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從「天眼」看地球,澳門人親身感受!

微觀澳門 2022-04-28


若從宇宙之上看地球

有一個神奇的國度

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

像人類發展長河中的璀璨明珠

56個民族共同凝聚而成的中華民族



開啟了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天眼」

「天眼」名符其實的令人大開眼界

開天之眼~天眼(文內有介紹)

出自一位偉大無私的科學家@南仁東先生


俗語說: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

貴州至今發展成為一個

大自然與現代化融合

與資訊化融合的寶地



尋訪紅色足跡 感受時代中國

「澳門和貴州有著很多特殊的情結, 澳門喝的水的源頭就在貴州,我們同飲一江水,同是一家人。」


5月11日,由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和貴州省網信辦共同主辦的「尋訪紅色足跡 感受時代中國」——澳門新媒體界貴州行主題參訪活動在遵義市啟動。(內容精彩,切勿錯過)




在本次活動中,澳門新媒體界參訪團將深入貴陽、遵義、黔南等地,與貴州媒體分別結合自身資源平台優勢,通過圖文、視頻、直播等多種形式,對外傳播貴州紅色文化、民族文化,宣傳展示貴州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大數據產業、科技進步等方面的亮點和成績,展現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的巨大變化。


遵義會議會址

5月11日下午,「尋訪紅色足跡感受時代中國」——澳門新媒體界貴州行主題參訪活動走進遵義,參觀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感受貴州紅色文化。


走進遵義會議會址,映入眼簾的是青瓦灰磚和黑底陰刻貼金木匾。在這裏,老舊的文物靜謐無聲,歲月的痕跡曆久彌新,目光輕觸之間,萬千思緒穿越過歷史,那段磅薄恢弘的歷史再次浮現於眼前。


澳門新媒體界貴州行主題參訪團走進遵義會議會址

參訪團先後參觀了陳列館、會議室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辦公室兼起居室,流覽紅軍長征圖片、觀看視頻、聽講解員解說紅軍長征經受各種嚴峻考驗的故事,深入瞭解中國革命發展的艱難歷程。


「參觀完遵義會議會址,感覺非常震撼,這裏可以現場感受到革命先烈不畏犧牲的精神,讓我們對中國共產黨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作風、紅軍長征精神感到震撼和敬佩。」澳門新媒體聯盟副主席張任想表示,沒有革命先烈的努力和付出,就不會有今天的盛世中華。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歷史的危急關頭,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了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捩點,它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會議集中解決了當時黨內所面臨的最迫切的組織問題和軍事問題,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從而在極端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朱德同志曾為遵義會議賦詩一首:「群龍得首自騰翔,路線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糾正,天空無限任飛揚。」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來到遵義這座轉折之城,探訪遵義會議會址,緬懷革命先烈,心情非常激動。」在參觀完遵義會議會址後,澳門日報社總編輯崔志濤表示,現場感受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的認知和理解。


澳門日報社總編輯崔志濤接受媒體採訪



遵義會議彪炳史冊 長征精神永駐心間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貴州省黨史教育基地,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日均接待遊客1.1萬人。時下正值旅遊旺季,遵義會議會址日均接待量更是居高不下。

遊客中,有白髮蒼蒼的老人,有朝氣蓬勃的學子,有黨政機關幹部,也有普通群眾,他們或緬懷、或感恩、或求知、或敬仰……

遵義會議的偉大轉折鑄就了不朽豐碑,揮就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雄壯。這裏,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地方,是黨獨立自主解決自身重大問題開始的地方。


澳門新媒體界貴州行主題參訪團參觀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


「澳門新媒體屆來貴州參訪考察,在以往貴州和澳門的交流中尚屬首次,我們將珍惜此次學習機會,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將學到的先進經驗與澳門實際相結合,推動澳門新媒體發展再上新台階。」崔志濤表示,希望參訪團成員把在貴州所見所聞積極與澳門社會分享,繼續傳承弘揚澳門愛國愛澳的核心價值觀。


苟壩會議會址


如果說遵義會議是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捩點,那在遵義市楓香鎮的苟壩會議,則講出了一盞馬燈照亮長征前路的故事。


