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7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看王维的19种方式①

2016-04-16 陈东飚 译 見山書齋


王维  江干雪霁图




陈东飚 译


看王维的19种方式


一首汉语诗是如何翻译的

艾略特·温伯格呈现并评析

奥克塔维奥·帕斯追加评论


1987年





诗歌是值得翻译之物。


例如,这首四行诗,一千二百年之久:一座山,一片树林,夕阳照亮一片青苔。这个残片呈现出一种文学的汉语,其言说早已不再是其作者言说它的方式。它是一物,永远自在,和它的语言无可分离。


然而某种与其有关的事物已令它度过了一场飘泊的经历:将自身潜入读者的心灵,要求领悟(但却是以读者自身的语辞),启发思索,有时更激起其他语言中的写作。伟大的诗歌活在永久的蜕变,永久的翻译之中:诗歌死于它无处可去之时。


采取印刷之形,采取“翻译”这一正式名称的蜕变,化为其自身的存在,将开始它们自身的飘泊。有的活得长久,有的则不然。它们是什么样的生命?当一首诗,曾经是汉语的并且依然是汉语的,变成了一首英语,西班牙语,法语诗歌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1


(原文)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维(约700-761),生时作为一个富有的佛教画家和书法家而著名,而后世则视其为大家辈出的时代,唐代的一个诗人大家。这首四行诗选自一系列共二十首吟咏黄(无任何关系)[i]河附近风景的诗篇。这些诗是作为一幅巨大的山水长卷的一部分写下的,那也是他发明的一种形制[ii]。这幅画被复制(翻译)了数个世纪。原本已轶,现存最早的印本来自17世纪:九百多年蜕变后的王维山水。


在古汉语中,每个字符(表意符号)都代表一个单音节的词。不多几个字符,正如普遍认为的那样,是具有完全代表性的。但基本词汇中有一些其实是象形的,通过那几百个字符就可以玩假装阅读汉语的游戏了。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阅读这首诗,第1行第二个字符显然是一座mountain [山];同一行的最后一个字符是一个person[人]——两者均为源自更为直白的表现演变而来的风格化。第1行第4个字符是埃兹拉·庞德[iii]最喜爱的:他将其诠解为一只长在两腿上的眼睛;即,运动的眼睛,to see [看见]。第3行第5个字符是两棵树,forest[树林]。空间关系在第3行第3个字符中被具体地描绘出来,to enter [进入],而第4行第5个字符,是above [高于]或on(top of) [在(顶)上]。


更典型为汉语所有的是第4行第2个字符,to shine[照耀],其中包含有左上角一个太阳的意象和底部的火的意象,还有一个纯粹的表音元素——此字读音的关键——在右上角。大多数其他字符并无有助于解读的图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汉字“王”与“黄”在此均被音译为“wang”,故英语读者可能会误解“王维”与“黄河”有关。

[ii]原文如此。      

[iii]Ezra Weston Loomis Pound(1885-1972),美国诗人,批评家。



2


(音译)


音译来自现代汉语,使用现行的,古怪的拼音系统。或许对于帮助研发它的罗马尼亚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说英语的人来说则并非如此,就是zh是一个j音,x是一个重吐气的s,而q是一个硬的ch。a是father[父亲]的ah。


尽管字符都保持不变,它们的发音自唐代以来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20年语言学家本哈德·卡尔格伦[i]曾经尝试过重塑唐代语辞;这首诗的一篇音译,使用卡尔格伦的系统可在休·M.斯蒂姆松[ii]的《唐诗55首》[55 Tang Poems](耶鲁,1976年)中找到。可惜的是,这篇音译是以它本身令人却步的语言写下的,尽是颠倒的字母,浮在文字上面的字母,以及一片被夷平的变音符号的森林。


汉语拥有的声音数在一切主要语言中是最少的。在现代汉语中一个单音节发四声之一的音,但任何特定的音在任何特定声调中都有几十种可能的含义。因此,中国的单音节字(而且字符也经常是)唯有在上下文的语境中才可以理解:也许是中国哲学在语言学上的一个根源,它总是以关系而非实质为基础。


对于诗歌来说,这意味着韵的不可避免,以及西方“音步”的不可能。汉诗的格律与每行的字数和声调的排列大有关系——这两者都是不可译的。但译者往往会擅闯智者从不踏足的地方,在一门西方语言的敌意环境中营造汉语韵律模式的尝试屡见不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1889-1978),瑞典汉学家,语言学家,汉名“高本汉”。

[ii]Hugh McBirney Stimson(1931-2011),美国汉学家,语言学家,汉名“司徒修”。



3


(逐字翻译)


