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四格漫画”的嗜好

聂崇正 天视漫吧
2024-09-07

读“四格漫画”的嗜好

 

聂崇正

 

说起“四格漫画”,大家现在可能都很熟悉。对我而言,最早接触到的“四格漫画”,应当是张乐平(1910-1992年)的《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二书,那是1948年以前的事情了。张乐平的三毛是1935年7月28日首次诞生于上海的《图画晨报》。这两本书起先都是在上海的报纸上连载,然后结集成单行本的。至于更早些的同类画作如叶浅予的《王先生和小陈》、《小陈留京外史》等作品则是我父母辈他们所熟悉的读物和读物中的人物,我小的时候并没有读到过。

“四格漫画”要在四个画面中讲一个故事、喷一段笑话、说一次经历、卖一个关子,还要起承转合有头有尾,还要充满了幽默感和出乎意料的结果,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格漫画”是“漫画”和“连环画”的奇妙结合体。

下面摘录网上相关“四格漫画”的资料二则:

四格漫画,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创意点子的表现形式。四格漫画短短几格就涵盖了一个事件的发生、情节转折及幽默的结局。让人看完不觉莞尔,会心一笑或捧腹大笑。四格漫画着重点是创意,画面不需很复杂,角色也不需要太多,对白精简,让人容易轻松阅读。四格漫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四格漫画在表现上的特点主要强调叙事。早期的漫画除了传统的单幅外,就是四格讽刺漫画:开头,发展,高潮,结尾,所以是四格。六格和八格是后来才出现的,情节展开会比较多。其实四格漫画对格数已经没有限制。

四格漫画差不多和连环图画同时起步。1928年,叶浅予的《王先生》开始在《上海漫图》杂志上连载,随后又推出了《小陈留京外史》。两部作品先后连载10年,作者以喜剧式的讽喻手法揭示了小市民生活和官场丑态,在中国漫画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1937年,冯棣开始在《银线画报》上发表《老白薯》,1941年又在《天津画报》上连载《老夫子》,深受读者喜爱。从50年代起,身居香港的王泽接著创作《老夫子》,使老夫子和老白薯(大番薯)名扬海外。

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流浪儿三毛在《图画晨报》上出现,1945年开始连载《三毛从军记》。1947年连载《三毛流浪记》。从此,作者笔下这个流浪儿的苦难和反抗深深打动着千百万读者的心,三毛这颗璀璨的明星一直留在几代人的记忆中。这几部作品的成功,主要在于塑造了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漫画人物。在这之后,尽管四格漫画延续不断,也不乏好作品,但却很难并看到具有那种影响力的漫画明星。

“四格漫画”英文称之为four comic strips,既然有外国名称,显然原产地不会是在中国,它们属于“进口货”、“舶来品”。确实在中国传统的绘画史上从未见过如此的绘画形式。它有连续性的故事,又有轻松活泼的笔调,所以可以认为它是连环画与漫画合璧的产物;也可以称其为微缩版连环画、或“迷你型”连环画。以上所引网上文字中提到:“四格漫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的?外国的?),不知具体所指的是什么。我们所熟知欧美“四格漫画”如《父与子》(德国·卜劳恩),就属于“老少咸宜”的四格漫画经典作品,但并不“古老”。

大陆读者所熟知的蔡志忠、朱德庸等,是台湾的著名漫画家,均为“四格漫画”的高手。他们的很多作品由大陆的出版社结集出版,极受欢迎。朱德庸的“四格漫画”“大家都有病”已经在《三联生活周刊》上连载了许多年,是我非常爱看的一个专栏,中间如果空缺了一、两期,我就会出现特别的“期待感”。我在读该刊时,一般会先翻阅目录,然后直接找到“大家都有病”,看完后再阅读其他文字内容,这就是图画的魅力。现在一边看新刊的“大家都有病”专栏,一边又希望以往的“大家都有病”专栏能够早日结集出版。

 

————————————————


作者介绍:


     


聂崇正,男,汉族,1938年生于上海,祖籍湖南衡山。
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同年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为研究员。中国博物馆学会、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古版画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绘画史研究及陈列工作,重点研究清代的宫廷绘画。
曾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文物、博物馆卷”等条目的撰写;参加国家重点项目多卷本《中国美术史》(王朝闻主编)部分章节的撰写。出版有《清代宫廷绘画》、《袁江与袁耀 》、《郎世宁》、《曾鲸》、《宫廷艺术的光辉》、《中国绘画三千年》(合著) 等著作。发表文章数百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天视漫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