1935年3月10日,黨中央在苟壩召開會議,毛澤東建議中革軍委放棄進攻打鼓新場的意見未獲多數人贊同。出於對紅軍生死存亡的擔心,當晚毛澤東同志一直難以入睡。深夜,他提著馬燈來到周恩來住地,終於說服周恩來取消進攻打鼓新場的計畫。




直到如今,苟壩會議會址的紅軍馬燈館內,32盞馬燈仍然訴說著那段烽火硝煙的歲月。


參訪團參訪苟壩會議會址


一路走,一路看,對於曾經到過井岡山和延安的澳門街坊總會宣傳部助理主任楊堯烽來說,此次的遵義之行是自己探尋紅色精神之路上新的一課。


「每一次來到革命聖地,其實我都在探尋一個問題,80多年前,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支撐著革命先輩們在槍林彈雨中靠兩只腳走過了漫漫長征路?後來我才慢慢領悟到,是憑藉著堅定的信仰,是為開創祖國未來奮戰到底的決心。」



歷時兩年、途經14省份、路程長兩萬五千裏的紅軍長征已經過去80餘年,歷史在成就今天的同時,也給這個時代留下了繼往開來的種子。

楊堯烽說,長征精神就是一種人格品質,不僅適用於過去,也適用於現在和未來,不僅適用於民族,也適用於個人。走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他覺得,紅色基因是一種對革命精神的傳承,身為一個中國人,他會把長征路上的好故事講給自己的孩子們聽,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

剛進村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青瓦白牆的黔北民居、一處處別具特色的陶藝街區……儘管「五一」小長假已過,但遊客仍然不少,一輛輛滿載遊客的電瓶車穿梭於村莊之中。


誰想得到,以前的花茂村是一個「出行難、飲水難、村民增收難」的典型貧困村。


近年來,花茂村以「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設為總抓手,全力改善基礎設施。環境好了,村子美了,遊客也就越來越多,村裏順勢成立旅遊公司,帶動大夥發展鄉村旅遊。


如今的花茂村

花茂村還引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解決了數百名村民就業;開拓以紅色遊、田園遊、智慧遊為主的旅遊產業,實現多元化發展;不斷挖掘歷史文化,傳承傳統手工技藝,開發陶藝製作、古法造紙等10多個體驗專案,鄉村旅遊發展人氣旺了,村民的腰包也跟著鼓了起來……



「因為鄉村旅遊,花茂村富起來了;也因為鄉村旅遊,制陶工藝坊才有了不錯的收入。」花茂村村民、花茂母氏陶藝館經營者母先才向記者介紹到,2019年初母家古法陶藝被評為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幾年來自己經營的小小陶藝手工作坊,已經轉為集售賣、體驗、餐飲、住宿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鄉村旅遊陶藝館,收入也從原來的年收入3萬元到30萬元,整整翻了10倍,日子越過越好。



一枝花一片葉,加入傳統古法造紙中,製成紙漿壓花畫,讓參訪團成員驚歎不已。


「很多人跟我說,來花茂一定要喝我這裏的花茂酒,體驗紙漿壓花,這樣才能體驗真正的鄉愁。」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楓元村人,花茂村特色文化產品開發者張勝迪對記者說。


千年古法造紙成為花茂村發展旅遊的一張靚麗「名片」

構樹皮造紙是花茂傳承千百年的工藝,但曾瀕臨失傳。2016年7月,熱衷於傳承「非遺文化」、在茅台鎮從事釀酒生意的張勝迪通過「鳳還巢」計畫返回家鄉花茂村創業,開辦了「花茂人家」古法造紙工坊。


「光傳承沒有用,要把它轉化為產業,以產業帶動鄉村發展。」一張空白的紙,如何給它找到發展方向?一直是張勝迪思考的事。於是,她致力於將古法造紙技藝和當地特色文化深度融合,在傳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創新創作,使其成為更符合現代人消費的商品。


此後,花茂村的田園風光、村莊民居、星空大地,都被張勝迪畫到了一張張紙上,製作成別具一格的紙漿壓花畫和書本、信紙、油紙傘等文創產品,漸漸成為花茂發展鄉村旅遊的一張靚麗「名片」,大受遊客歡迎、供不應求。



