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还在说年味淡?这些过年仪式快转发收藏!

陪你过年的 中华全国学联 2020-08-28


除旧迎新,春节刚过,吐槽大军上线:好像春节也没什么特殊的,稀松平常地就过去了?仿佛只嗅到一丝淡淡的年味儿?年味儿好像越来越淡了?

学联君觉得,不!不是越来越淡了。年味儿只是有点不一样了。


记忆深刻的传统年味儿

先不说今天,记忆中浓浓的年味儿藏在瓜果的酸甜里,藏在穿上新衣服的笑脸上、藏在鞭炮爆竹的火光和烟雾中……

腊月和正月里满满的春节红勾出过大年的喜庆氛围,传统的年味儿与延续至今的习俗相伴。

那些年,让你记忆深刻的年味儿藏在哪儿呢?


 过小年,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对于灶王爷最早的记忆,大概是小时候看的一本关于灶神的连环画,还有闹着在祭灶神之前要一小块麻糖,馋桌上的贡品想要和灶王爷抢,被家里的大人呵斥……

 除尘扫房子 
 
从小年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作“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小时候回到老家,这一天大人们对小孩子宽容得很,给他们分配任务,多是些整理自己房间的活。

孩子们却不消停,手中的扫帚、抹布成了他们“战斗的武器”,腾到小院里的桌椅板凳是他们躲避“敌人”的掩体。父母一边忙碌,一边叮嘱打闹的孩子“小心摔倒”。

这时,如果有邻居的孩子来找玩伴,父母总是会长舒一口气,笑着说:“可算没人捣乱了。”
 
 赶大集,置年货 
 
腊月二十七,年货节、年货集市愈发热闹,各地年货不尽相同,琳琅满目,各有特色。


记忆中家里的老一辈早早地就开始上集市买年货,小孩子总要缠着去的。见到许多平时都吃不上的好吃的,双眼就开始发直了。花生、瓜子、糖果、核桃、蜜饯……

 年夜饭,放鞭炮 
 
大年三十,年夜饭盛大而丰盛,各地餐桌上的佳肴极富地域特色,变化多样,但不变的是年夜饭的原意——一个“聚”字。围坐在餐桌旁的人才是最为重要的。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传说每到除夕年兽都会出来为害,攻击睡梦中的人。于是人们便一夜不眠,并在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年兽。
 

年夜饭总是小时候最盼望的一顿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丰盛而开心,吃完饭就早早打开电视,守候着春晚,然后在零点用鞭炮声迎接新的一年。
 

 走亲戚拜年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除夕守岁后,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新年好!”“平安吉祥!”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小时候觉得,自己嘴最甜的时候就是拜年的时候了。七大姑八大姨都给送去新年祝福,拱手作揖之后红包也到手啦!

 接灶神,迎财神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接灶神又迎财神,小孩子最开心的就是做完这两件事情之后,又是佳肴等着我们!

年味儿真的越来越淡了吗

这些习俗曾经带来浓浓的年味儿,但是如今大多数都被简化或者忽略,那种令人怀念的古老传统的春节氛围已难再现。

你看,年味儿越来越淡都上热搜了。


其实,与其说是年味儿越来越淡,不如说是年味儿在更新换代,度过春节的方式也在不断革新。春节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然悄悄发生改变,我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仪式,而是包容地接纳更多的可能性。


传统的年味儿受到冲击,和大家生活方式的巨变有直接的关系。

在过去,老一辈的春节团聚,往往在农村老家,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扎根城市,在交通便利的今日,团聚并非难事,回老家过年早已不是唯一的方式。

并且,年轻人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以前过年才能吃到的食物,现在天天都能吃到,对过年的期盼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科技迅速发展,人们逐渐离不开手机。以往过年,一家人欢聚一堂,看春晚唠嗑,倒也像是一家人集中交流的盛会。但现在手机把每个人的交流都碎片化了,人们过节的方式也多了太多。

所以年味儿更新换代,其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创造属于自己的春节仪式感

我们谈论年味儿,其实就是在谈论过节的仪式感。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

“随便”久了可能会使得节日不再像节日。



过年的无聊与乏味源于我们没有留住传统习俗渐渐远离的脚步,又未能真正享受新的过节方式,只是在将就,在随便对待这一节日。年味儿淡了,就意味着丢掉了春节的仪式感。


而年味儿的更新换代,意味着仪式感犹存,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表达而已。当我们看见春节最为本质最为纯粹的意义——与家人团聚的温馨与幸福,并且不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我们便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春节仪式感。


这些年,我们见证了年味儿的更新换代。

 春节出游 
 
在年末才有的难得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和家人一同出门旅行。近年来春节出游的风潮是越来越盛行,这不失为度过春节的一种好方法。

不过今年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学联君还是建议大家今年不要在春节期间出游!

 异地过年 
 
以往在春节期间,人们说的最多的便是“回家过年”。现如今由于工作、学业等种种原因,也有父母选择到子女打拼闯荡的城市一起过年。“你不能回来,那我们过去就好了嘛!”

毕竟,有家人的地方,就是最美好的团聚之地。
 
 发红包,抢红包 
 
当今微信支付盛行,日常生活中现金的使用减少,长辈们喜欢把压岁钱用微信红包的方式给晚辈,更便捷也赋予了压岁钱时代特色。

还有除夕夜的抢红包大战,连老一辈都非常积极地“与时俱进”,给一家人带来了不少欢乐。
 
 看直播 
 
除了央视春晚,诸多网络平台也有欢度春节的节目或者晚会直播,人们完全可以各取所爱,一家人一起观看直播来度过春节。
 
 一起投屏打游戏 
 
一方超大屏幕,几把游戏机,所有家人欢聚一堂——一起投屏打游戏不得不说是绝佳的过年方式,男女老少皆可,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呢?
 

鼠年已至,这些新年仪式的改朝换代给传统节日增添了新时代的色彩。其实年一直都没变,变的是年味儿,是我们。我们有意无意地改变着潮流,也顺应着潮流,但是我们也有一定要坚守的东西——仪式感。
 
过年若是索然无味,必定是少了份仪式感。不论是传统习俗还是新的方式,它们都能带来仪式感,带来浓浓的年味儿。年味儿只是一年比一年新了,慢慢褪去古老的时光印记,又始终保留着最初的传统。年味儿并没有越来越淡,它依然浓厚,留待你我细细品味感受。

你家的年味又是怎样的?快在评论区和学联君聊聊你的新年仪式感吧!

推荐  | 点击可跳转原文

看往

来源:中华全国学联(ID:zhqgxslhh 整理:艾阳),综合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编辑:石冬阳(滨州医学院站)校审:李奥(华中师范大学站)责编:方瑞出品:青梅工作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