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刊文:温州探索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

温州发布 2022-04-19


近年来,温州市坚持走全面深化改革之路,续写新的温州故事、构建新的温州模式、激活新的温州动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温州力量。



温州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温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部署,强化人才引育、打造科创高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数字化改革,全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实施“百万人才聚温州”战略,涵养人才生态。针对顶尖人才打造“引育留用”的完整人才链,两年时间内实现院士引育“破零”并增至3位。设立“温州人才日”,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招引“510”计划,全力打响“创业之都欢迎你,来了就是一家人”品牌。通过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民营企业人才周等活动集聚各路英才,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三界”融合创新成效逐步显现。


——积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推进一体发展。主动接轨大上海,率先与嘉定区合作布局,打造“科创飞地+产业飞地”的双向飞地模式,形成“研发在上海,产业转化在温州”的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与省内重点城市战略合作,与台州签订“温台民营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杭州、宁波分别开展数字经济战略合作,高水平共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推进与省际城市协同发展,推进浙南闽东合作发展区建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开放平台。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涉企优惠政策全部实现在线公开、申报、兑现。创新推出“无还本续贷”、“无抵押贷款”、“科技贷”等举措,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制造业贷款和贷款成本实现“三升一降”。推动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等开放平台协同发展,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搭建舞台。弘扬企业家精神,办好“温州民营企业家节”,建成投用“世界温州人家园”,给企业家以礼遇。



温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困难

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相比,对照“成为发展强劲的全省第三极”战略目标,温州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既存在比较优势,也存在不少困难。


优势一:具备人口流动带来的内生动力。温州地少人多,古往今来,温州人奔走在全国和世界各个角落。人口流动带来生机和活力。人口流动为温州提供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降低劳动力成本,拉动城市消费,帮助温州涵养形成开放包容、激扬活跃的城市文化氛围,提升了温州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优势二:具备“温州人精神”这一宝贵财富。温州人是温州最宝贵的财富,“温州人精神”是指敢为人先、勇于创业创新的精神。温州人精神是长期奋斗发展中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引领着温州改革发展、奋勇争先、赶超跨越。进入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将继续激励温州续写创新史、争创先行市,将在浙江建设“重要窗口”中绽放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优势三:具备民间商会、行业协会、异地商会发达的独特资源。温州在民间商会、行业协会、异地商会的建设上有成功的探索,商会和协会数量多、组织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帮助积极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防止无序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商会和协会成为市场各主体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通道,政府与商会、协会分工协作,共同促进温州发展。


困难一: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温州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止息,温州因为外贸依存度较高,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强。我国已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和区域竞争加剧,温州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以浙江省内为例,杭州、宁波处于绝对领先位置,绍兴、嘉兴、台州是温州有力的追赶者,而温州包括民营经济、市场化改革在内的相对优势弱化,已经处于迫切需要深化改革的攻坚期。


困难二:资源要素趋紧,生产成本上升。“七山二水一分田”,温州各类资源本底薄弱,在经历过早期粗放式发展模式后,以土地为代表的生产要素短缺,存量不足、增量有限,综合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困难三:地理位置受限,深化区域合作存在天然屏障。温州偏居浙江东南部,与上海、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距离较远,地理空间和距离对深化区域合作造成天然限制。


困难四:数字经济发展优势不突出。全球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将引领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温州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和杭州等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数字经济领军型企业和产业集群仍有待培育。



温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对策一: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争取尽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系统提升“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能级,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强化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供给能力,以自主可控的创新链保障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温州民营经济活跃优势,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接续发展梯队,实现创新力量的“大小交融”。系统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打通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价值链“五链循环”通道。


对策二:构建人才“引力场”。坚持“百万人才进温州”、“千万人口住温州”战略,联合发改、经信、税务、民政等部门制定发布《百万人才、千万人口进温州宣言》、《温州人才创新创业行动纲领》等具有温州辨识度的政策体系,给全国优秀人才提供最好的创业创新机会和发展环境,形成亿万人向往温州的力量,让去温州工作、在温州创业成为一种新时代风尚,打造市场化的温州人才“引力场”。


对策三: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第一工程”。营商环境建设是打开新时代温州高质量发展局面的总开关。争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制度供给成为温州新一轮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要加快推进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紧扣全国、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改革要求,制定发布《新时代温州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及其实施细则,弥补政策缺位,适时修改现行政策文件,系统清理存在冲突和不合时宜的文件规定,切实推动上级层面各项规定的“精准触达”和“落地见效”。要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提供清晰、透明的法律与监管规则,通过法治化提供公平稳定的外商投资环境,让国内外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平等活跃地参与市场竞争。


对策四:掀起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热潮。温州政府要有计划地引导产业进行服务化转型,制定发布《温州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行动方案》,唤起制造型企业进行服务化转型的系统性意识,全面提升制造产业的附加价值,加速企业内部沉睡的知识资产有效转化为市场价值,加快提升温州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在追赶世界制造业先进水平的道路上先行一步。 


《经济参考报》由新华社主管主办,本文刊载于2022年2月8日出版的《经济参考报》A07版,作者为浙江之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院调研组。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一审:陈里雅

二审:周弧

三审:汪文

大家都在看

➤ 新春三论②丨走好赶考“关键步”

➤ 上班第一天如何“虎虎生威”?喜迎开门红,看这篇就够了!

➤ 太亮眼!虎年春节,文艺“国家队”密集涌现温州元素

➤ 如何预防“物传人”?收快递如何做好防护?一图看懂→

➤ 2021年温州经济运行情况发布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小布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