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府廉韵丨直言敢谏、忠孝传家……这“一门三进士”受后人崇敬

清廉蓉城 2021-06-26


编者按

成都,天府之国,人文炳蔚之地,虽吹渡春风千载,历经变化万千,但锦城先贤们勤政爱民的本质、清白坚韧的追求和廉洁奉公的精神,却在岁月的洗礼中沉淀、愈久弥新,始终浸润着这座城,感染着这座城里的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犹如点点繁星,熠熠闪耀在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星空。近期,“清廉蓉城”融媒体平台推出栏目——天府廉韵,介绍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廉洁人物,了解他们勤政务实、为民爱民、清廉树品的故事,敬请关注。



直言敢谏、忠孝传家

这“一门三进士”受后人崇敬


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北宋蜀州新津(今成都市新津县)人,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考中进士,官至宰相,是北宋末年“绍述新政”的中坚力量。张商英的哥哥张唐英、侄子张庭坚也是进士出身,形成“一门三进士”的文蔚大观。三人生性直朴,敢于说话,并且都担任过言官,以“直谏”闻名,传为佳话。


(张商英塑像)


直言敢谏 崇廉尚俭

张商英最初任达州通川(今四川达县)主簿,官级虽低,却能游说渝州一带叛乱的少数民族头领,使之降服,于是被提升为南川知县。由于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中表现过人,张商英受到了当时宰相王安石的重用,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得力推行者。


张商英直言敢谏,反对奢华。宋徽宗大观四年,宋徽宗任命张商英为宰相。担任宰相期间,他主持改革币制,完善了粮食转运工作,废除了一些苛捐杂税。他还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要勤于政事,抑制奢侈,不要大兴土木。宋徽宗听后,夸赞宰相的建议非常好。当时宋徽宗正在修葺升平楼,担心被张商英发现,就对主管官员说,如果张宰相的车骑经过这里,一定要停工并把工匠藏起来(“必匿匠楼下”),别让他看见你们在修宫殿。因为宰相劝我节俭时我同意了,如果让他看见的话,我会很没面子。此事被记入《宋史》张商英传,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政佳话。


著作等身 忠孝楷模

张唐英自幼“敏悟好学”,10岁时能诵读五经,写得一手好文章。庆历年间,张唐英考中进士后,出任渝州(今重庆市)决曹掾,先后出任襄州谷城县(今湖北襄阳市谷城县)县令、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殿中侍御史等职。不过,张唐英在做学问上的成就更加闪耀。他才华横溢,尤其在史学方面有专长,一生著作丰富,撰有《蜀梼杌》《唐史诛奸发潜论》《仁宗政要》《嘉祐名臣传》《九国志补》《总要监今论》《渝南集》《补正楚书》等。其中,以《蜀梼杌》最为著名。这本35万字的著作是后世研究前后蜀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张唐英是个大孝子。他担任殿中侍御史时,把新的朝服带给了父亲,以宽慰父亲的心,自己仍穿着以前的旧朝服去上朝。宋神宗很是奇怪,问清了是怎么回事后,觉得张唐英孝心可嘉,当场赏赐了他一套五品紫服。


公正无畏 不偏不私

张庭坚,字才叔,张唐英的儿子。元祐6年(1091),考中进士。先后出任成都观察推官、汉州(今广汉市)通判、枢密院任编修等职。宋徽宗即位后,想继承宋神宗的新法为国策,决心锐意图治,召见张庭坚廷对论政。张庭坚的策论很合宋徽宗的心意,被任命为著作佐郎,不久升任为右正言。由于张庭坚等谏官敢于直言进谏,使得朝廷“一时翕然称得人”。


张庭坚坚持为政做人的原则。蔡京在成都做知府时,张庭坚曾在他手下做事,和蔡京关系不错。蔡京入朝执掌相印后,想把张庭坚拉过来给他做事,又找张庭坚的同乡去游说,但张庭坚已看清了蔡京的为人,坚决不干。


张庭坚的德才和人格,受到后人的崇敬。南宋大诗人陆游曾作《吊张才叔谏议》:“东风匹马过孤城,欲吊先贤泪已倾。许国肺肝知激烈,照人眉宇尚峥嵘。中原成败宁非数,后世忠邪自有评。叹息知人真未易,流芳遗臭尽书生。”




编辑丨陈艾

来源丨新津县纪委监委


更多精彩推荐

点击下方

天府廉韵丨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创办官办教育第一人”

天府廉韵丨成都的“子云亭”,怀念的是谁?

天府廉韵丨不畏权势、清正廉洁……敢说敢干的他颇受百姓爱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