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是不是在用“朋友圈式努力”骗自己?

戳这里👉 中华全国学联 2020-01-31


别再说我玩手机了!看看我收藏夹,我完全没有在浪费时间啊!

——老胡


现在有一种积极叫“转发式积极”,也就是说,当你在网上看见有价值的、值得收藏的东西,会不由自主地按下转发键,并且告诉自己“码住,之后看!"


经常可以在微博上看到这种集体狂欢,尤其是当这个东西具有普世价值的时候,例如“IT男防秃秘籍”,就会万马奔腾。


不仅仅在微博上,在其他网站上也一样。像储存粮食的松鼠一样,把自己的收藏夹当作今后的粮仓。


豆瓣上收藏人生必看的一百部电影,微信储存着四六级单词指南,知乎上收藏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按照朋友圈推荐的书单买好了提升自我的二十本书,撕开塑封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书架上。


一位知乎用户曾经扫描了知乎2500万篇答案,统计出了被收藏次数最高的1000篇。大致看一下就能看出来排名靠前的都是有关于自我提升的经验和咨询——



165348571人次参与


我应该学啥?怎么学?上哪学?


仿佛是当代迷茫青年们的灵魂安慰:“我没有在玩手机啊,我在学习知识呢!”


知乎上关注人数最多的是个收藏夹之一就是:



但是时间长了,大家就会发现,这些资料是否被收藏了,是否转发了,和你是否学会了,没有任何关系。而完全是你是不是真的想学,是不是真的能够将想法转化成实际行动的问题。


有一天你会发现有些东西你见一次就收藏一次,甚至时间长了都能消消乐,只有自己一时兴起整理收藏家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原来收藏了这么多有用的东西。



很多时候大家也知道自己即使收藏了也不会看,但就是忍不住想要考验自己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甚至大家已经学会了自我安慰,一百部电影收藏了就等于看了,减肥方法马住就等于行动了,人生必看的书都已经摆在书架上了,还不算自己看过了吗? 


这种颓废青年的美好愿望已经变成了一种“薛定谔的上进心”:当你转发一个东西的时候,代表你想完成它,但是当它进入你的收藏夹的那一刻,就完全不想了。



每次晚上刷新朋友圈,都能看到朋友圈怎么有那么多准时打卡的老铁?再看看自己月初写的计划,刚刚完成了1%,搁谁谁都觉得自己行将入土,生活颓废。不由得对自己人生产生了疑问:他们咋就那么有行动力呢?


现在的朋友圈除了展示自己的生活,更像是一个等待批阅的作业本。再好的文章发到朋友圈都是石沉大海,但是打卡不仅能长久地拥有朋友的注意,更能证明自己地生活不是穷极无聊的,不仅有声有色,更积极向上!


当你睡到日上三竿,起来都吃不到肯德基早餐的时候,打开手机,四小时前的一条消息说明你的朋友不仅早起了还完成了十公里的晨跑;


当你深夜撸串和肥宅快乐水的时候,却偶然看到三小时前闺蜜已经敷完面膜泡了澡,还做了一场普拉提。


最大的一批还得说是学英语的大部队,他们得存在让你意识到原来英语还分那么多种类:口语打卡、精听打卡、精读外刊打卡、看英文电影学英语打卡...






虽然大多数都短命如朝菌蟪蛄,但是一旦看到那种真正的学霸,还是会自惭形愧。


毕竟现在心猿意马是大家的通病,尤其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他们的执行力做不到体面地完成自己日复一日的打卡,最有执行力的大概是去爱豆超话打卡。


有的人想说,即使是真的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又为什么非要让别人看到这份努力呢?是不是一种作秀和矫情?


确实,在朋友圈打卡也类似于在晒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可能是会反感这种炫耀式的努力。分享到朋友圈的打卡有的是APP的推广诱导,有的人就因为不好意思所以就设置所有的打卡都只有自己可见。


没有选择隐藏的打卡达人,发送自己的学习记录也并不是什么值得羞耻的事情。毕竟晒娃晒旅游都是晒,晒自己的努力想要得到一些表扬也是可以理解的。



打卡收藏的初始目标都是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也算是大家咸鱼想要努力的仪式感。但是我们却无法做到发自内心的自律和勤奋罢了。


这之后如果能够有人靠外部的监督和赞美获得的满足感坚持下去,也有人可以停留在“假装努力”的表面下沾沾自喜。


到底是获得感重要还是点赞更重要,还要问问你的内心,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好文推荐 | 点击可跳转原文



文章来源:中青网教育(ID:zqwjypd)

编辑:全国学联新媒体工作小组  沈博毓(浙江师范大学站)

校审:全国学联新媒体工作小组  罗雅丽(中南大学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