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之约丨大国粮仓里的中国故事

刘同华 清廉蓉城 2022-06-07



2020年,在全世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时刻,中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这其中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近日,大型纪录片《大国粮仓》在央视播出。这部片子就明确地告诉所有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70多年里如何端牢手中饭碗的光辉历程。


为了中国人吃饭问题,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周恩来关于粮食问题的谈话有115次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这句话,是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就明确指出的。民以食为天,此言自古不虚。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放言:中国人口众多,没有任何一个政府,能够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尽管艾奇逊这话是“戴着有色眼镜”式的偏见,但是也指出了我们当时面临的现实:人口多、粮食少、大面积荒地盐碱地、产能低下……这些都是拦在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面前的绊脚石。


然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就是善于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60多年前,曾有一份紧急报告被送到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报告显示,北京、天津的粮食库存只够用四天,而上海只够两天。


面对缺粮问题,为了解决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周恩来亲自指挥调运粮食,被称为“粮食调度的总指挥”。


时任粮食部党组书记的陈国栋回忆说:“去总理处,主要是谈粮食问题。他一般都是晚上找我们去,地点经常是他的办公室。有时是晚上九十点钟或深夜十一二点去,谈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有时是凌晨二三点才去。”


周恩来在听取汇报时,总是自己用笔计算数字:各地库存有多少,每日销售多少,可以调出多少,粮食存放在哪里,等等。为了解决粮食调拨中的运输问题,周恩来还同外贸部商量,迅速进口了1200多辆汽车交粮食部使用,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运粮能力,在调运粮食中起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仅在当时两年多的时间里,周恩来关于粮食问题的谈话有115次,在总理办公室退给粮食部办公厅的现在仍然保存的32张报表中,周恩来的笔迹有994处。


这些并不久远的往事和历历在目的数据,一遍遍告诉我们党中央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所付出的心血。


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迎难而上,用吃苦耐劳的品性战胜天灾与贫瘠,用科学有效的政策创造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


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都一一变为现实,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从曾经的“吃不饱”,到实现“全面小康”。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追求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用“卫星导航”实现插秧机自动插秧,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用“稻蟹共生”“稻鱼共生”“稻鸭共生”等天然生态的种植方式,实现让人们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大国粮仓”的伟大奇迹,不是我们用嘴说出来的,而是有着精确的数据支撑:


看产量,从1949年粮食年产量2000多亿斤,到如今连续6年每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牛羊肉产量也比新中国初期增长了几十倍;


看库存,如今稻谷、小麦等粮食的库存量,能够满足14亿中国人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


看品种,14亿中国人每天要吃掉12亿多只鸡蛋。中国水产品总量已连续32年保持世界第一,全世界近70%的西瓜、32%的柑橘、50%的苹果、98%的杨梅,都来自中国。而且,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大国。


一粒大豆,让北大荒变北大仓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首歌,曾经让多少人听了伤心、听了落泪。


这首歌中提到的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至少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以黑龙江大豆最为著名。


就是这一粒大豆,在物资紧缺时代是“替代粮”,到富足时代成为“饲料粮”,折射出中国人民的饭碗在70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上个世纪50年代,14万转业官兵奔赴“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的北大荒,为刚成立的新中国“向荒原要粮”。


这一行十几万人中,有很多英雄,比如电影《渡江侦察记》原型之一、12次战功荣立者王树功。


十年后,又有54万知青来到北大荒,屯垦戍边,保家卫国。


北大荒,成了北大仓,更成为数代人永恒的生命记忆。


今年已经70岁的胡国华,就是来自上海的一名知青,他退休前是北大荒育种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当年,胡国华说:“人活在世上总得干点事情,我不愿这么默默无闻地活一辈子。我是学农的,专业是育种,回到上海专业不对口,总不能回去混日子吧?”