Empty


空的

mountain(s)  

hill(s)

山(复数)

丘(复数)

(negative)


(否定)

to see


看见

person

people

人们

But


但是

to hear


听到

person

people

人们

words

conversation

词语

对话

sound

to echo

声音

回响

To return


返回

bright(ness)

shadow(s)*

光(明)

影(复数)

to enter


进入

deep


forest


树林

Again



再次

返回

to shine

to reflect


照耀

反映

Green

Blue

Black

绿

Moss

Lichen


苔藓

地衣

Above

on (top of)

top

高于

在(顶)上

顶端

* 据程抱一[i]说,returning shadows[返景]是日落光线的一种修辞。


我只给出了对于这一文本来说可能的定义。还有其他的。


单个字符可以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它甚至可能有互相矛盾的解读:第3行的第2个字符或者是jing [景](光亮)或者是ying[影](阴影)。再一次,全看上下文。对于西方译者的特殊困难是在汉语动词中时态的阙如:在本诗中,正在发生的已经发生并且将要发生。同样,名词并没有数量:玫瑰是一朵玫瑰也是所有的玫瑰。


与大多数翻译所表明的恰恰相反,第一人称单数很少出现在汉诗里。由于去除了诗人掌控一切的个体心灵,体验对于读者变得既普遍又直接了。


这首诗的标题,Lu zhai[鹿柴],是一个地名,类似于鹿林[Deer Grove][ii], 这我是从一张伊利诺斯州地图上找到的。其出典可能是鹿野苑[iii], 释迦牟尼初传佛法之地。


前两行相当直白。第二联则有,我们将会看到,颇多可能的读法,它们全都同等“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程抱一(1929- )华裔法国院士,作家,诗人,书法家,法语名“François Cheng”。

[ii]美国伊利诺斯州怀特塞德郡(Whiteside)一村庄。

[iii]Deer Park in Sarnath,位于今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Varanasi)以北约10公里处。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

唐朝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

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此王右丞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4


The Form of the Deer


So lone seem the hills; there is no one in sight there.
But whence is the echo of voices I hear?
The rays of the sunset pierce slanting the forest,
And in their reflection green mosses appear.


——W.J.B. Fletcher,  1919


鹿之形


群山显得如此孤寂;那里视野中没有人。
但我听到的回音又来自何方?
日落的光线斜着穿透树林,
而在它们的反射里绿色的苔藓呈现。


——W.J.B. 弗莱彻[i],1919年


这篇翻译是庞德的《华夏集》[ii]获得普遍认可之前那种译文的典型,后者首次出版于1915年。庞德的小书,收入了一些英语中最美的诗篇,是基于一本由东方学家厄内斯特·芬诺罗萨[iii]和一个日本资料提供者编写的字面汉译的笔记本译成的。庞德版本的“精确性”依旧是一个痛点:饱学之士仍对误译嗤之以鼻,但叶维廉[iv]已经证明了庞德,在当时对汉语一无所知,直觉地纠正了芬诺罗萨手稿里的错误。不管其学术价值如何,《华夏集》标识着,用T.S.艾略特[v]的话说,“中国诗歌在我们时代的发明。”并非将原文强塞进传统诗歌形式的拘束衣,如弗莱彻和其他许多人所做的那样,庞德在英语中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取自曾经为汉语所独有的事物。


“每一种力[force],”震教派的修女安·李[vi]说,“都会进化的一种形式。”庞德的天才就是发现汉语诗歌的活物质,力——他所谓的“保持为新闻的新闻”[news that stays news],穿越多少个世纪。这种活物质作用有点像DNA,织造出富有个性的翻译,它们是原作的亲属,而非克隆。原作和翻译的关系是父与子。也存在,不可避免地,一些过于紧扣其原作的翻译,以及另一些始终在背叛的译作。


弗莱彻,正如所有早期的(和许多晚近的)译者一样,觉得他必须解释和“改进”原诗。在王的阳光enters[进入]森林的地方,弗莱彻的光线是pierce slanting[斜着穿透];在王简单地表述声音被听见的地方,弗莱彻发明了一个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提问声音来自何方。(如果群山在there[那里],叙述者又在哪儿呢?)


