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府廉韵丨成都的“子云亭”,怀念的是谁?

清廉蓉城 2021-06-26


编者按——


成都,天府之国,人文炳蔚之地,虽吹渡春风千载,历经变化万千,但锦城先贤们勤政爱民的本质、清白坚韧的追求和廉洁奉公的精神,却在岁月的洗礼中沉淀、愈久弥新,始终浸润着这座城,感染着这座城里的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犹如点点繁星,熠熠闪耀在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星空。近期,“清廉蓉城”融媒体平台推出栏目——天府廉韵,介绍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廉洁人物,了解他们勤政务实、为民爱民、清廉树品的故事,敬请关注。


“西路孔子”扬雄

不汲富贵,不戚贫贱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郫县人(今郫都区友爱街道子云村),西汉末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是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大儒,有“西路孔子”、“中国西方圣人”之称。在扬雄的家乡及四川,至今还有许多扬雄的遗物、遗迹。人们怀念扬雄,在郫县故里建有“子云亭”。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使扬雄名满天下。



梦吐凤凰 甘泉写赋

公元前13年,汉成帝永始四年,汉成帝求子心切,恢复老祖宗到甘泉和汾河的拜祭习俗,大肆修葺甘泉宫。甘泉宫内是用黄金与氏璧装饰的大殿,其配景建筑物有高光、通天、迎风、旁皇,西清,西厢、洪崖、储胥、弩阹等宫殿,堆金砌玉,富丽堂皇。这里除了用于皇帝拜祭天帝外,还是皇家的避暑胜地,汉成帝把一些重要会议安排在这里召开,大臣们车马劳顿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耗费了不少民脂民膏。


扬雄想起了童年的苦难,想起了南安犍为的大地震,想起了老百姓流离失所、路有死骨的悲惨情景;想起了汉宣帝、汉元帝以及当时的汉成帝时期,天灾不断,人祸连绵;想起了自己从郫县北上长安的途中,到处都是无饭吃、无衣穿的遍地饥民,认为甘泉宫的修葺是极大的浪费。他激情澎湃的朗诵到:“袭璇室与倾宫兮,若登高眇远,亡国肃乎临渊”。可是,作为一个小小的侍郎,扬雄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他的特长就是写赋,汉成帝喜欢他的赋,于是,扬雄喻劝于赋,作下了《甘泉赋》,力谏汉成帝刘骜,呼吁他登高远望,“登长平兮雷鼓磕,天声起兮勇士厉。云飞扬兮雨滂沛,于胥德兮丽万世”,汉成帝对此甚为满意,此后每有出行,必指定扬雄同行。


扶柩返蜀 贫拒富商

公元2年,出现了天旱,蝗虫盖日遮天,当权者不作为,使得瘟疫在长安肆意蔓延,扬雄的两个儿子因瘟疫相继离世,扬雄扶柩返蜀。回到家乡的扬雄继续修改《太玄》,撰写《法言》。虽然扬雄在朝廷只是个五品侍郎,但还是受到了家乡亲朋、附庸风雅的财主们的接连拜访。


《法言》是一部仿照孔子《论语》的体裁写成的著作,因为《论语》,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名扬天下,所以,许多人想被载入《法言》,流芳千古。成都有个富商,看出了《法言》的影响力,他知道扬雄一向清贫,为儿子办丧事更令他生活窘迫,于是他带着十万铜钱去拜见扬雄,希望能够留名史册。扬雄不为金钱所惑,拒绝将其写入《法言》,他认为《法言》会流传千万年,必须有一定的标准,以事系人,若达不到这一标准,任何人都不能载入其中。




编辑丨陈艾

来源丨郫都区纪委监委


更多精彩推荐

点击下方

天府廉韵丨一琴一鹤入蜀地   “铁面御史”的清白故事

天府廉韵丨厉害了!这个家族有“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之称

天府廉韵丨一代廉臣的传世家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