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孩子感冒
感冒是最常见的病,几乎人人会自我诊断,只要一咳嗽发烧,或打个喷嚏,很多人的反应:是不是感冒了?然后就可能开始吃药了,对于感冒,尤其是儿童感冒,其实有很多误区。
虽然很多人给自己或给自己孩子诊断过感冒,也自己下过药,但大部分人对于什么是“感冒”其实很含糊,这种含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医学教材对感冒的定义也很混乱,这种混乱的根源是传统上的感冒和现代医学里的感冒对接得有点偏差。
“感冒”这个词在中文里早就有,但传统上我们对感冒没有明确定义,把流涕、鼻塞、喷嚏这些症状都笼统的称为感冒,而现代医学里的感冒(cold)通常是普通感冒(common cold)的简称,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因为以流涕鼻塞为主要症状,所有又称为急性鼻咽炎。也就是说普通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合并细菌感染,但比较少。
因为免疫系统未完善,儿童感冒更常见,2岁以内的孩子一年可以有8-10次,在幼儿园、孩子多的家庭里,因为交叉感染,感冒会更常见,好在的是感冒可以自愈,如果不是孩子太小,一般不会发展成什么严重疾病,所以得了感冒并不可怕。
但感冒的症状没有特异性,流涕、鼻塞、喉咙痛、咳嗽、发烧这些症状可以是感冒也都可以是其它病的表现,一旦孩子真的出现了感冒的症状,很多家长脑洞大开,比如喉咙痛就担心是化脓性扁桃体炎,孩子老流鼻涕担心是不是鼻窦炎,咳嗽了会担心是不是肺炎,对病情不确定产生的焦虑,会让家长们做出很多不理性的选择。
孩子生病了,保持警惕是对的,确实有些症状看起来像感冒,但实际却是一些严重疾病的表现,比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早期的症状和感冒很像,但毕竟发病率很低。自己盲目用抗生素,对感冒的孩子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可能导致腹泻、皮疹、过敏等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增加哮喘、湿疹、肥胖等风险。
即便知道孩子感冒了,很多家长并不相信自己能好,尤其是老人,看着孩子生病难受很心疼,忍不住给孩子吃点什么药,不管它有用没用,用了就觉得自己做了点什么能心安一些,所以很多感冒的孩子吃了抗生素、各种感冒药、中成药,过几天感冒好了,家长还以为是吃药吃好了,下次孩子再感冒,就越容易按自己的感觉给孩子喂药。
而事实上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目前没有针对感冒的抗病毒药,任何声称对感冒有抗病毒作用的,无论西药中药,都是骗人的。感冒都是自己好的而不是医生治好的,对大人来说感冒药也只能缓解感冒症状,而不能治愈感冒。
就儿童而言,感冒药不一定能缓解症状,还可能产生副作用,至于中成药,都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药物试验,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没有验证过,而且很多添加了西药成分,和其它感冒药同时用很容易造成药物过量。
有些孩子即便去找医生看了,确定是感冒了,但觉得提前用抗菌素可能可以预防继发的细菌感染,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上大人还是小孩,感冒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会带来好处,反而可能带来药物的副作用。
对疾病越了解,心里就会越淡定,乱用药的机会也就越低。根据台湾的一项研究,医生和药剂师的孩子,因为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而使用抗生素的比例明显低于其它孩子,这就是父母的认知给孩子带来的帮助。感冒是孩子最常见的病,知道下面这些关于感冒的知识,可以减少孩子不必要的用药和风险。
一.感冒大部分持续一周,也有约10%的病人要持续2周。最先出现的症状常常是喉咙痒痛,随后出现鼻塞和流涕,喉咙痛常常在2-3天后自己缓解,然后以鼻塞流鼻涕为主,同时约2/3的孩子会有咳嗽,其它症状消失后咳嗽还可持续1-2周。
二.抗病毒药物和抗菌素对普通感冒没效,用了这些药不但对病情没帮助,还可能产生很多副作用。当孩子合并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时可以据情况使用抗生素,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可以抗病毒治疗,但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的使用要由医生决定。
三.不要给4岁以下孩子吃非处方类感冒药,包括抗组胺药(如扑尔敏)、止咳药(右美沙芬、福尔可定等)、解充血药(如伪黄麻碱、去氧肾上腺素等),如果不是医生的意见,4-6岁的孩子也尽量不要用这些药。12岁以下儿童不要用含可待因的药物。
四.孩子感冒可以让他多休息,多喝水,喉咙痛大多可以自己缓解,鼻塞可以用生理盐水滴鼻,湿润鼻腔后可以用球形吸管将鼻涕吸出,发烧和咳嗽可以参看目录里的相关文章。
五.和其他疾病一样,观察感冒孩子的一般状态和精神反应很重要,精神状态不好,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要赶快去医院,耳朵疼,咳嗽超过2周,鼻塞流鼻涕的症状超过了10天也要去医院,年龄小得孩子感冒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所以3个月以下的孩子感冒要早点去医院。
六.勤洗手、定期清洗孩子的玩具,让孩子不去摸口、鼻、眼睛,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有助于预防孩子感冒。打喷嚏时候用纸巾捂住口鼻可减少病毒的传播。
更多感冒相关文章,关注这个账号(drpeihg)后,回复数字编号可阅读。
61 如何应对孩子咳嗽
95 洗手:省心又省钱的育儿法宝
99 抗生素和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家长应该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