在第4行,模糊已被翻译成了困惑:弗莱彻的诗行是没有意义的。(什么反射在哪里?)抑或这行诗有一种可爱而不太可能的柏拉图式的微妙:如果their[它们的]指的是苔藓,那么appear[呈现]的就是苔藓自身的反射。


弗莱彻解释他奇怪(而同样柏拉图式)的标题用的是一则注释,zhai[柴]的意思是“鹿睡眠的地方,它的‘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William John Bainbrigge Fletcher(1879-?),英国驻华外交官,汉学家。

[ii]Cathay,埃兹拉·庞德的英译中国古诗集。

[iii] 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1853-1908),美国艺术史学家。

[iv]叶维廉(1937- ),中国诗人,翻译家,批评家。

[v] 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英国作家,诗人,批评家,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vi]Mother Ann Lee of the Shakers(1736-1784),美国宗教领袖,基督复临归一会(United Society of Believers in Christ's Second Appearing)即震教派(Shakers)的创始人。



5


Deer-Park Hermitage


There seems to be no one on the empty mountain ...

And yet I think I hear a voice,

Where sunlight, entering a grove,

Shines back to me from the green moss.


——Witter Bynner & Kiang Kang-hu, 1929

鹿园隐居所


似乎没有人在空山之上……

然而我想我听见一个声音,

那里的阳光,进入一座树林,

从绿色的苔藓向我返照。

——惠特·宾纳[i]与江亢虎[ii],1929年


惠特·宾纳是1920年代英语里中国风尚翻译的一名主要供应者——虽然并不是那么极端的异域风情派,像他的意象主义同行艾米·洛威尔[iii]和弗洛伦斯·艾思柯[iv]那样。


然而他的中国诗人却是从试探性的半知觉的飘渺雾霭中写诗的:the reseems to be, and yet I think I hear[似乎,然而我想我听见]。(然而,王却十分清晰地看不见人而又听见有人。)


在王具体的地方,宾纳的王似乎是透过一团鸦片的烟雾看世界反映在一百个酒盅里面。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没有什么陈述能够作出而不带有一个含蓄、感伤、厌世的省略号。那个我甚至会在阳光从苔藓反照向他的地方听见一个声音。对于如此的毫无道理传统上的解释就是神秘的,高深莫测的傅满洲[v]的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Witter Bynner(1881-1968),美国诗人,作家,学者。

[ii]江亢虎(1883-1954),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

[iii] Amy Lowell(1874-1925),美国诗人。

[iv] Florence Ayscough(1875/78–1942),美国诗人,翻译家。

[v] Fu Manchu,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麦尔(Sax Rohmer,1883-1959)在20世纪初所著系列小说及由此改编的电影、电视剧集、漫画等中的主人公,著名的天才反派东方人形象。



6


The Deer Park


An empty hill, and no one in sight

But I hear the echo of voices.

The slanting sun at evening penetrates the deep woods

And shines reflected on the blue lichens.


——SoameJenyns, 1944


鹿园


空山,也没有人在视野中

但我听到的声音的回响。

斜阳在傍晚穿透深林

而照耀被反射在蓝色地衣上。

——索姆·杰恩斯[i],1944年


沉闷,但相当直白,杰恩斯唯一增添的是不可避免的I[我]和解释性的slanting[斜]阳at evening[在傍晚]。他是唯一偏爱地衣胜过苔藓的翻译,尽管在复数形式中这个词特别地难看。


在第四行zhao[照]成为shines reflected[照耀被反射]两者,而非此或彼,但他仍在“被反射”的陷阱里:太阳是从什么东西反射的?


汉语诗歌是以对物理世界的精确观察为本的。杰恩斯和其他翻译来自一个传统,在那里对诗歌意象加以验证的概念会是愚蠢的,在那里“诗意的”这个词本身与“梦幻的”同义。


他本可侥幸过关的,倘若他写下的是And shines reflected by the blue lichens[而光照被蓝色地衣反射]的话——精确体现自然,即使不是体现王。但杰恩斯,当时是大英博物馆东方文物局的助理保管员,在信笔疾书中度过了空袭——与这首诗的经验相隔如此遥远以至令他觉得有必要给第2行添加如下的脚注:“树林茂密得让樵夫和牧人都隐身不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Roger Soame Jenyns(1904-1976),英国艺术史学家。



7


La Forêt


Dans la montagne tout est solitaire,

On entend de bien loin l'échodes voix humaines

Le soleil qui pénètre au fond de la forêt

Reflete son éclat sur lamousse vert.


——G.Margouliès, 1948

[The forest. On the mountain everything is solitary,/ One hears fromfar off the echo of human voices,/ The sun that penetrates to the depths of the forest/ Reflects its ray on the green moss.]


