世孙傅良燝(字肇瓖)在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的谱序中说道:“万历丙申至庚子年,播酋作乱,吾父祖兄长之辈,义聚乡勇御贼,然贼势众,两陷綦城,投尸蔽江,屠烧村寨,乃言散分家谱,沧亡各寻去处,吾族自此分离,各散八方,父领男丁四人,携老幼妇孺贰拾陆口,分避于贵筑东街、绥阳、怀阳、泸江深处,今已二十余载,各安家业”经过播州之变,狮子崖傅家坮的傅姓族人逐渐迁徙到周边区域。


由此可知:原本在狮子崖傅家坮安居乐业,人丁兴旺的傅氏家族,在经历近300年,繁衍了十余世千余人之后,因在播州之乱时抵御叛军失利,无力守土,死难众多。明末之际,又发生了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吴三桂之乱。遂分散家谱,逃难离乡,各散八方。


 

据传,明末清初田、杨、全姓先祖入川,傅家坮傅姓族人将产业交由三姓看管,离开了傅家坮。其时,有邵姓先祖跳着担子,一头装孩子,一头装行李,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傅家坮,傅家坮留守祖墓的最后一支傅氏族人也就把房屋田产赠送给了邵姓先祖,迁到了綦江城北营盘山麓居住。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傅姓16世后裔傅能明依据残谱记叙,以六十花甲之身,由綦江营盘山徒步重返高青狮子崖傅家坮祭祖,绘制了傅家坮、狮子崖地形祖墓图,以期流传后世。



自此,傅姓族人在狮子崖发展繁衍生息了近300年之后,由于经商、宦游或避兵匪;迁徙到酉秀黔彭,长涪垫邻,南川武隆,黔北习水、正安、绥阳、永宁、重庆巴南、江津、龙凤山、鹿子寺,太公山、营盘山、马耳井及马家槽、新盛傅家大院、东溪石角、永新等处。傅家坮昔日的繁华辉煌如同傍晚下山的太阳,渐渐远去。


狮子崖傅家坮田园风光


四、时过境迁  世事难忘


岁月如梭,沧海桑田,改朝换代,之后,邵姓族人在傅家坮定居繁衍,遂将傅家坮更名为邵家坮,将楠木坪(圆木坪)改为杨木坪,将厅房沟称为天黄沟;那祭祀四十八死难义士英灵的忠烈祠,也演变成了忠人庙、忠灵庙、钟灵寺;狮子崖傅家坮、寨堡,忠烈祠的名字和傅姓族人守土御贼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壮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人们遗忘,慢慢地泯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狮子山天保寨


也正是由于播州之战,让高青狮子崖傅家坮这一村落从此有了一份历史的厚重,留下了一个战火连绵、血雨腥风、义薄云天、慷概赴死,离别哀愁的古老故事;而今狮子崖大寨门上镌刻的 “天保寨”三个字,两边分别镌刻的“傅家坮安贤团同捐,辛酉岁邵奎堰经修”和“傅家坮安贤团同捐,戊戌年邵阳春重修”两行字,就是对傅家坮这一地名的历史见证;现在傅家坮留下的数百座孤零零的明代傅氏古墓和忠烈祠遗址已经掩没在荒山野草中,让后来者凭吊怀古;只有那威武的雄狮和山前的雄鸡,仍然高昂着不屈的头颅,见证着在狮子崖发生的沧桑巨变,守护着死难者的缕缕忠魂,向苍天和大地诉说着狮子崖傅家坮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和傅姓族人保家卫国的豪迈壮举。


 

现今在綦江及周边的傅姓后裔有三十万余人,分布各行各业,期间名人辈出,文韬武略,为国为民,比比皆是,如民国时期有抗日烈士傅光成,綦江农会主席地下党员傅鹏(字安祁),随抗日名将傅作义一起作战的傅光鑫(字月怀),青年军师长傅安初(去台湾),当代名人有红岩英烈幸存者傅伯雍、原沈阳军区作战参谋傅厚成、原中国空军试飞大队长傅国祥,綦江区原政协副主席傅良槐,重医傅仲学,重师大傅世放,巴蜀学校傅唯泉、武术家傅达全,特型演员伟人邓小平扮演者傅晓阳等等不胜枚举;正如那狮子崖傅家坮“忠烈祠”大门曾经镌刻的门联:


望丹崖峰峦慷慨念同胞浩气长存山增色;

仰青松翠柏忠贞弘大义英魂不朽又重生。


谱写了傅氏族人曾经在狮子崖傅家坮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迈诗篇,同时也昭示着傅姓家族在历经战乱浴火洗礼后必将奋发图强和兴旺发达的锦绣前景!


