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十月初一寒衣节,以佛教独有的方式为逝去的亲人,送寒衣以尽孝道!
“寒衣节”的由来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
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关于寒衣节还有一个传说,秦始皇时代,江南孟姜女与范喜良新婚不久,丈夫范喜良就被抓走修长城去了。范喜良一去就没了音讯,眼看天越来越冷了,孟姜女惦念着丈夫,就把做好的棉衣包好,到长城寻找丈夫。
当她终于到了长城时,却得知丈夫已经累死了。她伤心的哭了很久,忽然长城塌了一段,露出了埋在城墙下的范喜良的尸骨。孟姜女把带来的寒衣烧掉,只见那寒衣飘飘地落在了范喜良的尸骨上。
从史书的记录看,宋代时,每到农历九月下旬,街上的店铺就开始做冥衣靴鞋的买卖,为十月初一人们送寒衣之用。
而《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从周代产生后,在民间流传的一千多年中,经过不断加工,到明代时,已经有了送寒衣的情节。这些都说明,宋明时期,寒衣节的习俗已经比较定型了。
佛教与“寒衣节”的关系
六道轮回的饿鬼道
鬼道,亦称鬼趣,六道轮回中的一道,属于三恶道之一,也称为饿鬼道。
但要注意的是,人死之后的亡灵,严格意义上并非就是鬼或者饿鬼,这里提到的主要就是因不善业死后堕入六道轮回中的(饿)鬼道中的众生状态。
据大乘义章卷八末载,所谓饿鬼者,常饥虚,故谓之饿;恐怯多畏,故谓之鬼。此鬼类羸弱丑恶,见者皆生畏惧,穷年卒岁不遇饮食,或居海底,或近山林,乐少苦多而寿长劫远。以昔时贪嫉,欺诳于人,由此因缘,故堕饿鬼道。
鬼道之所以也称为饿鬼,是因为鬼道众生由于不善业的感召,大多都是肚大如盆,咽喉细如针孔,经年累月吃不到食物,见到食物扑上去吃,或因口中燥热喷火咽喉太细咽不下去,或者食物瞬间化为火炭烧穿肚肠,如此痛苦万状,称为饿鬼,是比较形象的。
人死后投生于饿鬼道中的因缘,除了共同的不善业外,亦特别与不肯施舍助人、偷盗或见难不救之业因有关。
鬼道中的众生寿量不定,有的鬼寿命可长达数万亿人间年,终生受着因不善业力而感召的痛苦果报,十分悲惨可怜。
我们了解到饿鬼道众生的痛苦以后,要慈悲他们,愿他们早日获得解脱。同时,要时时策励自己,思维无始以来,我们也曾多贪吝,造恶业,若因缘和合结出恶果,就会堕入饿鬼道受苦。
故佛弟子应精进修行,祈请三宝加持自己远离自私自利,发愿不再造作贪吝的恶业,多多以清净的虔诚心上供下施,努力忏悔罪业,累积资粮。
佛弟子“寒衣节”祭祀
作为佛弟子,在寒衣节这天,为表达对已故亲友的怀念,可以选择诵经、念佛、供养、供灯、拔度、做功德布施等,以此之功德回向给我们的七世父母以及六亲眷属,冀望亡故亲友,断绝烦恼,出离苦海,以清净身,得生净土。并以此表达对历代祖师大德的无限感恩和缅怀之情。
看更多好文章请点击下方名片识别关注南师国学堂
你若喜欢,点个赞,点个在看
,
选择留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