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別袁隆平!他曾在澳門留下這些足跡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袁隆平,
於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
在長沙逝世,
享年91歲。
袁隆平1930 年 9 月出生於北京。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還堅持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工作。
從我們有記憶開始,袁隆平的名字就常被提到,與他一起的,還有雜交水稻一詞。這位稻田守望者,為了讓更多的人遠離饑餓,從未停下過腳步。
「我的腦瓜子還可以,還要從『九零後』一直工作到『百零後』……」
去年秋天,第3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3000斤時的這一幕,恍如昨天。當時得知結果後的袁老,開心得像個孩子。
我們所有人都視他為英雄,卻不曾也不願想到,英雄也是人,會老,會離我們而去。
袁隆平與澳門的不解之緣
2007年袁隆平老先生來澳,時任特首何厚鏵親切會見了袁隆平老先生,並向他介紹了澳門特區近年來的發展情況。袁隆平老先生也感受到了,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澳門發生的驚人變化,感受了澳門社會的飛速發展。
袁隆平十分贊同特區政府還富於民、努力造福市民的措施,認為特區政府在教育、醫療方面的投入大幅度提高了澳門市民生活質素,並為澳門特區未來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日後,袁隆平澳門科技大學D座會議廳作題為《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講座。在講座中袁隆平首先向與會聽眾介紹了水稻的基本常識及其重要性。
他介紹道,世界有一半的人口是以稻米為主食的,在中國,這個比例高達百分之六十,保持水稻的產量和品質是關係到中國民生的頭等大事。
袁隆平老先生還與澳門的大學生展開了親切互動,當被問到雜交水稻的平均畝產達到900公斤,還是否有上升空間時,袁隆平院士介紹道,從理論上講,按長沙的水稻生產季節的太陽輻射量來計算,一季度水稻的畝產能達到1,500公斤。
講座歷時近兩個小時,整個講座現場氛圍熱烈,掌聲經久不息,袁隆平院士樸實而又不乏詼諧的講話獲與會聽眾的廣泛迴響,他獨特的院士風範將永久留存在科大師生的心中。
講座結束後,澳門科技大學向袁隆平致以由衷的感謝,並向他頒授榮譽敎授聘書。
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袁隆平一生都在追夢圓夢
他不斷改良雜交水稻
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
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
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
袁隆平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傑出貢獻,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上世紀50年代,袁隆平最初從事的是紅薯育種研究教學,但當時國家糧食非常短缺,於是,他轉而從事國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種。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試驗田選種,意外發現一株「鶴立雞群」的稻株,穗子又大又飽滿,籽粒多達230粒,仔細一推算,用它做種子,水稻畝產會上千斤,而當時高產水稻才不過五六百斤。
在當時,世界權威遺傳學認為水稻不具有雜交優勢,這次意外發現堅定了袁隆平培育雜交稻的信心。靈感來得突然,而研究之路漫漫。在稻田裏逐一尋找三年後,1964年,袁隆平再次發現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再耗時9年,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終於成功,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為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糧食自給難題作出重大貢獻。
我們追求高產更高產超高產,是永恆的
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
由袁隆平領銜的團隊
實現畝產700、800、900、1000公斤的
「四連跳」
2020年雙季稻
衝擊1500公斤成功
「禾下乘涼夢」更近了一步
上世紀90年代,我國提出了超級稻育種計畫,袁隆平領銜的科研團隊接連攻破水稻超高產育種難題,超級稻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標已全部完成,一次次刷新著世界紀錄。目前,我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超過1700萬公頃,占全國水稻總面積的50%,僅每年增產的糧食就可養活7000萬人。中國糧食用高產、更高產、超高產的現實,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 的疑問。
在袁隆平看來,自己工作的意義就是,糧食增產,用有限的土地養活更多的人。
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
袁隆平一次又一地
創造雜交水稻領域的歷史高度
解決了世界1/5人口的溫飽問題
讓中國人把自己的飯碗端得更牢
21世紀誰將養活中國?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萊斯特·布朗提出的疑問。當時的西方學者普遍認為,新中國成立前的歷代政府都沒有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未來,全球的糧食生產也難以滿足中國巨大的需求。
近30年後的2020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等聯合編寫的報告預測,全球範圍內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2020年饑餓人數至少新增約8300萬時,中國繼夏糧、早稻豐收之後,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預計有望增加。
豐收的背後,水稻以約占糧食總面積25%的播種面積,貢獻了近32%的產量。其中50%左右是雜交水稻。
面對布朗的質疑,袁隆平的回應是:「(布朗)低估了科學、科技進步對提高糧食產量的巨大潛力。」他認為,通過科技進步,可以大幅度提高糧食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
2019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發佈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到2017年,我國稻穀每公頃產量已達6916.9公斤,較1996年增長11.3%,比世界平均水準高50.1%。多出來的50.1%,幫這個曾為吃飽肚子愁了千年的東方古國,養活了數億人。
上世紀90年代,聯合國糧農組織將推廣雜交水稻列為解決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問題的首選戰略,袁隆平被聘為首席顧問。如今,雜交水稻已經推廣到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為解決中國人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傑出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
目前,雜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尼、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大面積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比當地優良品種高出2噸左右。
2017年8月,馬達加斯加農牧漁業部植保司司長薩乎裏一行專程來到湖南長沙,為袁隆平帶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張面值2萬阿裏亞裏的新版馬達加斯加幣。上面印著一束雜交水稻。薩乎裏向袁隆平介紹道,水稻是馬達加斯加人民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中國的雜交水稻在馬達加斯加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馬達加斯加人民基本已經擺脫了饑餓。「為了感謝您,我們特地選擇水稻作新版貨幣圖案」。
要從九零後一直搞到百零後!
2019年袁老90虛歲生日當天,他的一段日常感動無數網友。作為新晉「90後」袁隆平從未捨棄自己的稻田,每天起床後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臉、刷牙、吃早飯,而是下田。
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楊耀松這樣說:「加盟『90後』的他沒覺得自己應該休息,雜交水稻真的浸入他的血液裏,是他的命根子,他的魂!」
2020年11月3日,第3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3000斤新聞發佈會上,「90後」的袁隆平院士曾表示:「現在身體還可以,腦子不糊塗,要繼續做對人民、對社會、對國家有意義的工作」。在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後他說
「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
要儘量發揮新的貢獻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
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
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費不但可恥,更是犯罪!」
曾經歷過糧食短缺的痛苦
袁隆平這一代人
對於糧食格外珍愛
2013年,袁隆平接受採訪時說的一番話
給無數人敲響了警鐘
每畝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難的
提高了單產之後呢,又浪費了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浪費不但可恥,更是犯罪」
珍惜糧食
也是袁隆平對學生的要求
他曾表示
自己挑研究生有一個條件
不下田就不帶
只有親身下過田
體會過「鋤禾日當午」艱辛的人
才會對「粒粒皆辛苦」有深刻體會
袁老,走好!
禾下乘涼 我們接棒
永遠懷念您
推薦閱讀
★ 今起,澳康碼又有新變化...
★ 愛情,不僅是「我愛你」...
來源:廣州日報、澳門日報、人民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