树林


山中一切都孤寂,

听得见远处人声的回响,

穿透森林深处的太阳

将其光线反射在绿色苔藓上。


——热奥尔热·马尔戈里埃[i],1948年


马尔戈里埃偏爱概括王的细节:Deer Grove[鹿林]变成了,简简单单地,The Forest[树林];nobody in sight[无人在视野中]变成了everything is solitary[一切都孤寂]的沉重颓唐。在第二行里他通过令声音来自far off[远处]将其诗化了。法语的不定代词愉快地排除了对一个叙述者的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Georges Margouliès(1907-1972),俄罗斯裔法国汉学家,汉名“马古烈”。



8


Deer Forest Hermitage


Through the deep wood, the slanting sunlight
Casts motley patterns on the jade-green mosses.
No glimpse of man in this lonely mountain,
Yet faint voices drift on the air.
——Chang Yin-nan & Lewis C. Walmsley, 1958


鹿林隐居所


透过深林,倾斜的阳光
投射杂色的图案于翡翠绿的苔藓之上。
窥不见人在这寂寞的山上,
却有微弱的声音飘荡在空中。


——张殷南(音译)和刘易斯·C. 沃姆斯利,1958年


张和沃姆斯利出版了英语中第一部翻译王维的单行本,但可惜的是他们的著作与原作颇少相似之处。


在这首诗中,上下两联无缘无故被颠倒了过来。声音是faint[微弱的]并drift on the air[漂荡在空中]。山是lonely[寂寞的](当然是一种西方的理解,就是空=寂寞!)但它又是一种装饰者的愉悦:苔藓像翡翠一样绿而阳光casts motley patterns[投射杂色的图案]。


这是译者试图“改进”原作的经典一例。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乃是译者对外国诗人所抱有的无言蔑视的产品。张和沃姆斯利从未想到过王尽可以写下Casts motley patterns on the jade-green mosses[投射杂色图案于翡翠绿的苔藓之上]的对等物,倘若他愿意的话。他没有。


正是这样一种精神的操练,翻译始终取决于译者自我的消解:一种对文本的绝对谦卑。一个坏的翻译正是译者的执着嗓音——那就是,当人们看不到诗人而只听到译者在说话的时候。




艾略特·温伯格(Eliot Weinberger  1949- ),美国作家,翻译家





9


The Deer Enclosure


On the lonely mountain
  I meet no one,
I hear only the echo
  of human voices.
At an angle the sun's rays
  enter the depths of the wood,
And shine
  upon the green moss.


——C.J. Chen & Michael Bullock, 1960


鹿柴


在孤寂的山上
  我遇不见人,
我只听到回响
  是人的声音。
在一个角度太阳的光芒
  进入树林的深处,
并照耀
  在绿色的苔藓上。


——C.J. 陈和迈克尔·布洛克[i],1960年

 

陈和布洛克作出了一些熟悉的“改进”:第一人称的叙述者,lonely[孤寂的]山,太阳at an angle[在一个角度]。王的see[看见]在他们的第二行成了meet[遇见]。他们的主要创新是用八行对应王的四行——一个显然令他们捉襟见肘的姿态,在他们不得不把末行一分为二之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Michael Bullock(1918-2008),英国诗人,小说家,翻译家。



10


On the empty mountains no one can be seen,

But human voices are heard to resound.

The reflected sunlight pierces the deep forest

And falls again upon the mossy ground.


——James J.Y.Liu, 1962


在空山上无人可以被看见,

但是人的声音被听到回荡。

被反射的阳光刺透深林

并重又落在苔藓的地面上。


——刘若愚[i],1962年

刘的书,《中国诗歌艺术》[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将1940年代新批评的技巧应用于中国诗歌的解读。新批评鼓吹对感觉的严格观照(特别强调了博学的反讽)和对音乐的基本忽视。因此刘的版本比大多数更为精确,但前两行撑起,第三行喘气,第四行则砰的一声砸在了苔藓的地面上。


在第一行,通过将意料中的is[是]改变为canbe[可以],刘将王的具体转化为一种宽泛而又不是极其明彻的陈述。human voices[人的声音],挪用自艾略特,是多余的;而19世纪的resound[回荡]在此只是为了与ground[地面]押韵而已。一道阳光或可pierce[刺透]深林,但reflected sunlight[被反射的阳光]却不会,并且在刘的第三行里缺失的是已到黄昏,阳光重返森林的感觉。在第四行中,green[绿色]被扣除了,ground[地面]加了进来。


然而,对刘有利的是“我”和司空见惯的解释的缺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刘若愚(1926-1986),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学者。



11

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

Deep in the mountain wilderness

Where nobody ever comes

Only once in a great while

Something like the sound of a far off voice.

The low rays of the sun

Slip through the dark forest,

And gleam again on the shadowy moss.

