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化孩子玩电游为加强亲子关系的契机,该怎么做?|共同体

2017-12-19 黄敏 共同体Community



5.孩子违规怎么办?


孩子在不能玩的时候玩,或者玩电游超过规定时间,你三令五申,他还不肯停机,我们怎么办?


有些家长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近乎无休止的“请求”,例如:“Eric, 时间到了,应该停下来了。”10分钟后,Eric还在兴致勃勃地刺杀妖魔鬼怪。以上场景重复好几次,如果你今天好运,Eric可能会依依不舍地停了机。运气不好呢?你终于火山爆发,冲上去把线拔了,气急败坏地说:“你两个星期不能玩电游了!”Eric 气愤填膺,含泪奔向他的房间,“嘭”的一声关上门,恨恨地留下一句:“我恨你!我希望没出生在这个家!”留下你呆呆地站在那:“我做错了什么?我为什么会生出这样的孩子?”你彻夜难眠、担心、无助、心痛。


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自控力差,犯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我们要求孩子不再犯错误,是完全不现实的,是违反孩子发展天性的。


我儿子也经常有违规的时候,比如周末早上,我家规则是不能玩电游的。他就起个大早,趁我们还在睡觉,偷偷溜下楼玩;还有的时候,说是玩1个多小时,2个多小时过去了还在意气风发地杀妖魔鬼怪。有无数晚上他偷偷把iPad拿到房间,我也只好心平气和但严肃地提醒他我们的制度,但也没有次次都戳穿他的小把戏,只是把iPad拿到楼下,看到哪天儿子心情还好,就心平气和地说:“晚上不要把iPad拿到房间,好吗?妈妈想要你好好休息。” 然后继续引导。


我经常征求儿子意见:“晚上上楼睡觉前,你觉得自己可以控制不把iPad/电脑带到卧室吗?还是希望妈妈帮你,晚上把iPad/电脑拿到妈妈房间?”很多时候儿子更希望我能把所有电子产品拿走。我告诉儿子:“为了让你晚上休息眼睛,妈妈帮你个忙,把电子产品拿走。但有时我不拿走,是希望看到你能控制自己,晚上不把iPad/电脑带进卧室。妈妈希望能看到你有控制能力,因为上了大学,你自己将掌控什么时候玩,玩多长时间。”


孩子10岁之前,当孩子违规时,马上指出是应该的,当然我们一定要保持情绪平和,就事论事,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把重点放在总结错误上。相反,过激的情绪化处理往往会导致孩子的情绪激化,反而失去理智反思的机会。


但当孩子11岁以后,每次孩子违规你都用“当场抓贼”的方法,不仅效果不好,也让孩子感觉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监视”他们。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阻碍孩子自控力的培养,对亲子关系也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一个朋友讲她的一位朋友看到儿子与同学玩网络游戏就来火,冲着儿子痛骂,同学那头都听到这位妈妈的歇斯底里。青春期的孩子,不让他干的事(特别当家长态度强硬时)他偏要与你作对。在当头儿,拨电源线,砸遥控器,大声吼叫,这类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实在是不可取,只会增加孩子对你的抵触情绪,把孩子往更沉迷电游的路上推。



交流是一门艺术,与孩子的交流更是如此,需要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与他们交流。有效的沟通不是想说就说,想做就做,而是要冷静考虑时间、双方情绪状况、从什么角度说、怎么说、以什么样的切入点去说等等因素。也许需要等几天找到合适的时机,这时大家情绪平和,你也比较有准备,孩子才比较能考虑我们的想法,这样往往会事倍功半。


我现在主要原则是:希望帮助儿子在离开家庭走向独立之前,通过逐步的锻炼,建立起正确有效的自控力。主要方法是:在儿子违规的时候,我有时也会指出问题:“不是有规定现在不能玩吗?”表示我对他行为的不满;有时也启发儿子找自控的方法;有时会心平气和地说:“自控确实不容易,是吗?没事,慢慢来,下次再努力!”表示我对他的理解和期望,因为我坚信:温柔的鼓励远胜于严苛的指责。别指望几次交谈或管教,孩子就老老实实了。如果你孩子真是俯首贴耳、循规蹈矩而缺少主见的孩子(也许没这样的孩子),你又得对这种孩子今后的生活操心和担心了。


