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在脚踏实地处 付云皓自白书

付云皓 上海初高中数学
2025-01-05

初看昨天的刷屏文《奥数天才坠落之后》,感觉价值观确实有点不健康,我们总是犯着这样的错误:随意给人下标签、拿世俗的成功标准评价我们不理解的人生,殊不知成功其实是自定义的,付云皓说,他充实快乐,那么他就成功了,何来坠落,祖国需要这样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大好青年!


昨天,我的朋友圈被《人物》杂志社实习记者吴呈杰同学对我的专访刷屏了。专访文章一出,有人怒骂,有人惋惜,有人气愤,有人伤心。而我,第一反应是:文章里居然把我每一张照片都弄成黑白的!虽然黑色比较显瘦,我也非常感谢吴记者对我体型的考虑,但是还是觉得怪怪的,每一张都是黑白的,浓浓的过气网红既视感。我想笔者是想借助图片的黑白用来烘托悲凉伤感遗憾的气氛?或者想表达我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和不满?


祖国需要这样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大好青年


言归正传.我的第二反应是:对文章内容的略微惊讶。因为吴同学从3月底联系到我之后,于3月28日中午12时30分-下午1时对我进行了电话采访并约定了面对面的采访时间,又于4月1日-4日进行了面对面采访(4月1日晚6时30分-约11时,4月2日早10时-约12时,4月3日晚5时-6时,4月4日下午1时-2时),之后又在4月20日晚7时-8时进行了电话补充采访。


但是,读完整篇文章后不难发现,对我进行的约10个小时的采访在文章中展现出的东西少得可怜,反倒是对我的学校老师,同学的采访以及作者自身的观点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篇幅。对我的采访,我回答的自然是作者想问的问题,但为何几乎都没有用上呢?在采访中,我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状态,并对当时的数学竞赛和现在的数学竞赛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若是采访人物,这些资料似乎是必须的,但是却被掐头去尾。


纵观全文,作者的主旨思想似乎是在学科上有天赋的孩子必须要去做学术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才叫做成功,除此之外的道路都叫做不成功。按照这种思路审视,自然明白为何我自己提供的材料几乎没被使用——我作为一个作者笔下“不成功”的例子,却活的很快乐很充实,这些貌似没有必要写进去。所以,我有一点惊讶,这篇采访到底是记录我本人,还是记录大家口中的我呢?


第三反应:对该报道所传递价值观的不理解。该文章的作者笔下传递的观点是:优秀的人从事基础工作,就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得过imo冠军的人,如果不出意外,他们的征途就一定是高等数学的星辰大海,而不是给一群“二本师范生”教初中数学知识,如果成了付云皓这种去给“二本师范生”讲课的人,那就是天才坠落了。虽然我否认自己是天才,但仍然谢谢吴同学搜集了我曾经是天才的事例,他很用功,值得表扬。


然而,他传递的价值观所带来的负能量,让我不得不发声,我不是为了自证清白而发声,我只是为了朗朗乾坤的正能量弘扬而发声。首先对于写出这样价值观的吴同学来说,我表示理解作者作为一个还未完全迈出象牙塔的大四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实属正常。在他的认知体系里:学术研究才是上品,普通工作都比较low,给二本师范生讲课,更加是向着地心加速靠拢。如果一个曾经很成功的天才在后来没有做出经天纬地的成就,而是平平淡淡地生活,那就是失败!在吴同学对我的报道里,在采访的过程中,这样的倾向很明显。


在4月1日的采访中,我甚至提出了张益唐先生的例子来提点他,并同时提到了,有许多研究者学术能力很强,却始终棋差一招,终其一生也没能攻克想攻克的问题,但他们依然是快乐的,充实的。那些我花费十天半个月想明白的事情或许没有很大的价值,但多少是一些有意思的结论。而且,抛开研究的结果,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了。作者虽然没有忽略掉这一段,在文章的最后略微提及,但可能在他的眼里,我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在采访者面前平衡一下自己从天才冠军到“二本师范”学校老师的心里落差吧。然而现在的我并没有这种心理落差。