——Kenneth Rexroth, 1970

深处于山的荒野

深处于山的荒野

在从来无人到来之处

很久才有一回

某物像是一个遥远声响的音。

太阳低低的光线

溜进黑暗的森林,

并再次闪耀在阴暗的苔藓上。

——肯尼思·雷克思洛斯[i],1970年

汉诗译者的分类是相当简单的。有学者:大多是没有能力写诗的,但有几个可以(其中有:伯顿·沃森[ii],A.C.格雷厄姆[iii],亚瑟·韦利[iv],乔纳森·查韦斯[v])。有诗人:大多根本不懂汉语,有几个懂得一些。肯尼思·雷克思洛斯属于这最后一类(以及加里·斯奈德[vi]和后期的庞德)——尽管这个特殊一例也许应算“模仿”多过翻译。


雷克思洛斯忽略了原作中他大概不喜欢,或是觉得无法翻译的东西。标题被删去了,哲学性的  empty mountain[空山]变成了实证的mountain wilderness[山的荒野]。某些单词和短语是他自己的发明。其中之一,where nobody ever comes[在从来无人到来之处]将他带入了一个陷阱:他必须用something like[某物像是]来修改the sound of afar off voice[一个遥远声响的音],而这又造成了一个相当别扭的第四行。但是这显然是本组中的第一首诗,能够自己站住脚的。它最为接近于原作的精神,虽说在字面上不同:王可能会写下的诗,假如他是一个生于20世纪的美国人的话。


雷克思洛斯的高超技巧彰显在三个微小的动作里。在第2行,通过使用comes[到来]而不是更明显的goes[前去]他创造了一个隐蔽的叙述者-观察者(即“来到我所在的这里”)而不使用第一人称。其次,他讲出一个完全普普通通的短语,once in a great while[很久才有一回],让我们听见它时,第一次,如同是某种可爱和悦耳的东西。第三,雷克思洛斯的slip[溜]对应王的enter[入]也许是过于感性了——让人想起梵语森林幽会——但这是无法抗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Kenneth Rexroth(1905-1982),美国诗人,翻译家,批评家,汉名“王红公”。

[ii] Burton Watson(1925- ),美国学者,翻译家,汉名“华兹生”。

[iii] Angus Charles Graham(1919-1991),威尔士汉学家,汉名“葛瑞汉”。

[iv] Arthur David Waley(1889-1966),英国东方学家,汉学家。

[v] Jonathan Chaves(1943- ),美国汉学家,汉名“齐皎瀚”。

[vi]Gary Snyder(1930- ),美国诗人,作家。



12


Deer Fence

Empty hills, no one ill sight,

only the sound of someone talking;

late sunlight enters the deep wood,

shining over the green moss again.

——Burton  Watson, 1971

鹿栏

空山,无人在视野里,

只有某人说话的声音;

迟晚的阳光进入深林,

又照在绿色的苔藓之上。

——伯顿·沃森,1971年

沃森是中国和日本古典诗歌、历史和哲学的多产而又特别优秀的翻译者;在本世纪唯有亚瑟·韦利可与之相比。他也是第一位这样的学者,其著作显示了与美国诗歌的现代主义革命的一种契和:绝对的精确,简洁,与日常言辞的使用。


[奇怪的是,正当大多数法国和美国现代主义在他们新发现的中国祖先的祭坛前点起香烛之时,中国的学者们对于现代诗歌却是全然无视,或是加以主动的敌视。许多人至今依旧如此。然而,中国的诗人们却对西方的动向兴奋不已。胡适在1917年的一系列宣言,通过摈弃文言和古典题材并倡导白话和“现实主义”而开创了“中华文艺复兴”,很大程度是受到了庞德1913年意象主义宣言的启迪。完整的循环:庞德认为他在中国发现了它,胡适认为它来自西方。]


沃森在这里用两个词转化第1行的两个字符;没有冠词,没有解释。他对意象的呈现就像汉语一样直接。24个英文单词(每行六个)对汉语的20个,每一个汉字却都译得毫无以往别人所做的那种沉溺放任,用的是一种电报般的极简主义。在汉诗翻译之中,如就像一切事情上一样,没有比简单更难的了。


不止是音调的排列、押韵、和每行的字数,汉诗,像所有的古代诗歌一样,是以对偶为基础的:宇宙的二元的性质(阴阳)。王的前两行犹为典型:see no people/ but hear people[不见人/但听到人]。他甚至重复了一个字符。沃森毫不费力地保留了王的对偶(no one/someone[无人/某人])但他却是第一个做到的译者。


[待续]


________

相关阅读

华莱士·史蒂文斯:徐缓篇

帕斯捷尔纳克:翻译莎士比亚笔记

一首诗的七次阅读

曼德尔施塔姆:诗人与谁交谈?

荣格:论诗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