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微课视频及课后练习4.5比较两位数的大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小学学习站,可每天获取免费课程!


课后作业


第5课时  比较大小

1.在(  )里填上“>”“<”或“=”。

31(  )34    59(  )55    75(  )57    56(  )65

90(  )89    100(  )99   47(  )51    82(  )79

2.排一排。

(1)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14   32   78   41   23   87

  (   ) > (   ) > (   ) > (   ) > (   ) > (   )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0   37   73   54    26   45

(   ) < (   ) < (   )  < (   ) < (   ) < (   )

 









答案提示:

1.   <    >     >    <

>    >     <    > 

2.(1) 87 > 78 > 41 > 32 > 23 > 14

(2) 26 < 37 < 45 < 54 < 60 < 73  


教学设计


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材第42页的内容和练习九第3题。

1.利用前面所学知识,主动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3.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及“十”与“百”之间的关系。

2.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大小。

计数器、数位表、小棒、挂图。

1.按规律填数。

2.照样子写出相邻的数。

37 38 39           49             70 99

3.填空。

 (1)从(  )到(  )是一位数;从(  )到(  )是两位数;100是(  )位数。

 (2)十位是3的两位数有(  )个。

 (3)比69多1的数是(  ),比69少1的数是(  )。

 (4)3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教学例5。

(1)老师出示例5图,请学生回答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

学生甲:根据小棒图来比,只看整捆的左边有4捆,右边有3捆。所以42大于37。

学生乙: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2在37后面,所以42大于37。

学生丙:根据数的组成来比,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所以42>37。

老师引导:如果没有这幅图,怎么来比较这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呢?能不能有一个比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如果学生在汇报时能说出下列方法,老师不必设此问,只需帮助学生弄清思路,规范语言)

学生丁:用计数器来比较大小。

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2)完成例5图下面的题。

小组合作,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23○< 25

方法一:在数位顺序表中23在25的前边,所以23<25。

方法二:23和25的十位都是2,表示2个十,不能比较出谁大、谁小,再看个位,23的个位是3,25的个位是5,所以23<25。

(3)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学生小结: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可以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此外,上述概括的内容是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应鼓励学生有多种比较方法,并且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脱离开实物、小棒、计数器等物,自己是怎样比较这几组数的大小的。

 

教学反思

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1)数位多的数大于数位少的数。

(2)如果数位相同,就从高位比起,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下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教材安排先让学生利用实物(小棒)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再利用计数器比较所表示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这一过程体现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学生一般在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直观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但是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阶段,所以将要学习的知识将是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一个升华。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