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微课视频及课后练习3.3 平移和旋转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小学学习站,可每天获取免费课程!



课后作业


第3课时  认识旋转现象

1. 填空。

(1)风车遇到风后发生的运动是(   )现象。

(2)汽车行驶的时候,车身的前行是(   )现象,车轮的运动是(  )现象。

(3)指南针的转动属于(   )现象。

2.选择。

(1)教室的门打开和关闭时,门的运动是(  )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2)下面(   )的运动是旋转。

A.电扇转动的现象    B.升国旗现象   C.汽车运动的现象

 










答案提示

1. (1)旋转  (2)平移  旋转  (3)旋转 

2. (1)B   (2)A

3.  ④


教学设计

平移和旋转。(教材第30~32页)

1.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找出各种平移和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难点:能找出平移和旋转现象。

课件,长方形纸,剪刀。

师:同学们在游乐场里发现了旋转的小飞船、在轨道上跑的小火车、高空缆车和大风车等,这里面蕴含着很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场画面中引入新课,告诉学生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认识平移现象。

师:说说图中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最上面的图)

生1:高空缆车是在索道上沿着一个方向运动的。

生2:门是在轨道上向一个方向运动的。

师:像这样沿着一条直线移动的现象,我们说是平移现象。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学生可能会说:

•小火车在直的轨道上跑是平移现象。

•抽屉拉出来,推进去都是平移现象。

……

师:看图中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例2图)

生1:最上面的小房子向左下方平移可以跟最下面的小房子重合。

生2:最左边的小房子先向右平移,再向上平移能跟最上面的小房子重合;最左边的小房子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能跟最下面的小房子重合。

……

(只要学生能找出来并且说正确就要给予表扬,如果学生不能说出类似第二种情况,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进行引导)

2.认识旋转现象。

师:看看图中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例3图)

生:它们都在绕一个固定的点转动。

师:对!像这样绕一个固定点转动的运动现象,我们说是旋转现象。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生1:钟表的表针在旋转。

生2:我们课间做游戏时,手拉手转圈,也是旋转现象。

生3:小风车的转动,也是旋转现象。

【设计意图:学生对平移、旋转的理解不能停留在概念的表面,教师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平移、旋转现象,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与生活一体化】

3.教学例4。

师:你能剪出这样手拉手的4个小人吗?先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4图)

生1:每个小人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2:要剪出4个一样的小人,还不能剪断。

师:那我们该怎样做呢?

生1:如果是剪出1个这样的小人,应该是把纸对折,画好小人对折时的样子,然后剪出来。可是怎样剪出4个小人呢?

生2:如果是2个小人就应该是对折再对折,画的时候注意折痕叠在一起的一边是小人身体正中间的那条线,不要剪断了。

生3:这样看来要剪出几个小人,关键就是对折的次数。

师:说得有道理。让我们动手试试,看看结果怎样?

学生动手剪一剪,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作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以鼓励为主。

【设计意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师:同学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这些现象。

【设计意图: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反思

1.注重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

让学生做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丰富了感性认识,培养了空间观念。

2.给学生创造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与时间。

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动手环节,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有猜测、有验证,一层紧扣一层,每层都让学生自主参与。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观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