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幼升小有多疯狂?这部可怕的TVB纪录片,暴露了一个时代的教育怪象

2017-06-09 严心 WE留学生

魔都的教育有多疯狂,香港的教育就有多疯狂。在TVB纪录片《没有起跑线?》里,香港幼升小的残酷现状让人震撼,也让人深思。


他们想要“赢在起跑线上”的疯狂,揭露了这个时代的教育怪象:表面上是比较之下的竞争意识所致,背后是对外部世界价值观的迎合;台面上是素质教育,台面下还是应试教育。看似合理,实际上却本末倒置。


据说在香港,不做两件事,你可以活得好潇洒。一,不要买房子;二,不要生孩子。



这句话,出自一部反映香港教育生态的纪录片《没有起跑线?》。说的虽是香港,北上广深的家长想必也笑了。


“房子”、“孩子”无疑已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栓子,牢牢绑住国人生活的脚步。而养一个孩子远比供一套房子更难!


在纪录片《没有起跑线?》里,摄制组跟踪拍摄了多个处于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阶段的香港家庭,发现几乎所有家庭都过着同一种疯狂的生活:人人都在同一条跑道上比拼、比较。父母为孩子设定的起跑线没有最早、只有更早;小朋友要学习的东西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无论他们认不认同、接不接受,都默默遵守着同一个游戏规则。他们的无奈,就如同香港教育机构的宣传海报写的一样:这种疯狂竞争,你不找它,它自己也会找上门。而且一出生就来了。



五个家庭,一种生活

  1  

Irene,27岁,家庭主妇,怀胎5月。

因为送第一胎儿子去pre-nursery面试的时候,发现儿子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发誓要让第二胎宝宝“赢在子宫里”。

怎么“赢在子宫里”?


在女儿还没出生的时候,她就开始四处奔走,索取各个幼儿园的报名表。不仅如此,女儿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对着她读ABC,进行英语启蒙教育。出生之后呢,要催眠式,在婴儿床边不停播ABC。最夸张的是,因为有幼儿园只收一月出生的孩子,为了抢跑入读好学校要精确控制好孩子的出生月份,俗称“赢在射精前”。


  2  

爸爸Jacky从事金融行业,妈妈Winnie是家庭主妇,儿子Jackson上小学三年级。

Jackson的一天在“上学”和“兴趣班”中连轴转。


父母为他精心搜罗了市面上最好的兴趣班,每天下午两点半放学后,转战中学面试班,绅士淑女礼仪班,还要跑步锻炼体能。晚上九点半回到家,你以为就可以休息了吗?不,还有萨克斯风老师在等着你呢。


  3  

妈妈Athena是一个秘书,有两个读幼儿园的女儿。

Athena给女儿安排的一天是这样的:


早上8点去英文幼儿园,中午12点赶场去下一所。时间紧张到要在公厕换校服。而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做法在香港妈妈眼里竟然一点也不夸张!


原因是全日班下午有午睡时间,不会学习。上两所学校,就可以学足六个小时!国际班说普通话和英语,普通学校说广东话。上两所学校,就可以同时学好两文三语!

但是,这还不是全部!放学后,等待女儿的还有各种培训班。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已经完全没有娱乐时间,晚上8:15才能回家吃饭,9点进入功课时间,10点多才能上床睡觉。


Athena对女儿学业的紧逼,是用一分一秒来计算的:找学习的机会可谓无孔不入。从出门就开始赶时间,出租车上吃面包,都要拿出识字卡片让女儿学认字;放学回家,每份作业严格限时,10分钟内就要完成。


  4  

Sharoni,37岁,高级秘书,儿子Luffy今年5岁半,马上要升小学。

Sharoni每月花一万多块送儿子上补习班,儿子小小年纪已取得了北京大学颁发的普通话证书、已经达到小学程度的拼音证书。因为忍不住同人比较,让她和孩子都好辛苦,陷入严重的精神压力。拿着一堆证书去名校面试以为会成功,结果8所学校都说不录取,最后终于看开了,接受政府派位,为儿子选择了一所不是很顶尖的学校。


  5  

小学四年级的Tessa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妈妈Maggie是空姐,爸爸Ivan做贸易生意。

Tessa能文能武,十项全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都考全年级的第一名,各种奖项拿到手软。但永远第一名的结果就是高出不胜寒。她特别怕输,曾有一次因为考了第二就很不高兴。



表面是竞争,背后是迎合

五组家庭,不同阶段,都被同一种养育子女的教育心态裹挟,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即使不能比别的孩子优胜,至少不要落于人后。因而每个人都东抢西抢,形成就像一群丧尸的现象。

誓要“赢在子宫里”里的Irene,毫不掩饰自己成为怪兽家长就是因为“比较”:“我们这种主妇,没有知识,只懂得和人比较。你有的,我当然也要有。”

让女儿读两所幼儿园的虎妈Athena直言,因为很多父母认为,子女的人生成败取决于读哪一所小学开始,所以不得不在幼稚园阶段狠狠出手。

四年级的Tessa因为太太太优秀,每双眼睛都盯着她。她的生活,不是要争,就是要赢。

他们的疯狂,表面上是比较下的竞争意识所致,实际上是对外部世界价值观的迎合。


想弄清楚自己究竟是出于何种心理,拼命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只需轻轻地问自己一句:如果今天,所有人都停下来了,这个社会再也不需要遵循这样的方法这样培养孩子了,你会停下来吗?


