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你的母亲也许强势,也许软弱,也许蛮不讲理;你的父亲也许平庸,也许寡言.......
前几天,读到《人民日报·精选》上的一段话:
“你的母亲,也许强势、软弱、也不讲道理,但不管她认识你多久,她不懂你都是正常的,因为她一辈子都活在她的圈子里,没有机会去见你见过的世界,更没有机会去体验,你有幸体验过的人生。
你嫌弃母亲的唠叨,却不记得她也曾是个对镜贴花的姑娘,所以你应该对母亲多一点耐心。
你的父亲,也许寡言、不近人情,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你讨厌父亲的平庸,却不知道,他也曾经是个怀揣梦想的少年,所以你应该对父亲多一些关心。
我们只是踩着父母的肩膀,见识了父母从未见过的世界,不要责怪他们什么都不懂,努力变优秀,然后去带他们见识更大的世界,而不是站在他们有限的认知的外面,指责他们的无知和狭隘。”
短短的300个字,却足以掀起内心的万丈波澜。
无可否认的是,我们都在某个瞬间埋怨过父母,试图逃离过原生家庭。
可当我们到了父母的年纪,站在同一个台阶上看问题。
就会发现,当自己遇相同的问题,并不能比父母处理的更好。
曾经的那些不理解、埋怨、费解,全是源于自己的无知与自以为是。
我们享受了父母带来的优渥生活,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看世界,却在看见墙外的刹那,忘记了这个世界从来不是一片平地。
我们之所以能够走的平坦,过得安稳,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先前看过一个视频。
有个人领到工资后感慨。
“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月拿着1500块的生活费,总是跟父母抱怨生活费太少不够用。可到了现在,自己出来工作了,才发现要每个月拿出1500块给父母,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是啊,任何时候,当我们设身处地的,真真切切的站在某个环境、身处某个身份的时候,就会明白曾经的自己多么的荒诞可笑。
因为一刹那的幼稚、任性,会给身边人、父母亲带来多少伤痛。
长大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害怕麻烦。
可年少的我们哪一个不是让父母拧紧眉头的顽皮小孩。
父母鬓角发白的发,有多少是我们亲手添上的白。
谁人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可谁家的父母不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世上,除了父母之外,没有人真心希望你能过得好。
也只有父母的爱,是真的不需要你回报。
再重新去读人民日报的话。
你是否会和我一样心绪百转,心中怅然。
很多时候,只恨道理明白的太晚,一句理解来的太慢。
当我们意识到心底真实的声音时,已经在错误的路上走的太远。
远到父母此时只能看着我们的背影,送我们去人生下一个阶段。
我们总是在前面走,父母总是在后面跟。
直到有个声音劝他们:
别跟了,别看了,孩子长大了。
他们才会依依不舍的,关上家门。任由庭前树,绿了又黄,一轮又一轮。
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
子女越有出息,往往离父母越远,孝心似乎也随之变得淡薄。
开始是一通通牵挂的电话,后来变成一行行牵挂的文字,再后来变成了父母亲一方的独角戏。
父母们不懂为什么孩子不回复,但他们懂得,不打扰也是替孩子考虑,给孩子帮助。
父母老了,还在替孩子考虑。
可又有多少孩子会替父母的晚年考虑?
每个人都在强调关系对等,因果偿还。
可当我们仔细去想,父母给我们的爱,我们能还到多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母在我们身上留下的恩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所以,如果父母在身边,请一定要及时尽孝,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如若父母已远行,也不要忘记身边的老人。
爱是传递,爱是薪火。
父母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种子,应由我们亲手传递到下一代。
最后,由衷地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
身体健康,笑容常在。
长命百岁,事事顺意。
点个【转发】或【再看】,为父母积累1点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