年少时期经历学业上的打击,到很颓废的那段时间是有一些落差的,但这些都已经化解。这么多年的工作生活,让我明白了在大学的象牙塔之外,有广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等着人去身体力行。若你头顶光环,身处高塔,或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只有脚落实处,做好每件事,才能积少成多,为社会真正贡献你的力量。2003年与我同行的五位队友,有两位还在数学的大海中遨游,另外三位则投身了金融行业,这点我在采访时有提到。他们每个人都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我也没有。


说了那么多观后感,接下来谈谈现在的我吧。现在的我是一名普通师范院校的教师付云皓。


如果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衡量,我和很多本科时期同在北大的同学确实有不少差距,陨落这个词送给我,不足为过。但是从我个人的观感来衡量,我并未觉得自己在陨落,或者是已经陨落。


我的观感是:现在的我,正稳稳当当地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基础教育的道路上,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这所以培养中小学老师为目标的学校。这位作者能考进北大,算术水平不会差,我们算笔账好了。我们一届算100个师范生(实际上一百多),80个去中小学,每个学生平均带10届学生,每届算两个班60人。若真能帮助这些师范生提升能力,那一年的教学里能间接帮助多少小孩子呢?不知道这个微薄的数字能不能入得了作者的法眼?


13级的春燕同学曾经问我,为什么来这里工作,我的回答之一是,让广东省多几个靠谱的中小学老师。嗯,就是很简单的想法,没有什么星辰大海,没有太多高远的学术理想的宣扬,我只想尽自己的力量,让初等教育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有水平,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让尽量多的孩子受到正确的引导。


学术呢?如果说学习是去吸纳前人的经验的话,学术就是将吸纳的经验经过总结探索升华成新的有推动意义的成果。我从来没有说过我会放弃学术,难道教“二本师范生”就不配搞学术吗?学术何时分了高低贵贱?学术何时端起了架子?学术何时只存在于“高堂之上”?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方向的硕士也意味着,付云皓可能从此都和学术研究无缘了。”似乎暗含着一种专业歧视,教育方向和学术研究是两条平行线,似乎优秀的研究者都不能从教师中产生,当了教师就没办法做研究了?我想国内外大部分学术大奖得主可能会表示很遗憾,因为他们推动了自己所在领域的学术进步,同时他们也是被作者和学术隔离了的这个群体——老师。


我认为学术研究不在殿堂之高,不在噱头汹涌,不在专业名称有多“学术”,不在经费充裕或者有没有所谓的“关系”。我认为学术,就是学术本身。是因为有热情,所以才去钻研,是因为有碰撞才有火花,是因为有执着所以才耐得住寂寞。作为一个被全程配图皆是黑白照片的“过气坠落天才”,我不敢保证自己一定会在学术上有惊人的突破,但是我可以说对于学术的追求我没有一刻会懈怠。


作为一个略微傲娇的“过气坠落天才”我还有一些补充说明,就是关于我除了会数学其他都低于正常水平的暗示。在作者的观点里,付云皓因为竞赛而放弃一些其它课程是不可取的。我在20日的电话采访中说到了如下事实:虽然我通过了全理班的考试,但还是由中考正式考进了清华附中高中部,尽管当年清华附中还不是最顶尖的学校,但那分数也不是白菜。


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一直是班级前五名,在高一的期中期末考试中,我在全理班也都排在前五名。高二在冬令营(1月)得到保送资格及拿到北大的保送协议后,才正式停止了其它科目的学习。读过高中的都知道,高三一整年都是复习阶段,所有的新课在高二第2个学期刚过期中没多久就结束了。停止不足半年的新课学习便被作者视为不全面发展,还要和我在大学的学习挂上钩,这是不是过于牵强呢?


我的语文是不太好,凑合能写出2016年那三万字,也凑合能写出这篇文章;

我的英语是不太好,凑合能写点英文文章,凑合能拿英文讲讲课;

我的化学是不太好,凑合能帮我那个当化学老师的母亲做做卷子;

我的生物是不太好,凑合能帮我那个当生物老师的父亲做做卷子;

我的物理是不太好……算了我物理真的不好。可是讲真,大学物理和高中物理真的是一个东西吗?


