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家风馆⑥丨烽火连天 家书国志
编者按:
7月26日,由四川省纪委监委、成都市纪委监委、成都市新都区委共同建设的天府家风馆正式落成开馆。这是我省家风文化最集中、廉洁教育资源最丰富的综合性展馆,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表现形式最完备的家风家教主题展馆。
在天府家风馆“满月”之际,“廉洁四川”网站、微信公众号特推出“走进家风馆”系列专题报道,连续7天,每天详细介绍一个展厅的特色亮点,讲述天府家风馆里的家风经典故事。诚邀各位网友前往打卡,共同感受家风穿越时空的力量。
其实,从天府家风馆第二展厅出来,游客会走进一个神秘“战场”,这里便是【战地家书剧场】。昨日的硝烟,已经散去,可是那些浴血奋斗的战士、英雄们,永远值得铭记!通过1:1全息投影,大家将沉浸式走入英雄们与家人的温情故事。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云中谁寄锦书来?书信里又寄托着怎样的思念。
战地家书剧场:烽火中的感人故事
“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中国及家中人等过着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这是21岁的川籍年轻战士黄继光,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家书。
家书纸短,家国情长。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封封家书跨越山海,徜徉岁月。
天府家风馆战地家书剧场以“家书·国志”为主题,结合光影技术、环境声效、场景再造等多维艺术表现手法,采用国际领先的真人等比全息技术,打造国内展馆中体量与质量首屈一指的沉浸式剧场。在这里,凝望逝去的满天繁星,如闪电的生命以微毫诠释盛大,传承着中华家风沧海桑田、延绵不息的永恒力量。
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除了黄继光,王铭章、王建堂等人的故事也在爷孙两人的对话中徐徐展开。“难道他们仅仅是军人、战士、英雄吗?”这样的疑问,牵出了他们与家人的羁绊,回忆起他们舍家为国的抉择:他们既是军人、战士、英雄,也是父亲、丈夫、儿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为国为民放弃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还有他们的家人、家庭。
卢沟桥事变后,川军将领王铭章主动请缨出川抗日。作为军人,选择“战死在为国为民的疆场上”是他的骄傲与荣耀;作为丈夫和父亲,割舍不下的是温情与担忧。“此次出征,我很可能为国战死。如果我为国战死了,这是我的夙愿。我死后,好好抚育儿女。亚华还年轻,不必居孀,可以改嫁,任何人不得阻拦。”出征前的一封家书,是王铭章怀着必死的决心,对家人的深情叮嘱。
眼见日寇步步紧逼,本是教书先生的王建堂选择投笔从戎,带领家乡的爱国青年们请缨出战。临行前,王建堂的父亲托人送来一面旗。旗帜上除了一个格外醒目的“死”字,还写着父亲对儿子的告诫:“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上尽忠。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这面“死字旗”饱含了一名中国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一名父亲鼓励儿子为国捐躯的悲壮气度。
无情烽火之中,留下名字和家书的是少数,还有更多无名的英雄在面临国家、民族危难存亡之际,都做了同样的选择。石不朽,磐石之志永存。在战地家书剧场影片结束后,站在放置着战地家书的壁龛前,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从昔时吹来的清风,它无声诉说着华夏儿女心系家国的笃厚情怀。
我们,不仅被家风守护,也是家风的守护人。
编辑:陈艾 程廷静 钟英
来源:廉洁四川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