我想我会第一个停下来。我会带着他去逛公园,看黄昏和飞鸟,听传说与虫鸣,让他的童年回到童年应有的样子。


但现实是,大多数人都心有戚戚,摆脱不了社会潮流的裹挟。就算是最与世无争的人,等到有了孩子,也会不自觉地开始攀比起来。他们对孩子的期待是何其相似:会弹琴、会英语、会学习等等等等,然后将来一定要进名校、进好公司、得到好岗位。为什么?


说穿了,中国中下层家庭的教育追求和教育观念,本质上还是被动的“奴隶教育——外界喜欢什么,我就变成什么。


用万维钢的话来说:


现代的流水线教育其实是奴隶教育,而古代的贵族教育则是主人教育。前者是被动的,后者则是主动的。主人学习审美,关心怎么评价别人;奴隶学习比美,关心别人怎么评价自己。主人学习明辨是非,奴隶学习迎合别人的是非观;主人学习怎么找到和使用工具,奴隶学习怎么把自己变成工具;主人学习合理调动资源,奴隶学习把自己变成别人的资源;主人学习”我想要什么”;奴隶学习”我要变成什么”。


大多数家长并没有在“培养”孩子,而是在“打造”孩子,打造出符合xx标准的孩子。这样打造出来的孩子不一定有什么独具一格的新颖特性,但至少不会“出错”,将来也不会过得太差。



  台面上是素质教育,

台面下还是应试教育

中国的教育要改革,喊了很多很多年。对于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这些顶着“亚洲高考工厂”名号的超级中学,人们多少是带着些居高临下的批判和鄙夷的。因为它们,是万恶的“应试教育”的代言人。


可是如果你真的看懂了这个时代的育儿潮流,你会发现,人们对待素质教育的态度与方法,与应试时代并无二致。


只不过战场发生了转移。


衡中的学生十年寒窗,拼命啃书,为的就是在标准化的考试中胜出。香港的家长把孩子送入各类兴趣班、培训班,为的是满足名校的各类升学标准。

今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机会,但我们真的都是为了兴趣和天赋?


香港的孩子有多疲于奔命,纪录片给了我们这样一组数据:

  • 38.3%小学家长表示,子女每天游戏时间不足一小时。

  • 19.1%家长表示,子女每天完全没有娱乐时间。

  • 香港儿童每星期平均参加3.5个兴趣班,最多11个

  • 80%家长相信,子女的课外活动经历越多,升学机会越大。

诚如片中所说的:“从前我们劝孩子努力读书,今天我们劝家长放过孩子,让他们每天自由游戏一小时,时代转变真的好快。”


变的是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变的是骨子里的应试态度。


就算是评价体系多元化的美国教育,同样可以把它玩得跟应试教育一样。SAT要考几分,课外活动要参加什么,最好要有某种比较特别的才艺,还要经常参与社区服务......世上本无套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套路。聪明的人自己熟谙了这个套路,稀里糊涂的也没事,早就催生出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等着你。



看似合理,实际上本末倒置

教育的疯狂,我们已经开始为它买单:


跟8年前同一调查相比,2016年香港儿童感到快乐的百分比由73%下降至57%。


今天,大部分孩子的童年都消失了。


但谁能跳出这个怪圈?


很少,中产太焦虑了。


当中产的规模不断扩大,财富分配趋向金字塔结构转变,他们时刻感到不安,害怕自己掉队。他们的焦虑,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有限的社会资源之间的矛盾。而他们同样也清楚,大多数情况下,人不太容易超越自己父母所在的阶层。


所以他们必须抢跑。


在香港,60%的父母,相信“赢在起跑线”。他们给孩子设置的起跑线越来越靠前,只差不能“赢在投胎前”。可大部分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的父母,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在”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里,他们自己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网友评论


若你真的相信“赢在起跑线”上,就会知道,你的孩子,可能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真怕输在起跑线上,不如努力鞭策自己、提高自己,将来给孩子一条好的起跑线。让他们不需要那么拼命地抢跑,从而获得生命的自然成长,就像卢梭在《爱弥儿》里提到的那样,拥有“儿童的样子”。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也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法国思想家,卢梭


当然,创造财富很难。但决定一个人层次的,除了财富的成就以外,还有思维的格局。在这个未来充满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的时代,财富未必能够沿袭,但父母的思维方式,真的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孩子的思维高度。


上层社会之所以能把孩子培养成艺术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阶级优势赋予他们的良好心态。在教育这件事上,他们不再关注于学习某种技能,取悦社会,而注重培养某种能够掌控未来的素质。


回到中产阶级身上,如何让孩子拥有不被未来淘汰的能力与素质,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例如不怕输,而不是只想赢。


例如审美,而不是比美。




  • 关注国际教育,关注学生成长——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我们

  • 任何疑问,欢迎咨询编辑小WE(ID: littlewe201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