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微课视频及练习6.5 解决问题(1)

点蓝字关注我→ 中小学学习站 2021-08-0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小学学习站,可每天获取免费课程!

微课视频辅导

电子课本

课后作业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做一套演出服要用6米布,50米布最多可以做多少套演出服?

二、仙台幼儿园绘画小组有17名小朋友,每2名小朋友需要一张桌子,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

三、一条船可以坐8人,启明小学三年级一班有49人,如果安排6条船,够吗?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并能正确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在观察思考中培养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划船吗?今天老师要带领22个学生去划船,表现好才能入选哟。

1.教学例5。

师:先请学生看题,说一说从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例5)

生1:我知道划船的人数有22人。

生2:我知道每条船最多坐4人。

师:那“至少”是什么意思?

生:如果再少一条船会有同学不能坐船,也就说要每个同学都能坐上船,而且船数又最少。

师:该怎么解决问题呢?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求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4,应该用除法解答:22÷4=5(条)……2(人)。

师:那余下的这2个同学该怎么办呢?

生:这多出的2人,应该再租1条船,这样就至少需要6条船。

师:这个答案对吗?

生:每条船最多坐4人,5条船最多能坐20人,6条船肯定能坐22人,所以解答是正确的。

师:讲得很有道理。我们在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就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检验答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解答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生1:有27箱菠萝,每次最多能运8箱,求至少要运多少次运完这些菠萝,就是求27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是27÷8=3(次)……3(箱),剩下的3箱也要再运1次才能运完,所以至少要4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生2:小丽有10元钱,要买3元一个的面包,求能买几个,就是求10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10÷3=3(个)……1(元),剩下的1元不够再买1个,所以最多能买3个。

生3:如果用这些钱买4元一个的面包,算式就是10÷4=2(个)……2(元),同样剩下的钱不能再买1个面包,所以最多只能买2个面包。

(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说得有理有据的学生要多表扬)

2.教学例6。

师:你们见过这样排列的小旗吗?小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例6)

生:小旗是按每3面为一组的规律排列的。

师:那么16面里面有几组这样排列的小旗?怎样计算?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生:这就是求16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16÷3=5(组)……1(面)。

师:余下的这1面就是最后一面,也就是第16面,说明这是一组里面的第1面小旗,应该是黄色的。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往下摆,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生:就是求27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27÷3=9(组),没有余数,说明第27面小旗的颜色与一组里的最后一面小旗的颜色相同。

【设计意图: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探索也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课堂上,学生借助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中不断提升认知水平,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上,学生将已掌握的用除法解决问题的知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技能等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使迁移的能力不断提升,努力做到“举一反三”】

师:同学们,和大家说说你们今天的收获吧。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和情感化。

2.在教学中教师讲得少,学生说得较多、做得较多。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对于外部所授予知识的接受,还是主体的主动建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把思考过程和结果说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