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主任傅自應:讓我們一起,為澳門的繁榮昌盛點讚!
编者按:今年12月20日,澳門將迎來回歸祖國20周年。回歸20年來,澳門取得了巨大成就,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
12月6日,新華社和央視新聞相繼播發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傅自應的專訪。
傅自應在訪問中表示,澳門回歸20年來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積累了豐富的治理經驗。只要“一國兩制”初心不改,澳門的明天將更加絢麗。
點擊視頻觀看央視專訪傅自應主任
☟☟☟
“回歸20年,是澳門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傅自應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暢談回歸以來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
他認為,澳門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始終如一地堅持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三個“堅持”:
堅持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
堅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堅持包容共濟、促進愛國愛澳旗幟下的廣泛團結。
他說,習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堅持”確保了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能沿著正確方向走穩、走實、走遠,開創了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新局面。
他說,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會見澳門特區候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先生時講到,“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
傅自應從政治、經濟民生、社會等層面介紹了“一國兩制”在澳門實踐取得的巨大成功。
憲法和基本法權威在澳門得到堅定維護
傅自應指出,澳門回歸以來,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得到切實維護。這體現在:
2009年澳門特別行政區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法》,率先履行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憲制責任;2016年在立法會選舉法修改法案中增加“防獨”條款;
2018年頒佈《澳門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行政法規,設立由行政長官任主席的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
2019年1月順利完成對本地立法《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及保護》的修改,切實維護國家象徵和標誌的尊嚴……
同時,澳門的行政主導體制運行順暢,依法治理能力和水準顯著提升。
回歸以來,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制定頒佈289部法律,推進法律的“立、改、廢”工作;
行政長官依據基本法制定了627部行政法規,進一步完善特別行政區法治體系,為澳門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
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約且重在配合,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立法取得長足進步,司法體系不斷完善。
傅自應指出:“20年來,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開闢了澳門良好的政治局面。”
▲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升旗儀式
經濟快速增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傅自應分析指出,澳門特區按照中央對澳門發展的定位要求,扎實推進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設。立足澳門經濟發展的實際,推動澳門由“博彩”走向“多彩”。在保持博彩業穩定發展的同時,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會展、中醫藥、特色金融等多元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最新數據顯示,本地生產總值(GDP)從回歸之初的518.7億澳門元(下同)增加到2018年的4447億元;2018年底,累計財政盈餘達到5056億元,外匯儲備為1636億元,較1999年分別增長193倍和6.2倍,大大增強了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物價保持穩定;本地居民充分就業,失業率從回歸之初的6.3%下降到2018年的1.8%。
澳門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社會福利水準不斷提高,民生得到持續改善,特區全力建設社會保障體系、住房、教育、醫療、人才培養、防災減災六大民生長效機制,讓社會各階層尤其是弱勢群體能夠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澳門特區建立了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並多年實施現金分享計劃,連續調升敬老金、養老金;特區政府堅持“社屋為主、經屋為輔”思路,截至2018年,共建5.1萬套公共房屋,努力改善澳門居民住房問題;特區政府自2007年起實施幼稚園到高中15年免費教育;初級衛生保健體系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定為“太平洋地區典範”,居民整體健康狀況達到發達國家水準;2018年成功抗擊颱風“山竹”,進一步提升了對自然災害的應對水準。社會治安狀況穩定,位列全國最安全城市之一。
“澳門善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實現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民生持續改善,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傅自應說。
社會和諧包容,愛國愛澳是主流價值
傅自應介紹說,2018年澳門實現了在大、中、小學升掛國旗全覆蓋,這是20年來愛國愛澳始終是澳門社會主流價值的具體體現。
傅自應指出,回歸後,澳門特區大力弘揚愛國愛澳、包容共濟、務實進取的優良傳統,增進社會凝聚力,廣泛深入宣傳推廣憲法和基本法,推動國情、區情教育,“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在特別行政區得到廣泛擁護和普遍認同,成為市民的共同行為準則和政治文化。
澳門還大力培養青少年的愛國意識,保證“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傅自應指出,2006年澳門制定《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從法律上明確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組織編寫適應澳門區情、適合澳門青少年的本地教材,與內地合編教材推廣使用;2016年推出“千人計劃”,已有超過3000名青少年到內地學習交流。
發揮獨特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經過20年快速發展,澳門今天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對於澳門未來的發展,一定要發揮好‘一國兩制’的最大優勢,運用好國家改革開放的最大舞台,抓住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傅自應說。
他指出,澳門要更加積極主動助力國家全面開放,積極主動參與國家治理實踐,積極主動促進國際人文交流,發揮澳門在促進東西方交流、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澳門要加強“一個中心”、“一個平台”、“一個基地”建設,著力培育澳門經濟增長新動力,拓展經濟發展的新空間。
他強調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 為澳門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澳門社會各界同胞積極投身大灣區建設,自願融入祖國發展大局,拓展澳門產業發展空間、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促進澳門經濟社會繁榮穩定。相比大灣區其他城市,澳門具有旅遊中心優勢、中葡平台優勢、多元文化優勢和科技發展優勢。
“澳門要實現更好更大的發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必然的選擇。”傅自應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對“一國兩制”方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黨的十九大將“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納入國家“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一國兩制”實踐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傅自應表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深入總結“一國兩制”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做出了系統的制度設計和工作部署。
展望未來,傅自應說:“我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我們既能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建設好,也能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澳門建設好。只要堅持‘一國兩制’初心,澳門這塊蓮花寶地,一定會更加絢麗輝煌。”
在採訪結束時,傅自應主任說:
祖國和澳門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為祖國的偉大復興,為澳門的繁榮昌盛點贊!
