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为奋力推进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力提升领导和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能力;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骨干队伍;着力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推进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纪律保证。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把对党绝对忠诚体现在看齐落实的坚定行动上
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市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需要,层层压实党建责任,政治建设有效加强,思想建设持续提升。
我市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清醒、严守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我们对表中央和省委规定,制定出台市委《关于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市委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认真贯彻新党章和党内法规条例,健全政治巡察制度,确保党纪党规生威发力。“坚决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要把对党绝对忠诚体现在看齐落实的坚定行动上。”据介绍,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制定出台市委《实施细则》。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省委“十项规定”,完善市委工作规则和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扎实开展“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树牢‘四个意识’作表率、落实新思想带头干”大讨论活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当前,按照省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一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正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以来,我市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和对成都工作‘五个着力’指示要求,在前期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调研、大讨论、大督导的基础上,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记者了解到,活动中,市委常委会带头学习9次,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7次;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讨论9.9万余次、全覆盖轮训党员191万余人次。
接续开展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系列集中教育,突出常学常新、常态长效,形成了“四学”模式,创新“五促五学”载体。建立每月“固定党日”制度,探索开展开放式、体验式组织生活,推动学习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在充分利用市县两级党校的基础上,我们在全国率先创设成都村政学院、社会组织学院、城市社区学院、村庄发展学院,打造‘可看、可读、可谈、可考’的‘蓉城先锋·党员e家’全媒体平台,构建基层党员干部全覆盖培训体系;依托5000余个远程教育站点,创设党员身边的基层‘微党校’,深化‘农民夜校’,推行党员教育‘学时制’管理,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落实“好干部”标准和“三重”用人导向
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选人用人环境
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和省委选人用人要求,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事业为上,大力培养选拔讲政治、懂城市、会经济、善治理的优秀干部,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提供了坚强干部保证。
“首先是鲜明用人导向,我们坚持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为此,我市认真贯彻好干部标准,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四个铁一般”等重要要求,认真落实省委选人用人要求,结合成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推动好干部标准和省委用人导向在成都具体化。突出政治标准,我市把讲政治作为首要条件,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
同时,针对干部的管理监督问题,我市在坚持从严干部日常管理,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基础上,也不断加强对干部的关心激励,让扎根基层担当实干的干部有想头、有奔头。为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我市完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扎实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从严格规范程序、加强日常研判、强化动议审查、严肃追责问责等方面,严防干部“带病提拔”。
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水平直接检验执政能力。我市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去年新提拔的市管干部,65%来自经济发展主战场、深化改革最前沿、维护稳定第一线。
“突出事业为上,提高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一方面拓宽选用来源,加强专业化干部引进储备。“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规划建设、新经济等专业为重点,立足成都、放眼全国,去年面向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全国知名院校、省级以上科研院所、省外党政机关等单位引进105名处级以上优秀年轻专业干部。”另一方面,我市加压培养锤炼,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本领。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对发现掌握的专业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围绕市委对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等重点部署开展干部培训。此外,我市完善功能模型,强化干部专业化配备管理,实施班子功能结构模型管理,强化选拔专业化干部、差异化配备班子、常态化分析研判,努力实现班子专业结构能够适应地方发展需要和部门核心职能。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着眼长远,做好年轻干部战略储备工作。“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目标计划,去年8月,通过干部工作大调研,在基层一线、项目一线、招商一线和改革一线发现掌握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夯实了专业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面向全国知名院校常态化引进200名—300名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不断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努力实现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在强化培养使用上,去年,选派447名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组织176名基层干部上挂到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和岗位跟班学习,选派532名干部到甘孜、阿坝开展援藏工作,在实践中增强‘打硬仗’的本领。”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党建为引领
基层组织建设提质增效
近期,我市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集中攻坚加快示范社区建设的推进方案》,并将以解决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持示范引领、合力攻坚,培育100个引领示范社区和13个全域示范街道。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提质增效。我市坚持分类施策扩大组织覆盖,开展商圈楼宇、专业市场、建筑工地集中建党行动,创新农村新型领域党组织建设;坚持推动党建基本制度落地落实,持续规范党组织设置,细化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推动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开展“蓉漂”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大力实施“春雨工程”和“先锋行·精扶汇”项目,充分发挥“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作用。
