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安再造“地下城”?

香菱 粉巷财经 2020-06-05


▲图片来源:粉巷君 摄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写,“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智慧和良心。”

不过,良心难得。

常见的情形是,暴雨之后,市民面对眼前积水的“绝望”。

除了“看海”,还有“拉链马路”带来的出行困扰——热力、电力、通信等各种管线错综复杂地盘踞在地下,维修或改迁时,马路反复开挖。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或许可以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西安2016年开始修地下管廊,今年7月,发布《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收费管理实施意见》,准备向各入廊管线单位开始收费。

这是一次大的跨越,但可想,阻力并不会小。

从免费到付费,是企业乃至每个市民与城市互动方式的转变,但如果能享受到更好的城市服务,或许这是城市进化的一条出路?


01

2016年夏,西安,暴雨。

小寨十字的路面迅速被来不及排出的雨水淹没,几十辆车被积水浸泡,交通瘫痪。

那张堵车的新闻图,红了好久。

不久后,西安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治理城市“内涝”。

昆明路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在那之后不久开工的,2017年汛期来临之前建成。雨水通过管廊流入皂河,西南片区28平方公里的排水泄洪问题有了解决通道。

大规模修建地下综合管廊,官方的意图当然不止排水这么简单。

地下综合管廊是在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原本单独铺设的管线,如给水、再生水、热力、电力、通信、燃气、污水等,统一“收纳”。

▲昆明路管廊内部  图片来源:粉巷君 摄

以往,各种管线错综复杂地盘踞于地下,维修通信管线挖错管道,并不鲜见。“入住”管廊之后,节省了反复开挖路面的成本,还能空余出大量的“干净土地”。

印象最深的还是,燥热的中午小区停电,工人经过数小时的各项检查之后,才发现是电缆出了问题。

但如果有综合管廊,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管廊公司的工作人员小刘解释,“铺设进管廊的电缆选择的是感温电缆,只要出现异常发热,舱顶的感烟探头就会报警,方便工人及时抢修,不会影响供电。”

而且,相比一般管线20多年的寿命,地下综合管廊可以达到100年。

过去数年,许多城市选择财政兜底,但西安的管廊建设选择政府与企业合作,政府进行政策指导、监督考核,社会投资人负责融资、建设和运营。

“政府投入一部分,可以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其他建设中,这是一种良性模式”。


02

180多年前,巴黎诞生了世界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

其庞大的工程量,如一座地下宫殿,至今仍在为这个城市服务。

我们国家直到2015年,才开始试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当时西安虽然并未入选试点城市名单,但关于综合管廊的尝试,在一年后就开始了。

目前,西安的综合管廊已经覆盖高新区、长安区(常宁新区)、经开区、雁塔区、阎良区等区域。

不过,这还不是最终目标,按照近期规划,西安的综合管廊将以田字格或井字格的方式,基本覆盖整个城区,全长约400公里。而远期将形成“一环、六放射、多组团”的管廊体系,如同一座“地宫”。

▲ 图片来源:粉巷君 摄

在这项浩大的工程中,昆明路地下综合管廊是西安最早修建的项目,也是全国施工难度最高的项目。

管廊建在地下10米处,顺着狭长的楼梯向下,温度越来越低。

走至管廊最底部,一条高5.2米、宽5.65米的综合舱出现在眼前,通信、给水、再生水、热力等管线支架各行其道。

不同于在开阔地带施工建设,能够“大展拳脚”,将原本单独铺设的管线集中起来,统一安排“入住”地下管廊,并不容易。

在车水马龙、建筑物密集的城市里修建管廊,能够施展开的场地非常有限。

小刘感叹,“这条路不止管廊一个项目,还在修地铁、修路、修高架桥。而且整个昆明路段的管廊是和高架桥立体交叉的,桥墩子距离管廊外壁只有50公分的距离,非常近。”

除此之外,管廊还要协调好与地铁建设的关系,“这条路有七个地铁出入口,也是跟管廊交叉,施工时只能将下面的三个舱室往下沉。”


03

城市地下建设是看不见的“里子”工程,但“里子”做好了,城市才真正有“面子”。

维护这个里子,成本也很高。

地下管廊建成后,首先面临的是后续维护和运营的资金问题,谁来出钱?

比如让政府埋单,或者采取PPP模式。

讨论到最后,简单的逻辑就是向入廊企业收钱,政府进行缺口补贴。事实上,这一模式,国家从2015年已开始提倡。

今年7月,西安市也发布了《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收费管理实施意见》,采取收费模式,各入廊管线单位应向管廊运营单位交纳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

但一说收钱,有些管线单位就不乐意了。

▲ 图片来源:摄图网

“传统管线20多年换一次,时间到了就得重新建设,累计下来费用更多,入廊费只是收提前建设的钱。”小刘说道,“即使所有管线入廊,我们收回来的钱,都覆盖不了成本。”

不过,入廊费也有“优惠”,住建部门工作人员解释,如果能一次性缴纳,肯定会有优惠,先期推广,要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而且,下一步,政府部门还将通过立法促进入廊工作。

西安走收费这一步,其实已经有些晚了,此前,深圳、厦门、长沙、合肥等城市早已公布了收费标准,已经在进行有益尝试。

至于费用是否会转嫁到市民身上,有专家表示,“综合管廊是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基础设施,其产品的提供并不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而是以改善城市环境、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为主要目标。”

期待西安建成后的“里子”,让我们的“面子”更好看。

本文为〡粉巷财经 nbdfxcj〡原创文章

特约作者:香菱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转载请移步粉巷财经后台留言申请

更多精彩内容 ↓

西安“拆墙”

西安又杀出一匹“黑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