我经常告诉儿子:“Integrity is doing the right things even though there is nobody watching you”.(诚信是即使没有人看着你,你也会做正确的事)。


我希望自己对儿子的正面影响,不仅限于他未成年之前,而是希望在他成年后,在他愿意听我的时候,我依然能说上两句;在他需要听众的时候,希望他知道,家永远是个避风港,父母永远是他最忠实的听众。


6.化孩子玩电子游戏为契机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既然对孩子适当玩电子游戏采取了接受的态度,我为何不“既来之则安之”呢?与其只聚焦于玩电子游戏的负面,倒不如把精力花在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化玩电子游戏为成长契机上。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吉林大学副教授董进宇博士“学习方法的革命”的演讲。他用了这样的一个比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点像一盆水倒在沙滩上后,四处漫流。作为父母,我们的作用是挖沟,那么水就会顺着挖的沟流。我认为他的这个比喻很形象,也蛮有道理。其实,挖沟就是正面引导。从那以后,我就注意做个用心的妈妈,很自然地把“挖沟”融于儿子的生活中。


儿子不是个很爱说话的孩子。他五六岁时,我发现他说起游戏就像变了一个人,兴致勃勃,滔滔不绝,自信满满,表达能力也蛮不错。


我想,我倒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锻炼他的表达能力。我知道儿子玩的所有电子游戏的名字(Plant vs Zombies,CastleCrashers, Minecraft,Tower Defense, Clash of Clans,Terraira,Team Fortess 2 等等),我会到维基百科上大概了解一下儿子玩的一些电游。儿子小的时候,我有时也会坐下来看他玩。儿子玩完游戏时,很喜欢我就游戏提些问题。我会问“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什么啊?需要用什么样的战术才能赢啊?”之类的问题,儿子则会热情高涨地向我解释,然后再问:“你还有没有问题要问我?”我有时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新问题时,小家伙一副很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表情,知道老妈不在行,但小家伙看得出来老妈确实努力了。



记得儿子1年级左右喜欢玩Castle Crashers, 打印了一张有30多个Castle Crashers 人物的相片,他一一指给我每个人物的名字和功能,然后来考我,让我说出每个人物的名字。天啊,那些人不人鬼不鬼的玩意儿,在老妈眼里好像都是一样的怪物。每晚在床上,小家伙就耐心地讲解他们的特征,帮助我记忆。到了第三个晚上儿子再考我时,30多个人物,他指到哪个人物,我都能说出名字,儿子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因为“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老妈的一半”。


几年前,当儿子疯狂爱上Minecraft时,见到每一位小朋友,都会不厌其烦去兜售Minecraft。我每次去管理中心接他,都看到他与小朋友一起谈Minecraft,儿子还图文并茂地画在纸上,很耐心地向小朋友解释Minecraft的游戏规则。他一位同学的妈妈告诉我“你儿子给我儿子写了一本玩Minecraft的玩家指南”。有这么回事儿?我还真怀疑是不是这位妈妈把人搞错了,回家一问,果真有其事。过几天这位妈妈还把我儿子那份“Minecraft玩家指南”拿给我看,儿子写得还真不错,从游戏规则,到每个键盘的使用,都写得很详细,而且配以插图加以注释。


儿子不属于那种外向会说话型的,但儿子与小朋友谈到那些从网上看到孩子都爱看的傻闹剧和电子游戏时,他所表现出的那种自信,那种口齿伶俐,还真令我大跌眼镜。我当时想,咦,这倒是个锻炼儿子表达能力的好机会。


他的另外一位同学也因为儿子的“推销”,喜欢上了Minecraft。这位同学的妈妈是大学教市场营销的教授,她笑着对我说:“孩子们自己互相推销产品,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营销方式。”


