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有仪式感的小事,都是你对生活的不凑合|心理电台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回声鸟音频
主播|岳鸿雁(回声鸟)
文|孙奕天
REC
“都老夫老妻了,过啥结婚纪念日啊?”
“婚礼可以不办吗?”
“毕业典礼有什么意义?可以不参加吗?”
“为什么我们把跨年搞得像人生的分水岭?”
“别拍照了,快吃吧!”
“那么矫情干嘛,别做那些没用的!”
也许这些对话曾经出现在你的生活里,
也许你忽视过一些看似不必要的事情,
其实这些无关事情本身,究其原因,
不外乎三个字,仪式感。
“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
这句来自于《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台词,
曾让无数人感动。
是的,仪式感向来与金钱无关,
与权力无关,
更和地位无关。
它是关乎内心深处的爱。
生日时的惊喜,
情人节的礼物,
日常生活里小小的浪漫……
都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时刻。
如果什么节都不过,
什么都不庆祝,
生活就像干涩的沙漠,
没有了盼头,
也没了趣味。
米粒妈说过,
作为结婚多年的老夫老妻,
也许会觉得一把年纪了还整什么花头啊,
花里胡哨的婚礼那都是年轻人玩的,
自己每天工作、家务、带孩子,
忙得四脚朝天,
两人都灰头土脸、身材臃肿,
哪有什么心思搞这些玩意儿?
其实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平淡、太重复,
才需要用仪式感来激活我们平凡的人生。
-
01
-
仪式感,
让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散发出光芒。
@ 大梦买买买
在家里看电影,
准备爆米花和可乐,
切好几盘水果,
就像在电影院一样不将就。
蒸一碗水蒸蛋,
滴香油和一品鲜酱油,
有虾就搁只虾,
没有虾也要放一小把虾皮和香菇丁。
早餐煎个蛋,
煎几片培根,
用胡椒研磨瓶,
洒上现磨的黑胡椒。
认真生活的感觉很好,
我一点也不想糊弄。
@ 墨太浪
生活当中,
我有很多需要仪式感的时刻,
例如:
1、每周日我都会将家里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周。
2、周五晚上会去吃一顿大餐外加看一场电影,这是迎接我的周末时光。
3、每开始看一本新书时在扉页认真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然后端坐着看完它的《序》。
4、每当开始一段新的旅程,都需要购买新衣服,有时真的不是为了拍照,真的只是需要仪式感而已。
5、买一束花来来庆祝某些快乐的时刻,买一些漂亮精致的玩物来证明我活得并不糙。
6、再有,大部分人喜欢的小小仪式,在朋友圈发:2017年再见,2018年你好。诸如此类。
同事晓月和她先生都是电影迷,
大多数晚上,他们都喜欢在床上看电影。
他们有时会喂彼此爆米花,
而且他们总喜欢看电影的时候牵着彼此的手。
安娜是一名美发师,
她经常在工作结束时感到脚痛。
安娜的老公大卫总会为她按摩约50分钟。
大卫因为工作的原因,也常常会感到脚酸痛。
当大卫脚难受时,
安娜也会按摩他的脚。
邻居巴里和乔伊斯养着几只金毛猎犬。
他们喜欢带着狗穿过家周围起伏的小山。
在他们的日常散步中,
他们会停下来,
短暂地小憩片刻。
在此期间,
巴里和乔伊斯会拥抱他们的狗,
同时会抚摸着它们的额头。
这就是仪式感的意义所在:
只有用庄重和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看似无趣的生活,
才能发现生活真正的乐趣。
记得一个牛津大学毕业的著名学者说过他上学的事情:在他上高中的时候,父亲每次接他、送他的前一天,都会认真去洗一次车,而且要洗得非常干净。
父亲的洗车让他觉得上学有了仪式感,也特别用心。
在小军的家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一家人吃饭必须围着桌子一起吃饭,不能看电视,不能一个个东奔西跑。
母亲常说:民以食为天,对于食物我们应该怀有敬畏心理,家的意思不就是一家人常常在一起吃饭么!
家里不管是哪个人过生日,父母必将准备丰盛的菜肴,一家人都要穿上最好的衣服,来庆祝这个特别的节日,像是参加一个重大的仪式。
仪式感,让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散发出光芒。
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额外的满足和幸福。
-
02
-
为什么我们要把
“今天”变成人生的“分水岭”?
