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远方有的不光是诗歌,还有艰难…当然,还有希望…《法制日报》记者发自祖国天南地北的一组特别报道

2017-05-04 融媒体中心 法制日报


作者 法制日报记者 石飞 李豪 郭文青 卢伟

  4月25日,中宣部启动“双百三同”蹲点驻村采访调研活动,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将深入全国109个贫困村蹲点调研采访一个月,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法制日报》也派出由石飞、李豪、郭文青、卢伟组成的记者团队。临行前,他们拍摄了一张合影,然后就满怀激情地奔赴云南、西藏、吉林、陕西4省区。但是当他们真正第一次踏进蹲点村,生活就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于是他们懂得了:远方有的不光是诗歌,还有艰难…当然,还有希望。


▲▲4月25日,《法制日报》“双百三同”采访团4名记者出发前合影▲▲


记者:石飞

蹲点地:云南省巧家县药山镇洗羊塘村

一个村30多名“光棍” 

  4月28日早上8点,记者从药山镇出发,绕着盘山公路,经过4个小时左右颠簸,抵达65公里外的洗羊塘村,映入眼前的是一排排破烂不堪的茅草屋。

  药山镇人大主席冯志福向记者介绍:“洗羊塘村是个深度贫困村,平均海拔在3200余米左右,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条件极差。全村有403户人家1462人。他们主要作物仅有洋芋、荞麦,居住的依然是茅草屋,生活取暖依靠的是一种名叫‘海伐’草根沉积物。”

  在洗羊塘村党支部副书记兼副主任吕卓兵家里,记者发现,低矮的茅草屋没有窗户,屋内阴暗、潮湿,漆黑一片,门前堆放着高高的“海伐”,家中除了日常的生活用具外,一台32寸彩电成为最“耀眼”的家当。看到这一切,记者心里一阵心酸。

  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该村生态极度恶化,水土严重流失,农作物产量极低,致使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加之燃料奇缺,部分地方群众饮水困难,已基本丧失生存条件。因为太穷,该村很多小伙子找不到媳妇,全村30岁至60左右的男性打光棍的就有30余人。

  但吕卓兵告诉记者,该村马上将搬迁到老店镇尹武海坝。未来,村民都将入住政府扶贫的洋房,目前已经有一部分村民搬过去安顿下来了。记者看到了吕卓兵手机上的“新家”照片:一排排依山而建即将竣工的别墅式的小楼房错落有致,掩映在青山绿水中,一条条硬化公路纵横交错,蜿蜒盘旋伸向村民院落,宛若置身美丽的山水画卷。

  据巧家县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蒋诗杨介绍,目前《洗羊塘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已经下发,药山镇也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组,该村将实行易地搬迁,未来有千余人要搬迁至尹武海坝,选择留下的村民也将有另一片崭新的明天。


石飞

 记者感言 

  连日来,走访多个村民小组多家农户家中,低矮的破旧的茅草屋,老实巴交的村民,一次又一次让我感动着。该村自然环境恶劣,天气一天三变,说风就是雨,天气还特别冷,大太阳底下,采访都得穿上冬衣;网络只有一个地方有,就是得去当地在建设的水库指挥部,网络也是时有时无。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吃同劳动,法制日报记者一直在行动中。按照异地扶贫搬迁政策,该村村民将告别茅草屋住上砖瓦房,我打从心底里为他们感到高兴,希望村民们未来的生活越来越好。

END


记者:李豪

蹲点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乌玛塘乡郝如村

4500米高原上的烛光夜

  晶莹剔透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场、漫山遍野的牦牛、星星点点的人家……5月3日,记者抵达乌玛塘乡郝如村。该村位于当雄县以东30公里处,平均海拔4548米,是此次调研采访活动109个驻村点中海拔最高的,高出拉萨城区近1000米。

  乌玛塘乡乡长兰棣向记者介绍,这里高寒缺氧、紫外线强,生存环境非常恶劣,4个自然小组198户人家散落在160平方公里土地上,相距常有数公里之遥,再加上旅游资源匮乏,草场面积少,脱贫致富难度较大。

  在该村附近的牧场,记者走进村民达瓦次仁的简易帐篷,达瓦次仁告诉记者,天快要黑了,他刚从家里拉来了些草料,为牦牛度过寒夜准备好食物。

  在达瓦次仁的帐篷里,有一个太阳能光伏电源,一个电灯泡,中间还有一个火炉,两张藏床,这就是全部家当。达瓦次仁告诉记者,他自己家中的家电家具齐全,帐篷只是放牧季节临时居住,所以设施简陋了些。

  达瓦次仁家曾经是郝如村建卡贫困户之一,如今已经脱贫。乌玛塘乡副乡长普布曲珍告诉记者:“现在达瓦次仁和他的老婆分别担任村里的草监员和水资源管护员,仅这两项收入每年可以拿到6000元。”

  达瓦次仁补充说,家中的牦牛也由过去的几头达到现在的30多头,每年还能享受政府3000余元的草补。除了放牧,他还会到乡里的工地上帮忙、参加政府组织的修草场栅栏等,一年也有数千元收入。说到这儿,他的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现在和过去的条件相比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生活上没有了顾虑。”

