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歌突然发文:同志们,永别了!背后深藏的绝密往事,让所有人泪如雨下!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北洋之家 Author 北洋君

云南共青团

云岭青年“三有”(有用、有料、有趣)干货聚集地


 转载自 微信号 北洋之家

微信ID:bypm2016

原作者:北洋君



10月13日下午,

胡歌突然在微博账号上

发了这样一段文字:

同志们,永别了!

我想念你们!



团团跟很多网友一样,

先是被胡歌的这句话吓了一跳,

接着,毫不犹豫地在

这条微博下面点了“赞”!

因为几乎所有听过这句话

背后故事的人,

都会忍不住泪如雨下……


1958年,中国第一部谍战片

《永不消逝的电波》引发全国轰动,

在影片的结尾,

孙道临扮演的地下工作者李侠,

在敌人冲向秘密电台的最后一秒,

一口吞咽了电文,

在特务枪口的包围下,

他发送出了最后一份情报……



当他向千里之外的战友敲下:

“同志们,永别了!

我想念你们!”

这一幕,

不仅让几亿观众哭成了泪人,

更成为中国影史一个经典画面!


61年后,李侠、何兰芬,

这对从假扮夫妻

到最终相爱的谍战伉俪英雄的故事,

被胡歌、刘涛搬上央视舞台,

再次重温这个故事,

我们跟很多观众一样,

从头哭到尾……



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银幕上的李侠、何兰芬,

他们的爱情,

他们的战斗,

他们的牺牲奉献,

并不是虚构的,

而是有真实的人物原型……


很多人可能更不敢相信,

银幕上李侠发出的最后的电波,

在现实的历史中也是真实的:

1948年12月30日的凌晨,

这道从上海发出的电波

被年仅16岁的女报务员苏采青

在中共中央的驻地

——西柏坡接收了。


舞台重现苏采青在西柏坡收电文的场景


这封电文的内容,

曾是我党最高级别的绝密情报,

直到近些年才终于解密,

而一个被追寻了60年的疑问,

也终于有了答案……


 现实版的《潜伏》

从假夫妻到真相爱


历史的指针拨回71年前……


1948年12月30日凌晨,

在上海一间寓所的阁楼里,

一双有力的手

正在电键上快速地敲击着。


左:《永不消逝的电波》李侠
右:李侠原型 李白烈士


然而,他刚刚发送完最后一条电文,

敌人的枪口突然把他包围了。

5个月后,

1949年5月7日,

他被秘密杀害,年仅39岁,

他,就是李侠的原型李白烈士。


李白牺牲20天后,

上海,迎来解放!

在敲锣打鼓庆祝解放的人群中,

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

神情焦灼地寻找着他的丈夫。

这位年轻的母亲,

就是李白的夫人,

中共地下党员——裘慧英!


左:《故事里的中国》李侠 何兰芬
右: 李白烈士与妻子裘慧英

2008年,

在收到那道密电整整60年后,

已经是76岁、头发花白的

女报务员苏采青哭得泪流满面,

在这整整60年里,

她一直默默祈祷着,

那晚与她联络的同志有惊无险……



然而,她用尽一生追寻的疑问,

终于随着历史的解密

有了确切的答案:

60年前那个深夜与她最后一次联络的,

就是已经牺牲的李白烈士!


李白,原名李华初,

别名静安,

1910年出生在湖南浏阳县

一户贫苦农家。


1937年10月,

曾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李白,

作为第一批掌握无线电台技术的骨干,

在延安被中共中央派往上海,

在日寇和汪伪军警的严密监控下,

建立秘密电台。



然而,在错综复杂的上海滩

搞秘密电台就犹如在刀刃上起舞……

为了保护李白不暴露身份,

1939年,党组织决定派一名女同志,

与他假扮夫妻。


当时,从没谈过恋爱,

只有20出头的裘慧英,

听说自己的任务是跟一个陌生男人

假结婚、一起生活时,

顿时尴尬得满脸通红,

尽管内心非常忐忑,

但她还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两个从未谋面的陌生男女,

刚见面不久,

就拍了一张“假”结婚照。

照片上的李白和裘慧英,

身体拘谨、表情也有些僵硬,

怎么看都不太像热恋中的新婚夫妇。


1939年,裘慧英与李白的假夫妻照


“结婚”后,他们一起生活在

一幢西式小楼里,

裘慧英睡床,

李白打地铺,

夜里,李白在阁楼里收发电报,

白天,裘慧英除了上街买菜,

还要负责传送情报和电文!