维克多·特纳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特别又很常见的“仪式”。
通俗来讲,他的研究解决了现代人类社会对诸如 “婚礼可以不办吗?”、“毕业典礼有什么意义?”等问题的困惑,以及,“为什么我们想把跨年搞得像人生的分水岭?”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婚礼、节日庆典、生日聚会等,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学术名,叫做:仪式。
特纳还认为: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经历之中,
都包含着对结构和交融及状况、转换的交替性体验。”
通过仪式就是帮助参加仪式的人,
来确认人生不同阶段的角色变化,
具有一定范围内的私人性。
而另外一种仪式,
叫做强化仪式,
强化仪式是为了铭刻人文时间对人类的记忆,
相比之下更具有群体性。
比如国家会有国庆节,
就是为了通过周年的循环来重新唤起国民对
立国艰辛历程的记忆,
加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每年都要举行的清明节,
也是为了回忆一个家族
或一个民族历史上需要
后辈去反复记忆的先祖。
当然,譬如情侣或夫妻的周年纪念日
可以看作民间版的强化仪式,
也可以唤起两人对于情感初期的甜蜜瞬间,
加强两人美好的共同记忆。
而2017年与2018年的交界点,
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阈限”的状态。
跨年,
就是一场把时间奉为座上宾的仪式。
而这样的仪式,
在公历普及的今天,
甚至比传统印记下的农历新年,
更具有符号价值。
“噹”的一下,
我们就从2017走到了2018。
可以说,
跨年同时具有了“通过仪式”和“强化仪式”的双重特点,
我们通过对这一时刻,
来演绎人文的记忆。
-
03
-
仪式感,
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
仪式感是对生活的重视,
是把一件单调、普通的事变得不一样。
一个人的早餐
可以在上班途中嚼包子解决,
也可以早起慢慢准备,
铺上你最爱的蓝白格子餐垫,
精心挑选地把餐盘里
每一个水果都摆放得恰到好处。
《蒂凡尼的早餐》里,
赫本身着小黑裙,
优雅地吃着可颂的样子,
真美。
网友如是说
@月光水岸
仪式感让人对生活充满期待。我们有一个小分队,五个人,自入学认识以来,每个学期报道当天都会去同一家火锅店,坐同一个桌子,摆同样的pose,拍一张合影。
眼看着就快要毕业,我们也已经集齐了五张合影。每个不想返校的开学日,都会因为小伙伴们和这顿饭,而显得不那么痛苦,甚至会很期待。顺着时间轴一张张看下来,就会看出大家眉宇之间逐渐透露出的成熟和自信,也让我们感慨,原来我们已经互相陪伴这么久了。
仪式感让人会认真地对待生活,让生活变得有质感,而不是简单的生存而已。
@点点
爱情里的仪式感对女人来说有多重要,
情人节的礼物,
生日时的惊喜,
纪念日里小小的浪漫
都值得提前一个月去期待。
这些仪式感不是做作,
不是俗气,
是平淡生活里总要有的调味品。
我想留一个仪式的时间感受日常里的珍贵。
@月亮上的小星星
过有仪式感的生活,
谈有仪式感的恋爱,
80岁时依然不放弃自己,
优雅到老,
80岁时依然和爱人
手牵手来一场仪式感的约会,
80岁时因为爱情的滋养脸上
依旧是18岁少女的幸福模样。
@邹小安
我喜欢认真生活,
同时也喜欢被认真对待的感觉。
怎么说呢,
我是坚信生活需要一种仪式感的,
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
我们能将虚幻、抽象的东西实体化,
紧紧地攥在手里。
这种仪式感可以是起个大早,
穿上围裙,
听着小曲,
浪费半个小时只为自己
做一顿健康美味的早餐。
也可以是在结婚礼堂,
他为你套上戒指,
亲吻你手指的那一刻。
抑或是过母亲节,
为妈妈准备一份布满心意的礼物,
告诉她自己有多爱她。
有仪式感是一种
认真对待生活、对待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
仪式感并不难获得,
难得的是你认真的心。
@林女士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我们俩都不算是浪漫的人,每天上班朝九晚五,晚上吃过饭,做做家务,或者各自在家读书学习,或者出去打打球、散散步,并没有特别的内容。
回忆起来,像是一杯白开水,虽知道是生活的必须,却有些乏味,少了些许滋味和明媚色彩。
直到一个周五的晚上,我俩一起在家看了一部电影,边看边聊聊剧情、喜欢的明星和音乐,轻松又惬意。于是决定将周五晚上定为movie time,坚持执行。
现在,我最期盼的就是周五晚上,连上电脑、电视及为此专门购置的一套音响,一杯红酒,一碗水果,关上灯,两个人就这样窝在沙发里,静静地看一场喜欢的老电影,这种仪式感让生活变得浪漫。”
@ 香蕉人
做数学题时,
无论会不会做,
一定要先写个“解”或者“答”!
尽情享受这些时刻,
享受会让你感受平凡的生活琐事。
把仪式感真正融入到生活当中,
其实没有那么繁琐,
只需要改变一点点,
就可以为生活带来生动的色彩。
当我们与别人分享简单的生活,
由衷地感谢别人送来的祝福,
感恩,便是一种自然抒发的状态。
当我们对仪式感的意识增强时,
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如果你停下来,
仔细想一想,
你会发现,
其实你的生活已经拥有了不少仪式感。
当你意识到它们是如此重要时,
你可以回想起这些特定的时刻。
是否会触碰你的内心,
能够带来如此快乐、幸福、有意义的又是什么事情。
热爱生活的你,
做过哪些有仪式感的事情呢?
留言与我们分享吧:)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资料来源简书、知乎、米粒妈频道、心理学网站等综合网络
即可进入微店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