最后老生常谈,翻一翻陈年往事。对于我在北大的经历,既然我选择了说出来,那凡是以我为视角述说的,就全部是真话。至于其他人说的些许出入之处,毕竟过去十几年了,许是我记错了,许是别人记错了。最少,我的母亲没有在清华附中教过书,这我不会记错,也有案可查。我在北大发生的事情,我自己占主要责任。年少轻狂。所以希望在看文章的你,特别是大学生,切记不要挂科,我挂科的事,每次都会被揪出来炒冷饭。


我在采访中说到了,那时的试卷是不允许给学生看的,但是既然任课老师给你的成绩是50多分,那挂就挂了。院系里的老师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不知为何作者会写出“付云皓认为大家都该来帮他”这种话。作为整个采访都很平静的我,会在这种地方毫无来由地这么说一句?


这样的50多分挂科的经历对我有影响吗?我在采访中曾举到了两个例子。一个该毕业但有课没过的同学选了我的课重修,平时成绩打满后,期末成绩还差几分才能总评及格,我就在试卷上给他加了几分,毕竟若是挂他,他要再等一年去重修这门课才能拿到毕业证;在某次数学竞赛结束后,一名参赛选手及其家长对成绩不满意,找到了主试委员会,在征得领导同意后,我拿出试卷为那名选手讲解给分和扣分的原因,解释到那名选手满意为止,毕竟孩子参加一场竞赛,最需要得到的是公平对待。


不管是在大学还是在赛场,学生相对于教师,永远是弱势群体。与其让学生挨一刀,不如自己蹭掉块皮,这就是那段经历让我明白的道理。


至于我现在的职称和工资,与上面所有的东西相比,都是最不重要的事情。做个不恰当的比喻,某个体育奥运冠军退役后做同一项目的教练,你会关心那个教练的级别和工资吗?


虽然作者的整体构架和思路与我的想法大相径庭,但我还是要感谢作者,至少他把很多事实公开了。从此这世上只有对我的议论,而少了对我的无端猜测,毕竟对未知的猜测远比对已知的议论可怕。


很高兴屏幕前的你耐着性子读完我的长文,这是我第一次有勇气在公众面前把往事一一陈列。现在的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付云皓,也许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们依然认为我是坠落的天才,那么我也欣然接受,因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的进步,让人成长得更接地气些。


也许的曾经“好运气”让我漂在空中,后来的“坏运气”也让我飞流直下,然而现在的我就是稳稳地在平地耕耘的我。没有所谓的自甘堕落,没有所谓的“伤仲永”,关心我的人,请不要担心,我在以自己的步调努力和这个时代一起前进着。我的学生们,老师很抱歉让你们跟着老师一起被小小黑了一下。在这里老师想对你们说一声不好意思。


吴同学文章的开头提到“以培养小学老师为目标的二本师范学校,正在讲授的初中数学内容对学生来说似乎有点太难了,而这些是付云皓在小学就轻松掌握的知识。”,那么你们其中有谁搞不懂初中问题的,请大胆来问我,开小灶都没问题,一定要搞懂,毕竟你们出去后都是战斗在基础教育的第一线。


最后想说一点:任何志存高远的学术理想,都是干出来的,而不是想当然想出来的,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撸起袖子加油干,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往期内容】

近三年上海高考数学真题试卷

近六年上海高考数学填选难题解析(2012-2017)

交大附中高一期中数学试卷

高考临近,一位特级教师送给考生的30条建议

2018上海高三数学竞赛获奖名单 

为什么一定要去大城市读大学

复旦附中高一期中数学试卷(2018.04)

2018松江金山普陀崇明青浦初三二模数学试卷

2018宝山嘉定、长宁、闵行、奉贤初三二模数学试卷

花开不败,一个复旦女生的高三生活

2018闵行松江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2018虹口、浦东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2018黄浦初三二模数学试卷

2018杨浦初三二模数学试卷

清华学霸给中国家长的10大忠告

2018黄浦、金山、普陀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2018徐汇区初三二模数学试卷

2018徐汇区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学校老师到底有没有校外辅导老师好?

2018青浦区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2018杨浦区高三二模数学试卷

老师为何无法替代家长

Geogebra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更多内容查看菜单栏【历史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初高中数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