铁血忠魂狮子山



【附录】



平播死難義士忠烈祠記


明·傅光宅


嗚呼。念天地悠悠兮無疆,乾坤正氣兮,浩蕩運行於不已。人紀之光照不磨,忠孝之大節主持於無息,惟正氣之恒伸,則專直翕辟;生物之廣,博則仁敬孝慈;立身之端方,則無容回曲;是故捨生取義於前,殺身成仁於後;此皆志士仁人烈烈志家報國捐軀殉身者,歷歷有人焉。至於方策所載,旌章所加而烈烈忠義者,傅氏一門矣。吾族原籍豫章瑞州,自先祖明德,偕穎國征蜀以彝,常自勵信惠及民。君子鹹悅其德,小人悉從其化,蓋磊落不群之義士。今曆貳佰余年,傳拾余世,族眾濟濟。時值播州之變,賊長驅於邑裏,兩陷綦桐,投屍蔽江,屠燒村寨。族眾即赴國難,義聚鄉勇,縞素痛哭,鎖錀南關以禦賊,誓誅凶逆倡大義於天下。此役歷經十載,其壯烈罹難者計有肆拾捌人。逮亂平,招孤魂,斂屍骸,上諭旌表,建祠以祀。已凜凜於千載之下,斯事當成之大義,亦昭昭於天壤之間,可以無愧於臣民心矣。故擇地於丹山之陽,建祠忠烈,世受祭祀,乃彰維神州之治,昭國族大義,充浩然正氣,忠烈蓋天地,義勇冠古今。今譽高節,永垂無窮,廟食百世,崇祀千秋,斯長存不泯者也。吾族囑餘為文,紀序其烈,實欲令忠孝之節義與天地同垂不朽,英靈秀籍浩氣長存於天地,血食永存於春秋。謹為之記。已勒諸貞石焉。曰:

於維傅族,萬古豪傑;

忠心慷慨,守土禦賊。

壯懷激烈,鬼神號泣;

渺渺忠魂,常依北闕。

魂歸樂土,歲時享祀;

勳烈萬古,尚饗永誌。


【注】傅光宅,字伯俊,傅必谦七世族孙,明萬曆丁丑進士,授四川按察司提學副使,署理重慶府事,监理播州学政;播州之战后,朝廷派傅光宅,到战乱后的播州,处理播州之战善后事宜、招孤魂,敛尸骸。傅光宅于明萬曆二十九年歲次辛丑孟秋望题写了此碑记。

 


赴山东游灵岩禅寺


明·傅亨


秋晚登临上岱宗,扶筇来此谒崆峒。

闲云送雨过深洞,老鹤将雏度远空。

白石清泉心未了,黄花红叶思无穷。

携云归隐知何日,坐想青山入梦中。


 

访长清县尹张德昭不遇


明·傅亨


慈恩塔上题名后,京国分携十四年。

梦想故人诗句里,坐看黄叶酒杯边。

停云霭霭秋容澹,落叶萧萧客恨偏。

独倚禅房重搔首,又鞭归骑过前川。

 


重游灵岩次赵明叔诗韵


明·傅亨


石径穿云雨意凉,乘轺重过老僧房。

门前古柏凝新翠,岩畔幽花散异香。

鹤舞双泉春水渌,龙归深洞暮山苍。

禅心久矣无拘碍,笑我狂游去远方。


【注】傅亨,傅必谦次子,号芝山,綦江傅家坮人,官太常博士,举翰林学士,公善书法,小楷、篆、隶。本谱收录其诗为谪贬湖广武昌府崇阳同知时期所作。

 

过綦江


明·傅光宅


孤城兵火后,旧业几家存。

山翠连荒堞,江流带远村。

伤心问民瘼,洒泪感君恩。

边地今冲邑,何堪车马频。


 

哭识先尔默弟殉难


明·傅尔才


梓里无端忽即戎,势难两立敢称忠。

伤余以后成孤子,让尔当先作鬼雄。

 

【注】傅尔才,字笃生,播州播川(今桐梓县)人,官湖广会同知县,多惠政。傅尔默,字识先,诸生,御奢贼被服殉难。傅尔才为之作悼诗。

 


挽傅识先尔默


明·傅尔讷


素羡冰壶洁,惊闻玉树倾。

与兄频誓死,惜汝不偷生。

岂料殇汪锜,何妨效知罂。

英魂当不昧,助我斩长鲸。

【注】傅尔讷,字若木,崇祯岁贡,官镇远知县,寻归授徒,七十三为赞,书毕而逝。

 

雪鸿草·播雅


明·傅之奕


难回国步空尝胆,已去人心独枕戈。

万里忠魂燕市狱,千秋正气宋山河。

龙归大海遗踪杳,云暗深崖积恨多。

翘首天南星坠处,临江挥泪洒烟波。

 

【注】傅之奕,字嗣期,播州播川(今桐梓县)人,清康熙癸巳(1713)举人,明兵部主事傅尔谦之子。时迈五秩,官上元知县(今南京市域)到任即卒。



高青狮子崖


綦江·傅剑波


(一)


险峻巍峨狮子山; 云环雾绕插九天;

地邻巴蜀黔阳界;历经沧桑貌岸然;

茶林密密清香溢; 松柏森森碧浪鲜;

忆念傅家祖居地; 而今山河换新颜。


(二)


狮子崖前创基业; 傅家坮上育栋梁;

苍松屹立迎远客; 雄鸡报晓唤儿郎;
玉水三迭鱼戏泳; 茶花万朵佛迎香;

傅氏祖居灵杰地; 环保天然福泽长;

 


【本文作者】苑兴平,男,重庆市綦江区政协文史委主任,綦江区政协文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供稿摄影】傅剑波,重庆傅氏常务副会长。


【更多精彩·阅读原文】

世界傅氏|总会长傅达全致2018年春节献词

河南傅氏|大年初一,新县傅氏举行新春团拜会

【二零一八】世界傅氏宗亲联谊总会年:新年献词

林州傅氏|2018戊戌年新春贺词:平安吉祥 心想事成!

河南傅氏|河南傅姓委员会总会商会:新春贺词

浙江傅氏|会长傅奇:新春贺词

四川傅氏|祝贺!广安傅氏迎春团拜会召开

浙江傅氏|义乌傅氏2017年年会召开

天下第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圣人”——傅說


寰球傅氏ID:linzhoufushi 主编|傅老几


长按关注寰球傅氏,研读学习姓氏文化

  寰球傅氏公众平台给您拜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