在长达一年的接触中,

李白斯文的外表,坚毅的内心,

深深地吸引了裘慧英;

裘慧英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

也同样吸引着李白……


于是在1940年的冬天,

他们再次走进照相馆,

拍下了一张真正的结婚照。

这一次,相互依偎的二人,

眉宇间都流淌着浓浓的甜蜜。


李白与裘慧英的结婚照


在往后的日子里,

裘慧英经常一边为丈夫扇着扇子,

一边听着滴滴答答的声音,

在这个门窗紧闭、

密不透风的小阁楼里,

化作一道道绝密的电波,

被发往延安……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

毫无征兆降临……

那是1942年,中秋前的一个深夜,

李白正在阁楼上紧张发报时,

日本宪兵突然包围了他们的住所,

李白坚持把报发完,才拆机器,

几十名日本特务和汉奸闯进屋来,

搜出了还正发热的电台。



在上海日军宪兵部,

敌人开始了对李白

长达六小时的严刑拷打。

他们甚至把裘慧英拉进刑讯室,

当她看到被打得皮开肉绽的丈夫,

已经被加到5块砖头的老虎凳

疼得昏死过去的时候,

她跳起来大喊着:


你们要他死,

就一枪打死他好了,

为什么要让他这样活受罪啊!


李白被严刑拷打的经历被搬上大银幕

把李白浇醒之后,

敌人又用老虎钳拔他的指甲,

拔掉一个,就问一声:

“你到底是谁,你的领导是谁?”

鲜血淌了一地……

裘慧英亲眼看着自己的丈夫

死去活来好几次。


在狱中,裘慧英也是受尽酷刑,

一次次被打得失去知觉,

但她跟丈夫一样咬紧牙关,

夫妻二人除了一口咬定这是

一部传递商业信息的商用电台,

再不肯吐露半个字。


被折磨一个月后,

敌人抓不到证据,释放了裘慧英。

整整八个月后,

已经被打得没有人样、

连路都不能走的李白

终于被营救出狱。


永别了,同志们!

我想念你们!


这是李白夫妇

仅存三张合影里的最后一张。

那是1946年,抗战已经胜利,

裘慧英怀抱着她与李白

刚出生35天的儿子,

脸上满是初为人母的喜悦

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 谁又能想得到,

这对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寻常夫妻,

每到夜幕降临,

他们就变成行走在生死边缘,

命悬一线的谍战人员,

他们就像一把钢刀

深深插在敌人的心脏。


1948年年底,

淮海战役正在激烈进行。

然而,此刻的上海

正经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笼罩城市的恐怖越来越浓,

军车、警车飞驰,

地毯式排查搜索秘密电台,

特务抓人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淮海战役战场 历史镜头

李白不是不知道危险,

但当时正值淮海战役最关键时刻,

他几乎每天通宵工作,

小阁楼里发出的电波

在上海天空的频率愈来愈高,

持续时间愈来愈长。

 

1948年12月30日凌晨,

一封最高保密级别的关键军事情报

必须马上上报中央。

这封情报内容很长,

需要发送的时间也很长,

这就意味着,

李白可能随时暴露……


12月30日凌晨,冷风呼啸,

滴滴答答的电报声再次响起。

这一次,

李白的电台被特务监听到了!

很快,特务开始实施分区停电,

侦听车开往区域内侦察,

可是此时,李白已经顾不上这些,

没有什么比把这封关乎解放战争胜败的

绝密军事情报发出去更重要!



当特务秘密包围

黄渡路这座三层小楼时,

裘慧英依然陪伴在

自己心爱的丈夫身边。

午夜2时左右,李白听得有脚步声,

他料知事情不妙,

马上要求妻子带着儿子

从邻居家快速撤退,

而他自己则用最快的发报速度,

坚持着把最后一条电文发完!


当这封绝密情报化作电波,

他终于胜利完成任务,

然后,郑重地在电报机上敲出了

3个V的紧急警示信号,

向党中央作了最后的告别!


之后,他迅速烧毁了

情报内容和密码,

一个人静静地坐着,

听着楼梯上魔鬼的脚步声

离他越来越近……



“永别了,同志们!

我想念你们!”