有一次我看到儿子在电脑上看一些卖广告的短片,便在一旁对儿子说“Pay attention to what interest you (留意任何引起你感兴趣的事)”。我鼓励儿子“你说服了好几个小伙伴成为Minecraft粉丝,体现了你的表达能力和说服能力。表达能力也是任何职业最基本的素质”。


我很喜欢做儿子和他朋友的车夫,经常听到孩子们在车座后讨论怎么设计电游的计划和策略,如果不知道,还以为他们在讨论学校的课题呢。几年下来,儿子的表达能力有很大的进步,我觉得这与他与小朋友们交流电子游戏是有关系的。


儿子五六 岁时,特别喜欢Plant vs Zombies,还画了张表格,把各种Zombies和Plants分类,那张表格虽然很幼稚,但可以看得出主人的用心。


我还鼓励儿子把从学校学到的知识用到电子游戏上,我儿子还真把Minecraft做成了ppt,那技能可比我强多了。我在PCEClub年会上做演讲的那张ppt,也有儿子的一份功劳哦。



我一直认为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用心地把知识融于生活中,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耍中学到知识,让孩子感受到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是紧紧相连的。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采,不要让孩子把学习和生活对立起来,更不要整天在孩子的耳边唠叨“学习,学习”的。好像我们与孩子的交流,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可谈的了,那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太无趣了。


有一次儿子想找个可以录制玩电游的工具,他在亚马逊看到一种,我说太贵了,能不能找个便宜点的。他很想买,但我坚持不买。他就一直在网上寻找,一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个免费的,自己琢磨着怎么用。当终于成功时,他兴奋得不得了。还有他自己琢磨怎样建个属于个人的YouTube频道, 在网上找信息,设计一些很酷的logo。


孩子不就是通过无数这样小小的经历来锻炼査找信息, 解决问题的能力吗?孩子不就是通过无数这样小小的经历来体验不怕失败,坚持不懈,努力琢磨,最后终于经历成功吗?


因为我很鼓励他在网上多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或文章,他有时也会告诉我他在看什么。儿子跟我聊天,我很吃惊他知道的很多知识都是从网上学来的。他最近一年迷上RickRiordan 的书,一天他很兴致勃勃地在看RickRiordan 与粉丝的见面会,还找到RickRiordan即将发行的新书片断录音,听得津津有味。


7.鼓励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


我一直认为单单通过硬性手段管制孩子玩电游,绝不是上策。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不利于亲子关系。特别是对中学以上的孩子。


经常听到高中生或已上大学的孩子坦诚地告诉家长:别过高估计了限制孩子上网的电脑软件,早被我们攻克了!也别以为你们定的制度对我们有多大的制约,我们如果我们想玩,一定会有办法的。你们那点雕虫小技,还是别费心了吧。一个家长告诉我,她把电脑锁起来,儿子居然会撬锁而入。看来与孩子们斗智斗勇,家长们也并不一定占上风啊。


仅仅花很多精力在硬性控制和监控孩子玩电子游戏上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花更多的心思帮助孩子找到他们有兴趣做的事。孩子一旦找到了他的兴趣,那股动力可厉害着呢,他们对玩电子游戏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我们啊,就可以在一旁悠闲地喝咖啡偷乐了。



有人看过我儿子10岁在PCE表演的街舞吗?够酷的了吧!你知道,那可是他自己原创的编舞哦。儿子爱上了跳街舞,说起来还是老公的功劳。老公喜欢看“YouThink You Can Dance”,后来我和儿子也喜欢上了。每到节目播放的时候,一家人都会坐在电视机前,一起观赏优美的音乐和舞姿,那酷酷的街舞在儿子的身上播下了种子。但很奇怪,儿子疯狂跳街舞是在下一年“You Think You Can Dance”节目播放的时候。