  回到驻地,记者却遭遇了停电。由于当雄县电网改造,这里经常停电,为了及时完成写稿任务,记者只好点起蜡烛开始工作。


李豪

 记者感言 

  对于西藏,我是既敬畏又向往,高寒缺氧、雪山美景、宗教文化,无不让这片土 地充满神秘感。坐车从拉萨出发,驱车一路攀升到4500米的高度,首先感受到的 就是高原反应,到达村里,顾不上休息,我即刻走访了两户人家,也许是由于疲 惫,晚上头开始隐隐作痛起来,虽然吃了抗高反的药,但仍然难以入睡,晚上不 得不起来大口大口吸氧。走路、说话过快,立即都会气喘。村里、乡里都没有自 来水,用水成为问题。由于昼夜温差大,到晚上,温度 迅速下降到零下,前往距离100多米远的旱厕,成为最考验人意志的事情,为此 ,到晚上不敢多喝水。

END


记者:郭文青

蹲点地: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先进村

若没精准扶贫,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翻身

  因病致贫是很多农户返贫的原因。但是在大安市月亮泡镇先进村,该村通过精准扶贫,保障了发生重大疾病农户的基本生活。

  5月2日,记者在该村农户付金生家的院子里看到:2016年6月建成的光伏发电板泛着银光,发电卖给国家电网,年底能收入近3000元;温室大棚种植黄菇娘,可以多收1万元;种植的7亩水稻能赚1万多元。付金生告诉记者,他和儿子的低保一共4800元,他和老伴的养老金一共1920元,孙子们的学费也全部减免。

  付金生今年64岁,本来日子过得还算红火,1976年出生的儿子付永国2006年驾车撞在树上,头部受重伤,急送医院做开颅手术,为了筹措手术费,付金生欠下了12万元外债。手术之后,付永国落下了双目近乎失明、精神损伤的残疾,无法工作。

  月亮泡镇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根据贫困程度将贫困户分为一至三星级(三星级最为贫困)。先进村将付金生家认定为二星级贫困户,付永国家认定为三星级贫困户,并根据相应扶贫措施为他们家里建起了大棚,与科技公司合作安装上了光伏发电设备。

  “本来以为儿子得了大病,日子过不下去了。政府的扶贫政策好,给了我们这么多扶持。要不是党的扶贫政策好,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翻身!”付金生对记者说。


郭文青

 记者感言 

田间炕头,沾泥土,带露珠。

4月30日起,我来到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先进村蹲点,和贫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
  这几天里,我走访了十几户贫困村民,从事了力所能及的农业生产活动,在田间、在沙尘暴里采访了很多驻村扶贫干部。
  在先进村,贫困户亲切地称驻村干部为大兄弟,欣慰地向我讲述这几年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这就是在精准扶贫政策之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缩影。
  “讲好扶贫故事,传播好扶贫经验。”这是我驻村蹲点的所想、所做。

END


记者:卢伟

蹲点地: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乐素河镇瓦房村

穷苦姐弟孤身到老 搬迁易舍故土难

  瓦房村位于陕西省最西南,土地瘠薄,沟壑林立,居住环境恶劣。全村1068人,贫困人口就有603人,几乎占一半以上。5月1日,记者翻越大山来到瓦房村村民李汉生姐弟的家中。李汉生姐弟俩住在村背后小庞家山的半山腰,距离村委会有两里多的崎岖山路,是村里的五保户,姐姐今年74岁,李汉生今年63岁。

  走进屋子,记者看到,两位老人所穿的衣服是已经洗得泛白的旧衣服;房子也是已经破败的土屋,心里不由得隐隐作痛。

  略阳县国库支付局干部、瓦房村驻村第一书记冯彦鸣向记者介绍:“这家情况比较特殊,他们是姐弟俩。姐姐智力有些障碍,虽能听懂话但说不清楚话,因此一直没嫁出去,加上深处大山,交通不便,家里条件也很差,所以两人就一直单身,相依为命。两位老人的房子已经是危房,虽然村上多次动员他们去县敬老院,或者移民搬迁到村上正在建的集中移民搬迁点,但他们都没同意。”

  不过,李汉生告诉记者:“之前我们有7亩地,现在已经全部退耕还林,仅剩屋外一块小菜地。不过现在吃穿不愁,政府每月给我们每人发450块钱,我们心里都很感谢政府!”

  瓦房村村主任赵忠荣介绍:“退耕还林是有补助的,最初2年每亩地补助210斤粮食,随后6年每亩补助210元钱,再之后8年每亩补助105元。这期间还补助每亩20元林地看护费,加起来也算一笔不小的收入。”

  目前,瓦房村集中安置点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据赵忠荣介绍,现在在建的有3栋6层楼房,共34套两室一厅一厨一卫(60平方米),36套三室一厅一厨一卫(100平方米),从去年8月开始征地筹建,现在主体结构已经建设过半,最快今年年底村民可以陆续搬入。住房不安全的和居住环境恶劣的村民,按照每人25平方米、1平方米100元的标准搬迁入住。

  虽然故土难离,但经过村干部和记者再次给两位老人仔细讲解国家的扶贫政策,李汉生老人略显犹豫地说:“我最近一直在考虑易地搬迁的事情。我打算和姐姐搬去集中安置点。”



卢伟

 记者感言 

  瓦房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乐素河镇,一条蜿蜒曲折的乐素河从村上流过,最终汇入嘉陵江。初到瓦房村,山大沟深,人烟稀少,偏僻、贫瘠这些词顿时从脑海中蹦了出来,然而与这些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地村民致富的决心和昂扬的斗志,面对这环绕在四周却没有任何矿产资源的大山、面对退耕还林的压力,当地村民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养殖业、探索中药材种植,贫穷但不缺斗志,这是我对瓦房村的第一印象。

END





(编辑 韩玉婷  见习编辑 李松楷)





投稿的小伙伴,请发到这个邮箱:fzrbrmt@126.com 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