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舞台与电影镜头
我以前曾经在一篇短文中说起过,中国传统的连环画源于(或者说"借鉴自")中国传统的戏曲舞台;而欧美的连环画则多借鉴自电影镜头。我自己觉得这个说法能够成立。
中国和欧美都有连续绘制画面图书的出版,即我们大家所熟知称之为的“连环画”。“连环画”是一种以连续的图画讲述故事的绘画形式,流行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权威解释:“以多幅画表现故事情节的绘画。通常采用文图结合的形式,也有只以绘画的形式出现”。
当然,将中国连环画溯源至晚清时的《点石斋画报》,大致也不算错。《点石斋画报》画页内图文并重的形式,无疑是中国近代画家,从传统的中国绘画诗、书、画合一的画面形式中借鉴脱胎蜕变而来的,可以看作是中国连环画的先声。
但是《点石斋画报》无论从内容还是到形式,显然均不同于后起的连环画。《点石斋画报》更像是“新闻画报”,所采用的绘画作品很快就被摄影照片所取代。《点石斋画报》和中国早期连环画之间的关系,除去“线描”和“石印”而外,其他相似的地方并不是很多,或者说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东西方的连环画似乎都发端于二十世纪上半叶,二者起步时间虽有参差,大致还相同。大家都是“连环画”,起步亦差不多,但是它们之间存在有很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它们早期的形式,区别就更加明显。要将二者的之间的不同与差别,似乎光靠文字,是不容易说得清清楚楚的,下面笔者试图用图像来说明一下。
我们在此看到的是一册中国早期的连环画,作者为早期连环画画家严绍唐(1912-1979年)。这是本中国传统历史故事题材作品,画面中的人物,全身穿着戏装,足登高底靴,动作姿势、做派、一招一式与戏曲舞台演出无异,完完全全是一幅戏曲舞台画面的再现;整本连环画的画面都采用了中景构图,画面的背景几乎很少更动,就好像同观众坐在台下看戏时的角度一模一样,舞台的布景也是很少更动的。显然翻读中国早期的连环画就像是在观看传统的舞台戏。
中国早期连环画与戏曲舞台之间的关系,已有若干研究者多次提及,并且特别指出连环画与戏曲舞台上的“连台本戏”有密切的关联。
我们再来看看欧美的连环画,画面的衔接、闪回、跳跃,都借鉴自电影镜头中的“蒙太奇”,把电影画面中的“蒙太”变化得无比的“奇幻”(“蒙太奇”歪解),再加上欧美连环画画面上大量采用电影里的“特写”镜头,用以突出某一人物或者某一场景的局部,也是彼邦连环画中常见的手法。显然观看欧美的连环画就像是在观看电影。
随着欧美电影在中国大城市的放映,中国的连环画画家也在不断地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绘画手法,很快地也将他们的画笔,从描摹戏曲舞台转向了电影屏幕,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而这一改变的趋势,一直延续了下来,成为了连环画的创作的主流,即借鉴电影镜头。我们从《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山乡巨变》、《红日》、乃至《地球的红飘带》等作品上,均可以觉察到连环画画面与电影分镜头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连环画从戏曲舞台转向电影镜头之间似乎有一个过渡阶段,这个过渡阶段应当是武侠题材类连环画。赵宏本(1915-2000年)等画家的这类作品中,高手之间过招的场合,已经离开舞台移入了自然环境内,但他们的服装配饰,依然还保留有很浓重戏曲舞台的痕迹。
如果说在连环画盛行期间有过一次“复辟”行为,那就是“文革”期间,八个“样板戏”大为流行时,连环画画家们没有其他题材可画,或许就是“奉命”,便将戏曲舞台上的“样板戏”照搬到了连环画当中,那是个特殊时期“旧瓶装新酒”的一个特殊的做法,此后似乎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要小看中国连环画从戏曲舞台向电影镜头的转向,这是一个“质”的变化!
————————————————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