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府廉韵丨厉害了!这个家族有“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之称

清廉蓉城 2021-06-26

编者按

成都,天府之国,人文炳蔚之地,虽吹渡春风千载,历经变化万千,但锦城先贤们勤政爱民的本质、清白坚韧的追求和廉洁奉公的精神,却在岁月的洗礼中沉淀、愈久弥新,始终浸润着这座城,感染着这座城里的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犹如点点繁星,熠熠闪耀在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星空。近期,“清廉蓉城”融媒体平台推出栏目——天府廉韵,介绍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廉洁人物,了解他们勤政务实、为民爱民、清廉树品的故事,敬请关注。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又号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明代三大才子之首。


【清白传家】


新都杨氏乃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杨慎的先世居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元末战乱时,六世祖杨世贤举家迁徙到湖北麻城,后又移居四川新都,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赫赫有名的“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的杨氏家族。



杨慎曾祖父杨玫,精研《春秋》,擅长欧书,为人清廉耿直。曾祖母熊氏,有贤能之名,亲自操持家计,甚至卖掉玉簪耳环,供子读书。祖父杨春,成化年间考中进士,曾任行人司司正(掌管册封、传旨)等要职,晚年辞官,回家乡新都办学。父亲杨廷和,是有定策之功的政治家,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历任武宗、世宗两朝首辅,被誉为“救时宰相”。《明史•杨廷和传》评价杨廷和:“诛大奸,决大策,扶危定倾,功在社稷。”


新都杨氏家族历来清白传家,在优良家风的润泽下,逐渐孕育出世代相传的家规家训。


“四重”“四足”、崇俭重教的杨氏家风,不仅深刻影响着杨氏后人,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廊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以杨慎为代表的状元文化影响下,新都五百年来成为以“状元故里”而文明的书香之城。



“四重”家训。杨升庵曾祖母熊夫人曾留下“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的“四重”家训,教育子孙敦睦人伦,兴家立业。



杨升庵流放云南前夕,与妻子告别时,亲笔书写《四足歌》,作为对子孙的谆谆教诲。


杨升庵在滇南三十多年,恪守清贫而不忘初心。他孜孜不倦博览群书,平生著述百余种。《明史·杨慎传》记载:“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杨升庵个人虽淡泊名利,却时时关心民间疾苦。当时,昆明一带的豪绅以修浚海口为名,勾结地方官吏强占民田,敛财肥私,杨升庵正义凛然地写下《海口行》《后海口行》等诗篇痛加抨击,诗中写道“疏浚海口银十万,委官欢喜海夫怨”。他还写信给云南巡抚,请他制止这种坑害百姓的恶行。



在云南期间,杨升庵竭尽全力传播中原文化。他常常独自深入边地各处游历,与当地各民族倾心长谈。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滇士从者如云,其中有著名的“杨门七子”,对当时文化落后的云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在云南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杨升庵的民间故事。人们赞誉他不畏权贵的风骨,钦佩他广博多才的学识,学习他知足常乐的高贵品质。


杨升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于戍所,临终时,他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告诫子孙重义轻利、见义勇为。


此外,新都杨氏还有一条不成文的爱乡族规:凡是入朝或在外为官,均不能忘记新都父老乡亲,每次回乡,必捐资为故乡做一件益民的善事,以报答家乡的养育之恩。


【礼法自检  勿奢勿怠】


杨慎祖父杨春治家甚严,经常用古圣先贤的言行事例教育诸子孙,即使犯了微小的过错也不放任。他经常教导儿子杨廷和、杨廷仪两兄弟和孙子杨慎说:“我年少时想得到父亲的教诲,却不可得,但我没有自暴自弃,现在你们有幸得到我的教诲,难道还甘于自弃吗?”对在朝中做事的子孙他经常“以书论诫”,写信说:“汝管任重,凡是宜审择义理,以法度律身,以勤俭持家,勿苟人意,妄有所为。”意思是说,你们当官责任重大,任何事情都应该站在道德公理的一边,以法律制度约束自己,以勤劳节俭持家,不能不知羞耻地附和别人的意思,也不能不择手段地胡作非为。


【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


杨慎在二十岁时,写下《自赞》立定“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谅无补于事业,要不负乎君亲”的志向,此后他均以自身言行践行此誓言。


杨慎在晚年回顾自己一生时,同样以此为开头,对自己做了一个总评《临终遗训》:


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

谅无补于事业,要不负乎君亲。

遭逢太平以处安边,歌咏击壤以终余年。

天之顾畀厚矣,笃矣!吾之涯分止矣,足矣!

困而享,冲而盈:宠为辱,平为福者邪!

——见《升庵集》


他自认为他一生立身为国,不谋私利。贬谪之前,想做一番事业;遭遇不幸后,则安时处顺,以终余年。无负于君亲,无愧于自己。



【修身齐家乃第一事业】


父亲杨廷和虽然拜官首辅,但教子极严,他教导杨慎“读书登科是第二事,修身齐家乃第一事也”。“吾立身四字,正、直、忠、厚”。强调做人比读书、功名更加重要。杨廷和注重道德实践,他时常教导杨慎“为人不可不学道,但不可以道学立门户”,意思是道学不是空谈性命,而是务道学之实,以济物为本心,身体力行,多学有实际价值的东西,在平日生活中身体力行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杨廷和的立身准则和讲究实际的作风对杨慎有很大的影响,杨慎一生的思想和行事在诸多方面都与其父相似。


【教子有方循循善诱】


一次,杨廷和与杨慎在闲聊时说道:“你有一件事不如我,你说是什么?”杨慎将父亲的政绩一一列举出来,认为远超于自己。然而杨廷和都一一否定了。杨慎困惑不已,杨廷和说道:“你的儿子可能会不如我的儿子!”杨廷和的话看似一句玩笑话,却颇有深意。杨廷和的两个儿子杨慎、杨惇均考中进士,在朝为官。杨廷和对儿子说这番话,实际上是在委婉的提醒杨慎,应该对儿子加强教育,使之成才。他提醒儿子,自己因为注意了教育杨慎兄弟,所以他们方能成才立业。杨慎应该像他一样在家教上多花心思。







编辑丨程廷静

来源丨新都区纪委监委


更多精彩推荐

点击下方

巡察又双叒叕来啦……

严春风、伍丕光……警示教育片《蒙尘的初心》发人深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