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府廉韵丨厉害了,他的故事被演绎成至少7个成语或典故

清廉蓉城 2021-06-26



编者按

成都,天府之国,人文炳蔚之地,虽吹渡春风千载,历经变化万千,但锦城先贤们勤政爱民的本质、清白坚韧的追求和廉洁奉公的精神,却在岁月的洗礼中沉淀、愈久弥新,始终浸润着这座城,感染着这座城里的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犹如点点繁星,熠熠闪耀在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星空。近期,“清廉蓉城”融媒体平台推出栏目——天府廉韵,介绍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廉洁人物,了解他们勤政务实、为民爱民、清廉树品的故事,敬请关注。


不贪太守·张堪

张堪,字君游,南阳郡宛县人,东汉伟大科学家张衡的爷爷。十六岁时,张堪把先父留下的数百万财产全部让给了侄子,远赴长安求学。后来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慕其德操,拜为郎中,又拜为蜀郡太守、渔阳太守。张堪志行高远,清正廉洁,政绩卓著。尤其是在蜀郡太守任上的不贪经历,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他的故事还被演绎成至少7个成语或典故,至今仍在使用。

张堪折辕

据《后汉书•张堪传》记载,公元36年,东汉大军讨伐蜀地割据势力公孙述,攻至成都。张堪负责粮草运输,在途中被追拜为名义上的蜀郡太守。张堪到成都时,正逢大将吴汉轻敌大败,且粮草只够七日,准备悄悄撤退。张堪分析形势,认为公孙述必败,力劝吴汉“不宜退师之策”。吴汉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一举攻下成都,实现了东汉王朝真正的统一。
成都被攻克之后,张堪率先占据城池,检查府库所藏财物,收集珍宝,详列清单全部上报,秋毫无私。他还严饬军队纪律,抚慰城中的官员百姓,成都人民一片欢腾(“蜀人大悦”)。然而张堪在蜀只有两年,就接受新的任务离开了成都,去了渔阳。
时间一晃就是十年。有一天,皇帝刘秀在京城听取全国各郡管财政的官吏汇报工作。政务之余,顺便问及各郡的风土人情及前后任职官员的能力。蜀郡官员樊显进奏说:渔阳太守张堪先前在蜀地,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公孙述被消灭时,珍宝堆积得象山一样,张堪掌握的财富足可以使子孙富裕十代(“足富十世”)。但他离去时,“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皇帝听说后大为震动,正准备征召张堪,不巧张堪刚刚病故,皇帝深为痛惜。
这就是“张堪折辕”典故的出处。折辕,车辕折断,形容车的破旧,后来人们就以“张堪折辕”或 “乘折辕车”来形容仕宦的清廉。


情同朱张

张堪十六岁赴长安求学时,有一个来自南阳郡的老乡,名叫朱晖。张堪很早就知道朱晖讲信义,但并不认识,这次做了同学才熟悉起来,但并不是很亲密。两人学成分手时,张堪突然对朱晖讲:“我身体不好,今天要分别了,有一事相托,假如我有一天因病死去了,请你务必照顾我的妻儿。”
当时他们正青春年少,身体都很好,朱晖就没把张堪说的话当回事,也没有做出什么承诺。不想一语成谶,后来张堪果然在四十八岁那年因病去世于渔阳太守任上,留下妻子和儿子生活得非常艰难。这个消息传到朱晖的耳中。朱晖就不断地给张堪的家里资助,年复一年的去关心他们。朱晖的儿子十分不解,朱晖回答说:“是的,过去我和张堪不是很深交的同学,也不是来往很密切,但是张堪在生前曾经将他的妻儿托付给我。他为什么托付给我,而不托付给别人呢?因为他信得过我,我怎么能够辜负这份信任呢。”
这就是成语“情同朱张”的来历,又称“朱晖许堪”,出自《后汉书•朱晖传》,是现在人们比喻双方感情很好的最佳词语。但从这个典故我们更知悉,张堪去世后一贫如洗,连妻子和儿子的生活都成问题。要知道,当年张堪曾把数百万财产无偿赠送给侄子,在成都曾有“足富十世”的珍宝由他掌握,而他竟然在年少时就预知自己去世后会很贫穷。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呢?


乐不可支

张堪离开成都后,被拜为渔阳太守。匈奴曾出动一万骑兵入侵渔阳,张堪率数千骑兵奔袭,大败敌兵。匈奴慑于他的威名,在他担任渔阳太守的八年时间里都不敢踏入半步,渔阳界内从此安定无事。于是他令百姓开垦稻田八千余顷,劝谕百姓耕种,全郡百姓都殷实富裕起来,出现了著名的“渔阳惠政”。百姓作歌说:“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意思是说,大叶的桑条不长枝杈,而一棵小麦却长出两个穗子,这真是祥瑞呀。张堪施政,我们老百姓都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
这就是成语“乐不可支”的来历,出自《后汉书•张堪传》。除“乐不可支”外,“渔阳惠政”、“桑无附枝”、“麦穗两岐”也都是著名的典故,被人们用来赞美吏治清明、岁和年丰。


志美行厉

成语“志美行厉”也出自《后汉书•张堪传》,说的是张堪十六岁赴长安求学时,他的高远志向和严谨操守已经在同学们中传扬开来,同学们都叫他“圣童”。
张堪的志向和品德深深影响他的后代。他有一个孙子名叫张衡,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发明的地动仪,超越世界科技发展约1800年,是世界地震仪之鼻祖。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张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多次被公府征召,都推辞不就,甚至写出《二京赋》这样的文章,来讽刺当时的奢侈之风。后来被皇帝召去,问他天下最可恨的是什么,在场所有的宦官都紧张的盯着他,生怕这个爱“讽谏”的人说出什么对他们不利的事。张衡的志向和品行,是成语“志美行厉”的再一次生动诠释。




编辑丨陈艾

来源丨廉说蓉城


更多精彩推荐

点击下方

天府廉韵丨文天祥赞誉他“盛德清风,跨映一代”

天府廉韵丨直言敢谏、忠孝传家……这“一门三进士”受后人崇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