于是,胡国华选择留在东北,成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198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他“世界模范农民”称号。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加大对饲料行业的支持力度。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豆粕逐渐成为中国大豆消费的主要用途。同时,大豆制品的消费也在逐年增加。双重需求之下,中国的大豆缺口开始显现。


1987年,胡国华到加拿大农业部农业科学院进行大豆育种学习,师从世界遗传学会主席帕什和加拿大著名大豆专家诺姆·沃丁。


“你得表现出来中国人不比他们差,他们才能尊重你。”


胡国华做到了,加拿大的专家接纳了他,加拿大的资料库向他开放了。他写出的大豆产量育种论文,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于是,加方向胡国华伸出橄榄枝,希望他能留在加拿大。胡国华的名字中带有“国华”二字,他最终毅然选择了回国。


国华回国,带回来的不是什么国际知名产品,而是足足两大箱、600多份研究资料。


胡国华,只是若干农业科研大军中的一员。


在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为了培育出高产、早熟、适应性强的大豆良种,研究团队一年四季都忙碌在试验田和实验室里,他们培育出的“黑河号”大豆品种,每年推广上千万亩,使大豆增产近2亿公斤。


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扩大种植面积也被当成一个重要的目标。


2020年,中国的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48亿亩,比上年增加825万亩。这年收获196亿公斤大豆,比上年增加15亿公斤,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智能科技走上高原粮仓,让粮食安全存储更有底气


稼穑艰难,这是一句从商周时期就流行的话。艰难不易,不仅是种庄稼难、收庄稼难,丰收后的粮食存储更难。这是一个摆在世界面前的难题——储粮对于国家安全意义重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比如稻谷,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对其存储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有一定要求。稻谷不耐高温,遇高温容易陈化;同时,新稻谷入仓后不久,如遇气温下降,往往在粮堆表面结露,使表层粮食水分增高,不利于储藏。


这都是粮食存储无法回避的因素。


相对而言,平原地区的粮食存储是容易的,那么高原地区的粮食是怎样存储的呢?


智能科技,让高原粮仓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中储粮西藏拉萨直属库,地处高原、高寒缺氧。每个仓房内都安装了可放大23倍的高清摄像头,实现360度无死角的粮情远程监控,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随时了解仓内情况。


在冬季储粮期间,通过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将外界冷源进行粮堆蓄冷,夏季再抽出粮堆“冷芯”的冷源进行仓内空气环流循环,将粮温始终保持在20℃以下,把仓房变成一个自然的“大保鲜箱”,从而实现低温控温储粮,减少水分散失、延缓青稞小麦品质变化,实现节粮减损、营养保鲜。


让高原储粮不再难,这正是科技赋能的力证!


智能科技,应用于粮食存储,只是大厦一隅。


在东北胜利农场,有一片无人化农场:无人驾驶的机车可以在农田里进行二次中耕作业,自动转弯不压苗、不伤垄,行走精度和作业标准高于人工作业。


如果这样表述还是有些抽象,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全场17.9万亩旱田全部使用无人驾驶机械作业,仅驾驶员费用每年便可节省140余万元。


无人农场的应用,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2020年11月9日,新华社刊发了一篇让北大荒人振奋和骄傲的新闻:“亩产336.2公斤!黑龙江刷新东北地区大豆单产纪录。”要知道,这是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和台风“三连击”等多重困难下,刷新了东北地区大豆单产纪录。


科技,功不可没!


浸种催芽、精量播种、航化作业、无人驾驶……从“人拉肩扛”到全程机械化,从“靠经验”到“靠数据”,如今不仅可以利用卫星“种地”,还可以把几千年来“看天吃饭”的中国农业改造成运用现代化科技的智慧农业。


这是科技助力下,乡村振兴的新风貌。




编辑:陈艾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更多精彩↓

以“述”压实责任、创新人才库建设……来看本期廉情资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五一、端午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通报6起典型案例


从百年党史看中国特色监督之路丨学好党史必修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