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ture:60%感染者無症狀?隱性傳播會否導致新一輪爆發?

微觀澳門 2022-04-28


Nature 於 3 月 20 日發表一篇題爲 Covert coronavirus infections could be seeding new outbreaks 的評論指出,目前人群中可能存在 30~60% 的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他們具有傳播力,“可能引起新的流行”。 

所謂無症狀感染者,即沒有感染新冠病毒的臨床症狀(如發熱、乏力、肺炎等)但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患者。

 

事實上,國內外諸多科研團隊紛紛開始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疾病特徵與疫情傳播角色展開多項研究。

 

早在 2 月 20 日,南京 CDC 就在預印論文平台 medRxiv 上發表文章,該研究選取了 2020 年 1 月 28 日至 2 月 9 日南京市 COVID-19 確診 / 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並從中追蹤到 24 例無症狀感染者。其中 5 例(20.8%)在住院後出現發熱、咳嗽等臨床症狀;12 例(50.0%)出現典型 CT 毛玻璃樣病變,住院期間無任何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研究指出,這些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期可能長達 3 周,而且其密切接觸者可被感染並發展成爲重症。



如今,新冠病毒在人群中“潛伏”,已出現不少無臨床症狀、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的“無症狀感染者”,如何有效防控“潛伏者”備受關注。


疫情會否因“潛伏者”再度暴發


近期,山東德州、貴州貴陽、四川綿陽等地接連報告境外輸入的無症狀感染者,浙江嘉興報告了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關聯本地確診病例,河南漯河29日報告的本地確診病例曾與無症狀感染者共同就餐。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新冠肺炎上海專家治療組高級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等專家均提醒,要高度關注無症狀感染者


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對比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感染率(6.30%)與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感染率(4.11%),得出結論稱“感染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寧波的研究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但還不能急於下結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29日對記者說,納入該研究的“確診病例共157例,無症狀感染者共30例”,樣本量較小,但感染率確實存在數值差異。


曾光認爲,從宏觀層面來看,國內已實現本土新增確診病例基本“清零”,說明防控措施行之有效。“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沒有阻礙國內疫情形勢好轉。”他說,既要予以重視,也不必恐慌。


上述專家也有類似判斷。鍾南山根據已有事實推斷說“中國還沒有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張文宏直言“無症狀感染者不是感染者的主流”。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有症狀的新冠肺炎患者是病毒傳播的主要傳染源。



中國爲追蹤“潛伏者”作出努力


事實上,各種傳染病中不乏有類似的“潛伏者”,比如傷寒杆菌攜帶者瑪麗·梅倫。她被認爲與所供職的7個家庭感染傷寒病毒有關,但她本人沒有發病。SAR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MERS(中東呼吸綜合征)期間也均有無症狀感染者。


但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無症狀感染者比例相對較高。對武漢兒童醫院115例兒童新冠病毒感染者進行回顧性臨床特點分析發現,無症狀感染者比例達到53%。權威期刊《自然》刊發文章稱“30%—6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無症狀或者症狀輕微”,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者莎拉估計“40%的新冠病毒傳播是無症狀的”。


“大部分國家缺乏像中國爲追蹤無症狀攜帶者所做出的‘英雄式努力’。”莎拉對中國媒體說。如其所言,無症狀感染者早已被納入中國的防疫範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從1月28日發布的第三版防控方案開始,每一版方案均對無症狀感染者作出定義、強化管理。3月26日舉行的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也爲防疫“下半場”劃出重點:“要高度重視防治無症狀感染者”


“沒有將無症狀感染者列入確診病例,不意味著我們對它放松警惕。”曾光對媒體記者說,實踐表明已有防控措施的有效,下一步應對無症狀感染者“也要相信整體防治效果”。


多措並舉使“潛伏者”可防可控


中國此前追蹤新冠病毒“潛伏者”主要有四種途徑:


一是對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

二是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

三是新冠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的主動檢測;

四是對部分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員的主動檢測。


另據介紹,無症狀感染者被找出後均按照要求隔離觀察,直至核酸檢測轉陰才出院。


周琪表示,未來防控無症狀感染者的主攻方向是“更早預防、預警、檢測”。爲最大限度篩查出境外輸入的無症狀感染者,張文宏強調“對入境人員100%實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這一規定很有必要”。另有科學家在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病毒載量和病毒持續期進行研究,以期找尋新冠病毒傳播規律。


受訪專家對民衆給出建議:


一方面,注重自我監測,不要忽視咳嗽、乏力、咽痛等任何不適;

另一方面,加強自我防護,要在人群聚集的複雜環境中戴好口罩、規避風險。


專家還提醒加強醫療衛生系統監測防控網絡。國家強調,對出院患者做好醫學觀察、跟蹤隨訪、恢復期康復工作;低風險地區要“健全常態化防控機制”。


有評論認爲,無症狀感染者因隱蔽性強,容易滋生公衆的焦慮情緒,亟需公開透明發佈信息。對於某些不負責任、危害公共健康的“潛伏者”亦需依法“重拳出擊”。


 我們普通大衆該怎麽提防“潛伏者”?


首先我們要明白,無症狀感染者“來自哪裡”。主要發現來源有四個:


1、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在醫學觀察期發現了一些這樣的人;

2、在聚集性疫情的調查中,在開展一些主動檢測的過程中,我們可能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3、在新冠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進行主動檢測時可能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4、在對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的人員主動檢測時,可能會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我們需要知道什麽?


推薦閱讀

★   新冠病毒來自太空?專家:只存在理論可能

★   重磅!疫情全球蔓延之際,世界召開了最高級別的「網絡會議」

★   當心這個小習慣,可能導致感染新冠肺炎!很多人都有!

★   這場疫情,帶給我們普通人的31條啟示

來源:健康界、丁香園、光明網等

在看的你真“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