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学有没有绝对?

2016-06-24 裴洪岗 drpei

前几天集中推送了脐贴,坑娃之贴》《退热贴能退热吗?》《“坑娃三贴”之三伏贴三篇文章,“坑娃三贴”里有两贴和中医有关,自然又引发了很多口水。


其实退热贴的那篇是一片旧文,最早的版本里我也提过一句中药,这次为了对比一下评论反应,特地把那句话去掉了,结果果然大不一样。


这也再次印证了一件事,批评西药是可以的,但批评中医药不可以。我批评艾畅、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匹多莫德这些西药时,评论都很支持,这次写退热贴里不提中医,评论也大多支持。但小儿推拿、积食、脐贴、三伏贴的文章一出来,评论就会炸锅。


太偏激了。

凡事没有绝对。

不能一棍子打死。

凡事要一分为二。

我既相信西医,也相信中医。

医学没有绝对,中西医各有所长。


这些话我都听得耳朵起茧了。这些话听起来都非常理性、客观、包容,有道理吗?


说这些话的人要么是非不分,要么是没有逻辑。


不符合自己的认知的观点,就冠以“太偏激了”,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偏激的。“凡事没有绝对”这句话本身就说得很绝对。如果不对错的进行否认,就不会有对的答案,凡事如果要一分为二,那世上就根本没有是非对错。


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的医生和科学家在做各种研究,对比各种药物、治疗方法的对错优劣。如果医学问题我们不需要有对或者错,不需要有好或者坏,那这些研究就失去了意义,这些科研经费也可以省了,这些科研人员也都可以下岗了。


但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研究,对比了各种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好坏优劣,最终形成了医学指南,让医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哪个好,哪个差。如果医学没有绝对,那生病看西医可以,看中医也可以,喝符水可以,跳大神自然也可以。


如果看过正式的循证医学指南,你会发现对不同的治疗方案会有给出不同级别的推荐意见,诸如推荐、不推荐之类。对某种病情,可能也会推荐一个或者几个一线、二线药物。


推荐或者不推荐,其实就是肯定或者否定,推荐一种或者几种药,一种或者几种治疗方案,其实等于否认了无数的药品和方案,其实也是对他们一棍子打死了。


你拿点退烧药出来,说这个能治高血压,别人告诉你不可以。你会说太偏激了,凡事没有绝对,不可以一棍子打死之类的话吗?拿退烧药出来你可能很好理解,但拿个中药出来说能降压,你可能就迷迷糊糊了。


但不同意用退烧药和中药治高血压,理由其实都是一样的:没有证据证明它们能控制血压。


一块水凝胶取个“退热贴”的名字,你就以为它能退热,一些草根树叶被冠以“中药”的名字,你就觉得它可能会有神奇的功效。再加上传统文化和政策、商业推动等因素,就出现了脐贴治腹泻,脐贴治痔疮,脐贴减肥,三伏贴冬病夏治大行其道的状况。


广泛使用的东西,总会偶然碰到一些自愈的病例,或者因为安慰剂效应而产生一些治好的“证据”。而用中医药和偏方的人,普遍都把这类东西当作试一试、调理一下的心态,没效果也就算了,真的见到一点“效果”就可能奔走相告。


用的人多不等于就是“有效”,张悟本宣传绿豆汤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喝,**功练的人多,也不等于它能治病。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的,你应该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中医的长处在哪里,不是我用了绝对好,我七姑八大姨用了觉得好就是有力的证据,大样本随机双盲证实有效才叫有力的证据。


“没证据证明不等于绝对没有用,不要太绝对,说不定哪天发现退烧药里降压功能,说不定哪天草药里有个什么成分能降压,到时候看怎么打你的脸。”


这种可能性有吗?可能性当然存在,但这是小概率事件。


世界上每天也有科学家在研究新药,探索新的治疗,一些老药发现新的功效,在某种植物里提取出来一种能治病的有效成分,都偶有发生,但这都是小概率事件。


真的发现了新的功效,真的发现了有效成分,有证据确认了,我们再去用它,这都是很正常的。现代医学不等于不会犯错误,医学指南也不等于绝对正确,但基于当前最佳证据去作出的选择,才是正确机会最大的选择。


放着已经有证据证实有效的降压药不用,你非要去吃退烧药去降压,非要吃没验证效果的草药去降压,非要去贴没证据证明有用的脐贴、三伏贴去治病,到底是理性还是偏激呢?


对于一个具体病人的病情判断,我们可能不能说得那么绝对,但不等于医学是没有原则的,不等于医学是没有绝对的,否则你可以指着手说这也可能是脚,指着屁股说这也可能是脑袋。不要以为这是讲笑话,中医里的“心”真的不是指心脏,“脾”不是指脾脏。


承认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构成的,同时也相信人体是精、气、血、津液构成的,既相信现代医学,也相信中医的,要么是不了解中医,要么就是糊涂蛋,无一例外。



相关阅读

感恩中医

我为什么反对中医

回复“艾畅”、“利巴韦林”、“匹多莫德”,“金刚烷胺”看我怎么“黑”西医。

题图来自pixabay,授权基于CC0协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