相信影视剧中李侠的这句话,

一定也是李白当时的内心独白,

因为在那一刻,

他是自豪的,

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他是不舍的,

他再不能跟妻子、跟同志们并肩战斗;

他更是满怀希望的,

他仿佛已经看见了新中国……


敌人把李白押到

四川北路的国民党稽查大队,

连续30多个小时严刑拷打,

敌人动用了36种酷刑,

但李白始终坚贞不屈,

没有透露任何秘密,

没有出卖任何同志。


李白狱中写给妻子的书信:“我在这里,自知保重,尽可放心,家庭困苦,望你善自料理,并好好抚养小孩。”


李白被捕后,

裘慧英一边给人当洗衣工

一边四处打听丈夫被关押在哪里。

整整四个月后,

她才终于收到一条消息:

在上海南市蓬莱监狱后墙,

有一户人家的二楼阳台

正好可以看到李白监室的窗户。


1949年5月7日,

裘慧英抱着儿子,

站在对着监狱窗子的阳台上,

与李白见了面。



这一天,李白有些绝情地对妻子说:

今后你不要再来看我了!

裘慧英哭着大喊:

为什么?是不是要判决了?


李白回答:不是的,

  因为天,快要亮了,

我所希望的也等于看见了,

如果我能够回来那是最好,

万一回不来,

你和孩子和全国人民一起,

过自由幸福的生活……


裘慧英并不知道,

这是她与丈夫的诀别,

就在5月7日,

他们见面的这天晚上,

李白等12位同志,

被秘密枪杀……



李白牺牲20天后,

上海解放!


这一天,人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

这是李白和裘慧英

幻想过无数遍的情景,

在熙攘的庆祝人群中

裘慧英抱着尚年幼的儿子

一面哭一面寻找着

那个曾允诺与她一起终老的男人!

因为她始终坚信,

丈夫一定还活着……


然而,在6月20日,

上海杨思戚家庙挖出了

12具烈士遗体。

这其中,就有李白……

千辛万苦得到爱人的消息,

却让裘慧英顿时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当时,12具五花大绑、

浑身都是弹孔的烈士遗体已经面目全非,

可裘慧英一眼就认出了李白。

但她仍然拼命告诉自己

这绝不是自己的丈夫!


怎么可能是李白呢?

他一米八三的瘦长身躯,

戴着眼镜、穿着长衫,

永远都斯文儒雅……


那一刻,裘慧英突然有些恍惚,

儒雅的书生和壮烈牺牲的革命者,

哪一个是自己的丈夫?

然而,当她看到自己亲手

缝在李白裤子上的那个补丁时,

顿时昏倒了过去!


“李白前辈,

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195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

找到了裘慧英,

要以她的丈夫李白为原型,

拍摄一部电影。

1958年,在李白烈士牺牲9年之后,

《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

引发全国轰动……


“永别了,同志们!

我想念你们!”

当这句话化作那永不消逝的电波,

坐在大银幕前的女报务员苏采青,

已经哭成泪人。



没有人知道,

这个只有25岁的女孩心里,

深埋着一个让她刻骨铭心秘密:


九年前的那个夜晚,

1948年12月30日凌晨

千里之外电波的那一头,

那位上海的同志,

他,到底是谁?

他,究竟还活着吗?


1985年,已经65岁的裘慧英与子女们

(李恒胜,李白烈士唯一的孩子),

在自己幸福温馨的家里

拍了这张全家福!



从李白牺牲到她离休后共40多年中,

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

义务作报告千余场次。


1992年,

直到逝世前9天,

这位在上海滩出生入死十年的

女谍战英雄,

还抱病为上海邮电管理局机关干部

作中共党史的报告……


时光又过了十三年!


2005年11月,

当报纸上的一则大标题:

《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李白!

映入已经76岁的苏采青眼帘时,

她突然心跳得厉害!


随着历史的解密,

在这篇文章里,

1948年12月30日凌晨发生的细节,

被报道得清清楚楚,

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

与苏采青16岁时的经历

完全都对得上。



时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凌晨……


那天,李白发报的速度非常快,

苏采青聚精会神将

这份非常长的电报抄录下来。


“END”(结束)

终于,苏采青从耳机里听到了

这个标志结束的电码。


但在下一刻,她听到的不是平时

工作完毕后道别的信号“GB”

(英文“再见”缩略词),

而是十分急促的三个“V”字电码:

滴滴滴答、滴滴滴答、滴滴滴答。



这是事先约定的警示信号,

表明对方正处于危急情境!

