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微课视频及课后练习第3课、平均分(1)​

绿色教育 中小学学习站 2021-08-08

      小编友情提示:关注公众号后,你每天就可自动接收我们更新的配套学习资料,也可以查看以前发的资料。步骤;1、点击顶端标题下方的蓝色字“中小学学习站”;2、点开后点击“关注”即可。另外,家长朋友也可以在电脑端下载微信,供学生学习使用。公众号主要提供语文、数学、英语同步微课视频及检测题,为学生课前预习提供帮助,也可供课堂上没听懂的学生复习观看,家长也可以观看提高辅导孩子的能力。有很多老师在班级微信群转发后,家长朋友反映效果很好。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视频及课后练习第3课、平均分(1)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学生成熟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与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它是认识除法的基础。在生活中,学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认识,那怎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初步建立公正,公平,团结,合作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具学具】


课件、每人准备12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你们感受到“春姑娘”的气息吗?你感受到什么呢?瞧,二(1)班的同学们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他们在忙着准备食物。


出示课件:水果,饮料,火腿肠,糖果


师:这么多的东西怎样分给每个小组?同桌讨论,还可以用小圆片分分看。


学情预设:可能会有这样几种分法:


(1)我们组分的是橘子。有18个橘子,分给6组,每组分了3个;


(2)我们组分的是矿泉水。有12瓶,分给6组,每组分了2瓶;


(3)我们组分的是火腿肠。有36个火腿肠,分给6组,每组分了6个;


(4)我们组分的是糖果。有30颗糖,分给6组,每组分了5颗。


师:这样的分法,你们同意吗?为什么?每个小组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请多名学生复述。


设计意图:有趣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合理分配,在实践中感受,在感受中理解,并培养学生交流能力。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 分小队旗。


(1)师:食物都分配好了,准备出发啦,不过,老师先要把手上的12面小队旗分给小组长,可以平均分给几个组,每组几面旗?


(2)出示填空题。


 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2个小组,每组( )面。


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组( )面。


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组( )面。


   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组( )面。


(3)分一分。


师: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用小圆片代替小旗,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分一分。


(4)学生动手。


有的小组是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两个两个地分等等,还有的是利用乘法口诀,一下就分好了。教师都要给予表扬和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合作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含义。在此环节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看书质疑。


3、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三、联系生活,运用“平均分”


 1. 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例子。


(1)我们班有40个同学参加跑步比赛,平均分成5个队,每队8人。


(2)我们教室有28张桌子,平均排成4排,每排7张桌子。


 2.我当设计师、


师:班里需选16个同学参加广播操比赛。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下队形。先想一想怎么排,然后把队形用学具摆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探讨。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平均分”就在我们的身边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平均分东西的事情吗?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了各种生活情境,先通过观察初步感受“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放手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从而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除法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合作得非常好,特别是分一分时,学生们都要自己的分法,体现了分法多样化,但最后还是觉得用乘法口诀最快最方便,这一思维的提升,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精心设计练习,从基础题——感受“平均分”,到提高题——辨析“平均分”,最后回归生活——升华“平均分”。


40分钟的课堂转眼结束了,师生在民主、活泼地气氛中学习着、成长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