鄉愁,是花茂的情懷,更是花茂的文化。發揚鄉愁文化不僅僅是辦農家樂、吃農家菜那麼簡單,而是讓遊客在遊玩之後真的能記住一些東西。我希望更多的人來花茂旅遊,把花茂人的鄉愁透過一件件產品傳遞出大山,讓越來越多來自遠方的客人走進花茂、瞭解花茂、愛上花茂。」張勝迪說。


遊客遠離鬧市區,盡情領略花茂村自然風光

大數據!貴州的新名片


「一瓶酒、一棵樹、一幢房」,說起貴州,過去人們對於貴州印象最深的是茅台酒、黃果樹大瀑布和遵義會議舊址。如今,駛入大數據藍海的貴州,迎來廣闊天地,一個曾經科教事業欠發達的西部少數民族聚居省份,駛上了資訊時代的快車道。「談貴州必談大數據,談大數據必談貴州」成為了一種共識,大數據,成為貴州被世界認知的新名片。



在貴安新區華為數據中心,貴安新區產業發展局負責大數據產業招商工作的楊帙林介紹說,從一張白紙到一張藍圖、一片發展熱土,大數據與貴州有著不得不說的天然緣分。


澳門參訪團正在參觀貴陽大數據安全產業展示中心


楊帙林說,數據中心是一個「重資產」投資,首先對環境的要求很高,貴安新區的平均溫度保持在16-20攝氏度左右,這樣的好處是可以夏天可以省部分空調費。



依託優勢資源,貴州在大數據發展的這條路上走得堅定而有力。

澳門參訪團正認真聽講解員講解


同時,貴安新區對超大型數據中心提出的電費優惠政策,也給企業帶來了滿滿的「福利」。「電價按照0.35元來結算。」什麼概念?楊帙林現場算了一筆賬。「騰訊數據中心規劃的是30萬台伺服器,如果降低1分錢,每年就可以節省1500萬。按尋常用電價五毛錢來算,優惠電價是三毛五,就等於每年給企業節省15個1500萬。」



中國電信(澳門)有限公司企業客戶部總經理韓鋒說,從這幾天的參觀,能很明顯感覺到貴州政府對把貴安新區打造成中國的「數字硅谷」有一個很清晰的規劃,以現在發展情況來看,我估計幾年後就能實現。到時候,形成的整套產業鏈,不僅能帶來大批的高端技術人才,對當地經濟的增長也能產生一個很大的拉動作用。


澳門參訪團團員參觀貴陽大數據安全產業展示中心


觀「中國天眼」

一路走一路看,貴州的山山水水民族風情,在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新媒體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林家樂的腦海中,留下了十分美好的記憶。他說,順著陡峭的山嶺走完798級階梯,瞭望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那一刻,被「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矢志不渝追求天文夢想的精神深深感動。


「南仁東先生為了‘天眼’燃燒了他最後20多年的人生,將生命永遠留在了宇宙一角。真的很少人能做得到他那樣。先生這種矢志追求、嘔心瀝血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動,也值得我們永遠推崇和學習。」林家樂說。


天上多了一顆「南仁東星



南仁東先生


在山坳坳裏的「天文小鎮」,參訪團一行探訪了天文體驗館、南仁東先進事蹟展覽館、FAST瞭望台。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於2011年開工建設,2016年落成,2020年1月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啟用。自2017年10月首次對外宣佈發現脈衝星以來,FAST已發現300多顆脈衝星。在探索太空的道路上,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付出了畢生心血。




「南仁東先生為了‘天眼’燃燒了他最後20多年的人生,將生命永遠留在了宇宙一角。這種矢志追求、嘔心瀝血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動,也值得我們永遠推崇和學習。」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新媒體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林家樂,在參觀後深有感觸地說。 