苏采青心中警铃大作,

顾不上关机,

她连忙跑到台长那里报告了这一情况,

顾不得等待台长的回应,

她又跑回电报机前,

戴上耳机细细守听。


苏采青守在电报机前,

双手牢牢按住耳机,

生怕漏掉一点声音。

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希望对方仅仅是有惊无险!


她无比期待能再听到对方发来的讯号,

哪怕只是几声呼叫,

也能够让自己心安。

但她再也没有听到过

那熟悉的发报声……



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苏采青,

又回到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她手捧着报纸、泣不成声,

把报道看了好几遍之后,

她用剪刀剪下这则新闻,

并在报纸旁边

写下了这样一行文字:

是我记忆中的那一晚,

肯定是那天晚上!


然而,尽管报道描述的情景极为相似,

但苏采青依然不能排除同样的情况

也发生在其他台的可能。


时间又过了三年。


2008年,苏采青从报纸上得知,

当时的中央社会部长李克农

在上海解放第三天,

专电时任上海市长陈毅:

请不惜代价

查明李静安同志(即李白)的下落。


至此,整整60年之后,

苏采青终于可以确认,

她当年的联络人,

就是李白同志!



2010年,

78岁的苏采青拄着拐杖,

第一次走进了

上海黄渡路107弄15号,

这座半个多世纪前

李白与裘慧英一起工作、战斗的

三层小楼里。


苏采青注视着李白的遗像,

注视着这位她从未谋面,

却让她记挂了一生的战友,

久久不愿离去。



在李白工作的小阁楼上,

苏采青坐在李白

曾战斗过的桌台前,

不由自主把手放在了电台的电建上,


滴滴滴答、

滴滴滴答、

滴滴滴答。


她打出了三个“V”字的电码——

那正是62年前李白发出的最后信号!

当年懵懂稚嫩的少女,

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两位从未谋面的战友,

终于通过这同一道摩尔斯电码,

跨越了时空的阻隔!


2019年10月13日,

当中央电视台《故事里的中国》节目,

再次把李白烈士的故事,

再次把那段艰难卓绝的过往

展现在我们面前时,

所有的人

无不泪如雨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了,

李白烈士却牺牲在了黎明之前,

还记得李白在牺牲前,

对妻子说的那句话吗?

天,快要亮了!

我所希望的也等于看到了!


今年,正是李白烈士牺牲70周年。

在《故事里的中国》节目现场,

87岁的苏采青再一次坐在了

她熟悉的发报机前。

她目光炯炯,手法稳健,

在电键上一下下敲击着,

滴滴答答的发报声响彻演播大厅。



70年后,苏采青终于发出了

她当年未能回复的电报:

“李白前辈,

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黎明,一个希望和绝望,

黑暗与光明交织的时间点,

李白,以及万万千千隐秘战线的英烈,

他们的一生就像一根火柴,

一直潜伏在黑夜里,

在黎明拂晓即将到来时,

他们选择将自己燃烧,

将更多的人推向光明!


1948年12月30日凌晨,

李白同志用生命发出的

最后的电波,

终于在近些年解密:

当年最高机密军事情报——

国民党长江布防计划!



李白烈士,

您一定看到了,

1949年4月21日,

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百万雄师过大江,

兵锋所指、摧枯拉朽,

一举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


李白烈士,

您一定看到了,

1949年10月1日,

北京,天安门广场

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李白烈士,

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70年前

苏采青无法向您回复的电报,

今天,在14亿人民的见证下

这道永不消逝的电波

正向您发送出去,

这滴滴答答的声音,

一定能够跨越夜空,

告慰所有牺牲在隐秘战线的英灵!



今天,我们不会忘记,

正是因为你们的无所畏惧,

正是因为你们的视死如归,

正是因为你们的旌霜履血,

才有我们今天这岁月静好,

我们才有今天这

可爱的中国!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共和国的长空里,

有你们永不消逝的电波。


在《故事里的中国》舞台上,胡歌、刘涛重现《永不消逝的电波》!


参考资料:
CCTV-1《故事里的中国》节目
CCTV-7《军情纪实》——隐秘战线的英雄 李白 节目
江西卫视《跨越时空的来信》节目


策 划丨木 马

编 辑丨小 甘 

投稿邮箱丨qccynmtzx@163.com

来 源丨北洋之家(ID:bypm2016),中国最有人文情怀的文化微刊!有温度,更有态度!欢迎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