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 以抗疫精神凝聚奋斗伟力

王奇 杨栋灿 清廉蓉城 2022-08-11


2020年4月15日,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在撤离前集结。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4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集结湖北,与当地医务人员一道,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湖北保卫战。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秋夜的哈尔滨中央大街,防疫提醒与悠扬音乐在街头音响中交替循环播放。2021年9月21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哈尔滨市一边按下暂停键,一边启动防疫加速键。大型活动取消,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各地派出医护精锐力量紧急驰援……截至10月15日,全市连续10天零新增,冰城抗疫取得决定性胜利。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随之打响。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这场全民抗疫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生死考验中铸就的又一座精神丰碑。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


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武汉雷神山医院模型前,鞍钢总医院援鄂医疗队、血液透析室主管护师邢程激动地寻找着自己当时所负责病区的位置。


一年多前,数十个日日夜夜,在她和同事们的细心照护和共同努力下,82名患者从病区康复出院。“最开心的是,兑现了向患者作出的承诺——我们一起摘掉口罩迎接春暖花开。”邢程自豪地说。


援鄂医疗队、国家医疗队、党员骨干突击队……展厅中悬挂的一面面红色队旗,彰显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书写下抗击疫情的中国奇迹。面对疫情,党中央一声令下,4.26万名医务人员逆行出征。那是生命至上的全力以赴,从刚出生的婴儿到百岁老人,一个都不放弃。救治患者不遗余力、不惜代价,真正做到了所有病患和感染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


人们不会忘记,在抗疫斗争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所诠释的初心使命,“封闭一座城,守护一国人”所彰显的英雄本色,“全党一面旗、全国一盘棋、全民一条心”所凝聚的磅礴力量……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一位外国政治学家在观察中国疫情防控措施后评价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是在危机中或紧急情况下,人民福祉优先于利润。


这就是我们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


2021年7月1日,置身天安门城楼上,“人民英雄”张定宇回想起武汉抗疫的日日夜夜时说:“当我们不顾一切抢救病人时,整个中国都在支撑我们。这就是我们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


“七一勋章”颁授现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人民医院服务保障中心主任王永红的思绪飘回一年多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和200余名同事逆行出征,奔赴武汉抗疫一线。“党有召,战必胜!我将时刻牢记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为临床一线和病人服务,为人民健康事业多作贡献!”


抗疫斗争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全国上下齐动员、全体国民共奋战的局面。东齐鲁、西华西、北协和、南湘雅,中国医学界4家“百年老号”尽锐出战、倾囊相助;兵“桂”神速、“湘”互扶持、竭“晋”全力、鼓足“赣”劲、力“皖”狂澜、“粤”来越好……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地理上相距遥远,这一刻生死相依。


这是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


“英雄者,国之干。”面临大考,武汉人民用一场前所未有的76天“封城”壮举,迈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


“一年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你。”2021年清明时节,武汉九峰山上,一队身影手捧鲜花,神色凝重地站在青翠的松柏之间。前方墓碑上,刻着他们熟悉的名字——吴涌,那个倒在抗疫一线的硚口区公安分局利济派出所民警。


离汉通道关闭后,社区实行封闭管理,焦虑情绪在群众中间蔓延发酵。吴涌一头扎进所负责社区,在整整61天的坚守中,接处警情11起、调处纠纷26起、转运69名患病群众,及时保障了641户居民的物资供应,换来了社区染病群众“零死亡”。然而,在2020年3月22日下午,他为特困居民送完物资后,倒在寝室再也没能起来,生命定格在了51岁。


“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在抗疫斗争中,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抗疫工作者不顾个人生死安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他们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正是广大抗疫工作者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的集中体现。


这是对科学精神的尊崇和弘扬


2021年5月下旬,在广东出现新一轮疫情时,人们再次看到钟南山的身影。在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会议上,这位战疫老将目光坚定,与防控专家一道分析研判疫情态势,提出防控工作建议。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快、更严、更实地落实防控措施。”他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全力以赴投入临床救治,深入开展传播因素分析、病毒溯源等工作,为打赢这场硬仗提供支撑。”


武桂珍,时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她至今仍清晰记得抗疫初期的情景:“一接到湖北省送检的病例标本,我们立即组织团队投入到病毒遗传密码破译工作中,办公楼连续多天灯火通明。”提取核酸、基因测序、比对分析……连续攻坚24小时后,病毒的基因组全长序列终被破解。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中国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无论是抢建方舱医院、中西医相互协作,还是多部门组成科研攻关组、多条技术路线研发疫苗;无论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还是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都是对科学精神的尊崇和弘扬,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2021年已过大半,放眼世界,人类仍在历史关口徘徊。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抗疫仍是各国当务之急。


2021年8月5日,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云端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今年全年,中国将努力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当晚发布声明,感谢中国的慷慨贡献,表示“这将有助于拯救世界各地的生命”。2个多月前,着眼于弥合“免疫鸿沟”、促进疫苗全球公平可及,习近平总书记倡议设立这一论坛。此时,会议通过的联合声明正式写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理念,呼吁团结协作应对挑战。


纵观历史长河,从横行欧洲几百年“黑死病”的消亡,到战胜天花、霍乱、疟疾等疫情的肆虐,再到抗击“非典”、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团结合作是人类走出危机的唯一出路。大道不孤,大爱无疆。中国的抗疫斗争,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帮助。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最艰难的时候,全球170多个国家领导人、5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及300多个外国政党和政治组织向中国领导人来函致电、发表声明表示慰问支持,77个国家和12个国际组织提供物资捐赠。


9月2日,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153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余家企业注册线上线下参展参会。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等经贸盛会轮番登台,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机制结出累累硕果……疫情背景下,一个个国家级展会相继举行,中国敞开怀抱欢迎世界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中国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编辑:陈艾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更多精彩↓

喜报!发射成功!


督促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紧盯“关键少数”……来看本期“一线廉声”


关于“一卡通”,欢迎您来提意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