12月1日,《求是》雜誌(2019年第23期)刊登了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題為《盛世蓮花別樣紅——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署名文章。
文章全面回顧了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的巨大發展成就,深入系統總結了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經驗,對推進新時代澳門“一國兩制”事業進行了展望。
點擊圖片回顧全文
☟☟☟
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近日在接受中央媒體採訪時再次表示,澳門回歸祖國後,全面準確貫徹落實基本法,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巨大成功。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得到切實維護。
以下是傅自應主任對相關問題的回應:
問:澳門回歸20年來,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巨大成功,堪稱實踐“一國兩制”的典範,您認為成功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答: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經濟快速發展,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用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澳門回歸15周年大會上提到成功實踐“一國兩制”需要三個“堅持”。我認為,澳門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始終如一地堅持和踐行著習總書記強調的這三個“堅持”:
一是堅持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
澳門特別行政區設立以來,始終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制秩序,把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與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走樣、不變形。
二是堅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始終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為首要任務,集中精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提高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堅持包容共濟、促進愛國愛澳旗幟下的廣泛團結。
澳門素有愛國愛澳優良傳統,社會各界高舉愛國愛澳旗幟,顧大局、重和諧、講團結,始終以國家整體利益為重,以澳門長遠發展為重,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共同促進澳門繁榮穩定。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堅持”確保了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能沿著正確方向走穩、走實、走遠,開創了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實踐的新局面。
問:回歸20年來,《基本法》在澳門社會深入人心、得到全面貫徹落實,您認為《基本法》為保障澳門社會長期繁榮穩定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答:澳門基本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憲法為依據、在澳門同胞廣泛參與下制定的法律,規定了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以保障“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政策的有效實施。
基本法確立了中央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關係,維護了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
授予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規定了特別行政區行使高度自治權的政治體制,落實了“澳人治澳”原則;
確立了澳門居民在國家和澳門的主體地位,保障了澳門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規定了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文化、社會事務和對外事務等各項具體制度和政策。
在澳門過渡時期,基本法就為處理澳門回歸的各方面事務提供了基本指引和遵循,為確保澳門平穩過渡和順利回歸發揮了重要作用。
澳門回歸祖國後,中央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全面準確貫徹落實基本法,推動澳門特別行政區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巨大成功。
實踐充分證明,基本法是澳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的堅實法律保障,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定海神針”。
問: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澳門青年與教育領域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對傳承和弘揚好愛國愛澳優良傳統、確保“一國兩制”事業薪火相傳寄予厚望。您認為澳門在這方面有哪些好的經驗與做法?
答:教育是百年大計,青年關乎未來。中央對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教育青年工作高度重視,去年5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三次給澳門高校、小學生、長者義工組的老人回信,字裏行間飽含對青少年教育培養的關心關懷,飽含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殷切期望,廣大澳門同胞特別是青少年深受感動、備受鼓舞。
澳門回歸20年來,在青少年教育培養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抓教育體系建設。特別行政區政府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謀長遠、打基礎,制定專門法律,出台十年規劃,推出青年政策,推行15年免費教育,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品質,為青少年成長成才提供了堅實保障。學校、家庭、社團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努力,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化的青少年教育培養網絡。
二是抓師資、抓教材。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堅持弘揚愛國愛澳主流價值觀,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緊緊抓住師資、教材兩個重點環節,組織開展教師赴內地學習交流,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實施內地優秀教師來澳交流計劃;推動澳門與內地合編歷史教材進課堂,由特別行政區政府教青局和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編寫的澳門版《歷史教材》、《品德與公民》,被澳門絕大多數學校選用,為澳門青少年教育培養奠定了好的基礎。
三是抓國際化教學。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以國際化視野謀劃推進澳門青少年教育培養,推動各類學校開展雙語教學,開設英文、葡文國際化學校,鼓勵開展國際交流活動,參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不斷提升人才培養國際化水準。
問: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澳門也迎來新的使命與機遇。作為大灣區的四個中心城市之一,您認為澳門在參與共建大灣區中有什麼優勢?能分享哪些紅利?
答: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 為澳門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澳門社會各界同胞積極投身大灣區建設,自願融入祖國發展大局,拓展澳門產業發展空間、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促進澳門經濟社會繁榮穩定。相比大灣區其他城市,澳門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旅遊中心優勢。澳門正在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是全球世界歷史文化遺產最為集中的城市,同時中西美食薈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可有力帶動大灣區城市旅遊水準提升。
二是中葡平台優勢。中葡論壇成立於2003年,論壇常設秘書處設在澳門,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五屆部長級會議。澳門正在積極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成為大灣區城市對接“一帶一路”國家的重要支點。
三是多元文化優勢。澳門文化多元包容,有“融通中西”的歷史傳統和社會環境,在大灣區建設中能夠發揮“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合作基地作用。
四是科技發展優勢。澳門回歸20年來,科技事業發展日新月異,已建成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微電子等領域快速形成技術高地,成為大灣區珠江西岸科創走廊建設的重要一極。
推薦閱讀
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
TIPS
聽說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能及時收到微觀澳門
發的最新澳門本地消息
和不定期福利
大家記得給“微觀澳門”標上星標哦~
操作非常簡單!
只要給我“標星”就可以了
安卓版的則是“設為置頂”哦
在看的你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