以“五个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整体推进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是我市着力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的一个典型案例:我市以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和示范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构建科学的组织动员体系、法治的管理运行体系、精准的引领服务体系、专业的人才支撑体系、严格的权责约束体系,为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提供坚强保证。
全市市、县两级党委专设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街道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纵向四级联动和横向多元互联互动机制,明确领导主体和权责。建强基层组织,强化组织引领,全面推行兼职委员制度和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推选街道兼职委员442人、社区兼职委员2996人。非公企业党的组织覆盖达83.1%,重点区域党的工作100%覆盖。“我们聚焦基层普遍反映的七个方面突出问题,制定《全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集中攻坚行动方案》,积极探索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为基础、法治为根本、德治为支撑的‘一核三治、共建共享’城乡基层治理新机制。”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动资源整合,强化能力引领方面,我市全覆盖开展街道社区党组织班子运行情况分析研判,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全覆盖培训和区域有效资源大调查,强化党组织书记区域资源统筹能力,推动单位党建资源、体育设施、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公共服务等共建共享。
坚持驰而不息
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2017年以来,在中央纪委、省纪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成都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结合实际提出并扎实推进葆本色、聚合力、扬清风、护森林、磨利剑、创品牌、铸铁军“七大工程”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市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在2016年下降8.8%的基础上2017年下降12.8%,今年1—4月再下降4.62%;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满意度指数2017年升至86.83,比2016年上升1.41,创历史新高。2017年底,成都市纪委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一个经济发展实力强劲、以凸显‘宜居、品位、时尚’的国际化城区,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重要决策部署在成都落地落实?如何贯彻市委‘全面落实年’要求?如何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一边是监督员团队犀利的意见和辛辣提问,另一边是被问单位负责人面色严肃。
这是4月27日“成都面对面·监督问责第一线”全媒体直播节目聚焦锦江区时的一幕。该节目结合电视问政,以“聚焦务实真作为,回应人民新期待”为主题,通过暗访了解,直面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市党风政风不断向上向好。
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纠。我市2017年以来严查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80件365人,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下更大功夫。深化作风建设“9+2+X”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回头看”,督促问题整改到位。积极探索纪检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相结合模式,创新打造“成都面对面·监督问责第一线”全媒体直播节目,着力深化“阳光问责问廉”。
2017年在全市开展为期8个月的专项治理“微腐败”行动,紧紧扭住严肃查处、通报曝光、反思剖析、回访督改、反馈促建“五个环节”,“清仓起底”问题线索2385件,立案“微腐败”问题1892件、处分1739人,追责问责336件416人;制定出台《成都市治理“微腐败”工作办法(试行)》。今年1—4月,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49件189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定不移、精准有力惩治腐败
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定不移、精准有力惩治腐败,更有效地遏制增量、削减存量。
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监督,全面提高精准把握执纪标准和运用政策能力,抓早抓小、防微杜渐。2017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谈话函询4860件次,比2016年增长17.53%。强化违纪问题性质、时点、背景、影响及悔过认错表现等分析研究,把握政策,精准分类处置。同时,坚持对党员干部严管厚爱,创新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对受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同志和人员教育管理和关心关爱的工作办法(试行)》。
强化巡察监督
不断提升“政治体检”的广度精度
我市积极推动开展党委巡察,制定并印发《成都市党委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中共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巡察工作规划(2017—2022年)》等一批制度规定,着力实现政治巡察制度化规范化。
2017年,十三届市委启动对11户市属国企和5所市属高校的第一轮巡察,发现问题967个、报送重要问题线索99件,截至目前,已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35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对市交委、市农委、简阳市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发现问题77个、报送重要问题线索15件,截至目前,已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26人;在青白江区和新都区探索开展交叉巡察试点;建立成果运用台账管理制度,加强对整改落实情况、移交事项办理情况的跟踪和督办;全市22个区(市)县均成立了巡察工作机构,目前已巡察221家单位,发现问题5959个。今年,我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巡视工作规划推进会精神和赵乐际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标准推进巡察工作。4月,十三届市委分两批启动对24个市级部门的第二轮、第三轮常规巡察。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不断提升纪检监察治理能力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和中央纪委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策部署,把改革试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省纪委和市委的领导下,切实负起专责,推动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坚持全市“一盘棋”,科学制定改革工作方案,做好进度安排,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全过程,顺利完成人员转隶和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全市共转隶342人,监督对象增加40.87万人,实现对57.79万名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同时,深化制度建设,形成了我市监督执纪监察“1+1+N”制度体系。坚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体贯彻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双重职责,加强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全要素试用调查措施。截至2018年4月,市县两级监委共谈话1024人次,留置8人次。
精彩内容点击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