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文集美丨听陈氏宗亲讲述“大社刈香”过去和现在的故事!

2017-04-15 集美旅游

人文集美

集美原是福建省东南沿海的一个小渔村,由天马山发脉蜿蜒而下,分布七个小山丘,直至陆地的末尾,因此有称“尽尾”的。它又在浔江的末端,故清时又称“浔尾”集美与高崎对峙隔海的这条港称为“浔尾港”。 人们把此地冠以雅称,叫“七星坠地”


在此地,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但大多已被我们渐渐遗忘。闽南童玩、答嘴鼓、嘉庚瓦制作工艺、马銮应有信俗等等都已成功申请了集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都是隶属于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需要更多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而不是被遗忘......


所以「集美旅游特别策划了这个栏目,请您一起和小SHUI去探寻,去追溯,深入认识这个不该被遗忘的「人文集美」。(每周六推出~)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集美传统民俗活动“大社刈香”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故乡集美大社,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刈香巡游”日。每年每逢“刈香巡游”,整个大社的人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回来参加。据了解,该习俗已经沿袭了800多年,最初是为了祭奉“开闽王”,而后随着时代的演进,也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进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374o77auc&width=500&height=375&auto=0



祭拜开闽王的活动之所以称为“刈香”,有说法认为“刈”在闽南话里是割的意思,音同“挂”,刈香便是去祖庙分香火回到社里;


而集美区政协文史顾问、陈氏宗亲理事会理事、陈嘉庚研究会会刊编委陈新杰持有不同看法,我们来听听他对“刈香”的理解。



名字来源:“刈”同音闽南语的“挂”


如今说起集美大社的“刈香巡游”,不少本地的老人家说的却大多是“挂香”。为何会有不同说法呢?“刈香”与“挂香”又有何不同之处呢?



在我的记忆里,最早听老人用闽南语说叫‘挂香’,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写‘刈香’。

陈新杰说,人们在用汉字翻译闽南语时,常会因读音的相似来寻找字,闽南语“挂香”在被翻译时,被解读为了“刈香”。说叫“刈香”,陈新杰不太赞同这种说法,在他看来,“刈”字解释为“割”,本作乂,形声,从刀,乂( yì)声。本作“义”,有“割草”之意。从字体的构造上来看,“刈”又有断的意思,因此陈新杰不太同意用“刈”字来体现“挂香”。



在他看来,“刈(挂)香”来自于古代王爷出行时,要左右两个人举着旗、两边挂着香囊,而今演变为两人为王审知挑着香炉出行,故为“刈(挂)香”。

 

习俗渊源:“刈香”源于民间崇拜


“刈香”习俗已沿袭了800多年,民间代代相传,如今更成为了集美的一张名片。陈新杰说,这一民俗活动最早是为了祭奉“开闽王”而来。



据介绍,“开闽王”王审知原为封疆大吏,于唐景福元年率军攻打福州,平定全闽。王审知治理福建时,特别注重开发厦门、漳州、泉州一带,后染病逝于同安北辰山。唐末宋初,闽南民众在北辰山建广利寺,并为其塑金身,供奉这位“开闽之王”。集美当时隶属同安府,陈氏乡亲从北辰山引来香火,将王审知的神像供奉在集美大社的祠堂里,几百年来一直虔诚地祀奉着。



民间还称王审知为“尊令公”,还就源于人们对他的崇拜。“尊令公”即理解为尊敬、崇拜,唯他的命令是从,所以叫“尊令公”。


因此民间也流传着不少这些从小家开始崇拜的人,据说最早是由王审知的一位部将陈洪进出于个人对王审知的崇拜,在自家中祭拜,陈洪进的哥哥叫陈洪岗来到集美内头定居,渐渐地将小家的个人崇拜,演变成大家的祭拜。“不过这只是听说,也无从考究。”

  

护扶之说:一字之差意义大不同


在民间又称王审知为“ 护国尊王”,也有称“扶国尊王”,对此,陈新杰说,虽是据闽南语翻译不同,但一字之差,意义大不同。



在陈新杰看来,“护国”即为保护国家,而“扶国”则为匡扶正义、扶持国家。王审知的墓在福州市北郊战坂乡莲花峰的斗顶山,在他的墓志铭上写了封号及官衔共7个,其中就有写道:“扶天、匡扶”



在从王审知治闽29年间,促进了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政绩卓越。“后人誉称‘开闽王’,‘扶国’可能更准确。”

      

角落演变:十只大旗十个角落


在热闹的巡游中,总能看到不少人扛着大旗走在队伍前,这些彩旗写着各角落名字。陈新杰介绍说,“刈香巡游”在他的记忆中,必有的就是各角落的大旗、腰鼓队、众多举香民众。



各角落在刈香时,都要有各自的旗子,陈新杰说,角落是陈氏宗亲的分支,最早的陈氏二世祖来集美大社定居后,由此繁衍分支,各个分支又不断壮大,分地盖房后,形成各角落。

现在集美大社分有十个角落:二房角、上厅角、渡头角、后尾角、向西角、岑头角、郭厝角、塘墘角、清宅尾角和内头角。


“早期时还有许厝、寨仔内,随着人口的减少,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没了。”陈新杰说,每个角落都属于自己的宗祠、大旗,每根也大旗代表一个角头,旗手必须是上一年刚结婚或刚生完男孩的青年。

 

习俗仪式:不断增加新内容


陈新杰说,在他小时候后,最早的“刈香”活动,较为简单,各个角落举着本房角大旗、锣鼓队以及信众举香跟着。


供图:地主老财


改革开放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民俗的保护,不断增加了新内容,比如在巡游中有舞龙表演、电音三太子等,甚至还有歌仔戏、腰鼓队等,其阵势很是宏伟。



除了表演内容的增加外,随着时代的演变,该习俗也不仅是只“请”开闽王“出巡”。

陈文瑞是集美大社二房角人,明朝天启乙丑科(公元1625年)进士及第,成为集美大社高中进士第一人,被称为“进士祖”。 陈文瑞在任期间,为官清廉,熹宗皇帝曾御赐“尊亲堂”匾。集美大社族亲为纪念并鼓励宗亲子弟能学有所成,也在正月十五这天将陈文瑞的神像抬出来供奉,为族人祈福。除此之外还有王审知夫人、王审知妹妹、黑面祖师等神像“请”出来,到大社祖祠和各个角落巡游,确保新年集美各“角落”平安。


陈新杰说,在民间还有不同的说法, 因该习俗在历史的演变中,有过中断,因此史料记载教少。这两年他开始研究,希望能找到更多历史资料。

 

最后一组动图是

今年正月十五航拍刈香巡游的大场面

 ▼▼▼

 

责任编辑 | 李小兽

编审 | 陈强



点击以下图文,直接阅读

更多“人文集美”内容






『近期活动及原创精选』

一波不可抗拒的明信片福利来袭,你有理由拒绝吗?

感谢一路有你,回顾2016集美旅游大事件,一定有你的身影!

原来这家店集美也有~带你扒一扒最真实的小爷酸汤鱼

行摄集美丨浮生半日情,大社由此进


欢迎试试我们的暗号哟▽

行摄集美丨好玩集美丨好料地图集美手势

丨色彩恋旅丨集美掌故丨人文集美丨精彩201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