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微课视频及课后练习第5课、除法的初步认识​

绿色教育 中小学学习站 2021-08-08

二年级下册数学微课~5除法的初步认识

电子课本


课后作业

1、填空。

(1)把9个圆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列出算式是

(   )÷(   )=(   )。

(2)15÷5=(   ),读作15(   )5等于(   ),这个算式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或把(   )每(   )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   )份。

2、(1)有6个菠萝,如果每盘放3个,需要几个盘?

(2)把6个菠萝平均放入到6个篮子中,每篮放几个菠萝?

 









1、(1)3   9   3    3

  (2)3  除以  3   15   5   3   15   5   3

2、(1)6÷3=2(个)  答:需要2个盘。

(2)6÷6=1(个)  答:每篮放1个菠萝。


教学设计

初步认识除法。(教材第13、第14页)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或说明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重点: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的运算有加法、减法和乘法,并且知道加法与减法是相对应的,那么有没有与乘法相对应的第四种运算方法呢?那又是什么运算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第四种运算方法——除法。

【设计意图:借助对话,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

 

1.教学例4。

师:请看图,说一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例4)

生:大熊猫有12个竹笋,它想把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师:是啊,谁愿意帮帮大熊猫,告诉它每盘放几个?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每盘放3个,我是1个1个地分的,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平均分的问题。

师:像这样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表示是12÷4=3,“÷”是除号,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完成下面的练习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就是把15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表示是15÷5=3,所以每个盘子里放3条鱼。

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表示是10÷2=5,所以每份是5根。

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表示是10÷5=2,所以每份是2根。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通过例子去体验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用除法来表示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教学例5。

师:瞧,大熊猫又忙什么呢?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5)

生:大熊猫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多少盘?

师:能放多少盘?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们可以画图圈一圈,就很容易知道可以放5盘。

师:我们也可以动手摆一摆,还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20÷4=5。这个算式除号前面的数(20)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4)是除数,得数(5)是商。

师:看教材第14页“做一做”第1题,你能在图中圈一圈,分一分,填一填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后,组织交流汇报。

师: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你都知道了吗?现在我们就来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做一做”第2题)

指定学生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熟记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进一步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不同情形,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表示,并且也会读、写除法算式。你们都掌握了吗?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吧。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9÷3=3(条)

B类:12÷3=4(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