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何决定实施三孩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国家近年来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效果如何?此次调整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优化生育政策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5月31日,重庆市北碚区云顶小学的孩子们在重庆两江机器人展示中心观看机器人表演。新华社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
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面临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挑战,突出表现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与2010年相比上升5.4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20世纪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0%,进入老龄社会,预计“十四五”末期将由轻度老龄化转入中度阶段(占比超过20%),在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阶段(占比超过30%)。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包括: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至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从全国看,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老年人口质量不断提高。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2010年增加了2085万人。
从全球视野来看,人口老龄化是世界趋势。据联合国测算,到2050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上升至16%。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表示,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的老龄化过程有几个突出特点:与世界总体及主要国家组别相比,中国的老龄化进程都是最快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老年人口,且这个地位将长期保持;中国的老龄化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即老龄化程度在世界排位远高于人均收入的世界排位。
“所有的国家都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老龄化。这是人类的规律,我们必须应对挑战。”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认为,老龄化社会标志是指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这是一个渐进、平缓的过程,大可不必谈之色变。”
顺应人口发展规律,积极应对少子老龄化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关系千家万户。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将之写入宪法确定为基本国策。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先后作出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了积极成效。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在人口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积极回应社会期待,适时作出重大决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在历次党的全会文献中是第一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议》从我国实现人口均衡发展最需要关注的“少子老龄化”等问题入手,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思路和任务。
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保持社会活力的治本之策。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建议》提出,要“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等,为继续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
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占比高、增速快,蕴藏着巨大的劳动力财富和消费潜力,亟待开发。《建议》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等,为抢抓人口老龄化战略机遇、创造“长寿红利”明确了路径。
推进基本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服务快速发展。但与人口老龄化形势和人民群众需求相比,我国养老服务还存在不少短板。《建议》提出,要“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为搭建养老服务体系的“四梁八柱”明确了任务要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发挥家庭养老基础作用。《建议》提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为新时代更好发挥家庭养老基础作用提供了行动指南。
今年全国两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出了具体部署。
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有助于满足多样化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分析,从供给侧看,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能够使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功能互补,织牢织密养老服务网络;从需求侧看,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结构和健康状况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就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答新华社记者问时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长期看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缓和代际之间矛盾,增加社会整体活力,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
立足于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近年来政策调整使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1000多万人
问:近年来,我国对生育政策作出了几次调整,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的重大决策,取得明显成效。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目前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从2010年的16.6%提高到2020年的17.95%。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原因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1000多万人。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近年来的50%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从2013年的118降至目前的111左右。
出生人口下降 群众生育意愿有待释放
问: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为什么近年来出生人口仍有下降?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世界发达国家普遍生育水平较低。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社会保障完善,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近年来,出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生育妇女规模减少,婚育年龄推迟。一方面,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规模不断下降。“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规模年均减少340万人,2020年同比减少366万人。另一方面,婚育年龄推迟造成当期生育的妇女减少。2006-2016年,我国女性平均初婚、初育年龄分别从23.6岁、24.3岁推迟到26.3岁和26.9岁,20-34岁女性在婚比例从75.0%下降到67.3%。此外,全国结婚登记人数连续7年下降,从2013年的1347万对下降至2020年的813万对,减少40%。其中,初婚登记人数从2386万人下降至1399万人,减少41%。
二是群众生育意愿降低。目前,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显示,有生育二孩及以上打算的妇女,仅不足半数实现了再生育。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相当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调查显示,因为“经济负担重”的占75.1%,“没人带孩子”的占51.3%,女职工生育后工资待遇下降的有34.3%,其中降幅超过一半的达42.9%。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多项调查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多个国家和地区生育水平下降。受疫情影响,年轻群体就业、收入状况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婚育安排进一步延后或取消。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与2019年同期比较下降幅度较大,可能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一定关系。(据新华社)
编辑:陈艾 程廷静 钟英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