馬鞍社區


走進平塘縣克度鎮馬鞍社區,一棟棟紅瓦白牆的小洋房鱗次櫛比,社區服務中心、文體活動中心、幼稚園、小學等配套設施應有盡有。



當看到從FAST核心區5公里範圍內搬遷來的群眾,在這裏安居樂業、載歌載舞的幸福面貌時,澳酷文化藝術博主黎詠恩由衷地感慨道:「馬鞍社區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不僅更好地服務保障FAST的建設和運行,這也是一項巨大的民生工程,讓搬遷群眾的就學、就醫、就業等問題得到徹底改善,日子越來越紅火。」 


看「天空之桥」

「好壯觀!腳下就是大橋」

「它竟然有110層樓高!非常震撼!」……



站在貴州首個「橋旅融合」觀光服務區「天空之橋」的玻璃眺望台,「尋訪紅色足跡 感受時代中國——澳門新媒體界貴州行」主題參訪團成員不禁連連感歎,他們目光所及之處便是橫跨於高山河谷間的「當今最高、最美的空間索塔橋」——平塘特大橋。


位於餘慶至安龍高速公路的平塘特大橋,為三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橋,橋塔採用鑽石形設計主塔高達332米,相當於110層樓高,是世界第一高的混凝土橋塔。



「平塘特大橋被連綿大山圍繞,有110層樓那麼高,在大山裏面建造這麼好的橋樑太不容易了,這讓我聯想到港珠澳大橋,同樣都是了不起的工程。」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副秘書長施妮娜是第一次來到貴州,宏偉的平塘特大橋令她眼前一亮,她希望更多港澳居民有機會來到貴州,親自感受貴州的飛速發展。


5月15日澳門新媒體界貴州行結束行程,當日乘坐高鐵返回澳門。六日期間參訪了遵義會議會址、苟壩會議會址、花茂村、貴安新區、貴陽大數據安全產業展示中心、「中國天眼」等,內容豐富,令團員可多角度領略新時代貴州風貌。


參訪團顧問、新聞局研究及推廣廳廳長林佩貞感謝澳門中聯辦及貴州省網信辦對此行的悉心安排。此次見到貴州政府以具有前瞻性的視野,在山嶺間通橋通路,突破山地丘陵過多的發展限制,創下一個個橋隧工程中的世界之最,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經濟條件,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


新聞局作為政府新聞資訊發佈的部門,因應澳門民眾的使用習慣一直保持開拓新媒體平台,保持與公眾溝通,增加政府施政的透明度。尤其是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滿足民眾對即時訊息的需求,壓縮謠言、假新聞的傳播空間。在「天鴿」、疫情等突發事件期間,新媒體發揮著更大的作用。此次瞭解到貴州媒體融合發展狀況,以新穎活潑的呈現方式、內容規劃吸引更多讀者,值得借鑒參考。



團長、澳門日報總編輯崔志濤認為行程安排充實,亮點很多,收穫滿滿,達到了「尋訪紅色足跡,感受時代中國」的活動目標。參訪團踏足這片紅色熱土,深刻領悟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紅色基因在貴州同胞身上代代相傳。考察貴州大數據發展的歷程、取得的成果,感受到了大數據與實體經濟、鄉村振興、服務民生、社會治理等的深度融合。貴州的發展確實是中國發展的縮影,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相信貴州一定會越來越好。



本團團員都很年輕、有朝氣,他們對此行深有體會,相信回澳後會繼續關心貴州、宣傳貴州,為促進黔澳兩地新媒體的交流合作貢獻力量。


結語:從「天眼」看地球,相比浩瀚的宇宙可以看到人類的渺小,同時也體驗到人類的偉大。這次貴州之行可以說:不到貴州體會不了貴的含義「貴在地理、貴在人文」,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現代化進程,豐富的人文交融,各族人民共同奮鬥,迎來了人類偉大工程「天眼」的誕生,首次打贏了人類史上「脫貧攻堅戰」。澳門與貴州有著深厚的感情,讓我們一起共同攜手,為黔澳為祖國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偉大的貢獻!



推薦閱讀

★  澳門收緊!香港收緊!

★  防控最新疫情,澳門珠海緊急行動...

★  澳門這個展覽,吸引近40萬人次觀展!

★  澳門:接種疫苗後,兩類活動免核檢

來源:澳門日報、貴州日報等

在看的你真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