那段时间,儿子跳街舞跳狂了,一有空就跳,洗澡前对着大镜子跳,还把Youtube上几乎大部分他喜欢的街舞片子给看了,他还去查他喜欢的街舞团队的资料。儿子最喜欢jabbawockeez舞团的表演,后来去拉斯维加斯时,还专门去现场看jabbawockeez 的表演。儿子那个激情份,我和老公还真没见过,这让我感慨,孩子一旦对什么事有兴趣,那股力量我们想挡都挡不住。那段时候,玩电游时间大大减少。


儿子还告诉我他在YouTube Top 10 Facts学到了很多知识。


有些家长埋怨孩子不努力,他们主要指的是没见孩子整天在做题。我一直认为,学校的书本学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生活才是个大校园,通过电子产品吸取知识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我外甥女(在国内)初中的时候,我妹妹曾在电话中与我聊她女儿,在一番的肯定赞语之后,总会有点惋惜地加一句:“但我觉得她不够努力。”我问妹妹她为什么这样认为,妹妹答到:“她把学校的功课做完后,就看电视,或在电脑/手机上。”外甥女今年刚刚被她的心仪学校(时装产业技术)录取。跟她聊天中知道她当时很喜欢看Project Runway的美剧,她在网上很爱看跟服装、装饰、艺术有关的东西,她去看世界顶级服装设计大师的传记和品牌设计。这一切对她申请FIT 都大有帮助。外甥女在高二的时候告诉妈妈:“我觉得花85%的时间在学习上就够了,我想花些时间在我感兴趣的事上。”高中毕业她took gap year(间隔年), 去了英国一家顶级设计学院在国内办的一个服装设计基础培训班,在此期间她为了自己的激情忙得废寝忘食,但再累再苦却乐在其中。后来她告诉我:“爸爸和妈妈当时一看我在看电视,在电脑/手机上,就认为我是不务正业,其实我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就像史蒂夫乔布斯说的:“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现在所体会的东西,将来多少会连接在一块。你得信任某个东西,直觉也好,命运也好,生命也好,或者业力。这种做法从来没让我失望,也让我的人生整个不同起来。”


有些父母只鼓励孩子跟学习有关的兴趣,否则就认为是浪费时间。我倒不这样认为。想想看,我们成年后在工作上,家庭里,朋友中运用到的种种与人相处技巧,处事之道,思维方式,很多难道不是归结于我们童年或青年时代书本之外生活经验的积累、感悟和沉淀吗?还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情趣、爱好,很多不也是从小时候逐渐发展下来的吗。很多成功人士,小时候是捣蛋鬼,年轻时迷茫过,徘徊过,沉沦过,但往往都是因为他们对某一方面的激情,让他们从迷茫中走了出来。



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那他(她)真是个幸运儿。我不希望儿子做考试机器,我希望他能不断地去跟随他内心的召唤,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去发现和体验:自己对什么有兴趣、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我经常跟儿子说:Find your talent, and use your talent to help others.(寻找你的特长,并以此来帮助他人)


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玩电游而把时间排得满满的,也有的恰恰相反,留出大块大块孩子独处的时间,这也许适合一些家庭和孩子(比如已找到兴趣的孩子,或有较好自制力的孩子),但我还是比较喜欢折中的取向,这样家长和孩子既不会忙到连全家一起吃顿晚餐聊天的机会都难得,而且孩子也需要有一些闲暇时间去找一些除了电游以外感兴趣的事去做。


我本人很享受阅读,所以儿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有每晚在床上一起读书的习惯。大部分的周六周日早上,我都会带儿子到书店看书。平时一起做些家务,在家地库打乒乓球,全家玩桌游, 打牌,看电影等活动。儿子春天打Lacrosse,冬天打篮球。全家经常与朋友结伴滑雪。他经常与邻居的孩子们一起打篮球,打橄榄球,玩户外游戏,或几个孩子在我家玩桌游或纸牌游戏等等。最近儿子喜欢 Magic: The Gathering Card game, 除了与朋友玩,儿子还教我玩。哈哈,受到一个“前青春期”的儿子的“盛情邀请”,老妈好个受宠若惊。

我经常告诉儿子:“生活应该是平衡的(balanced life)。学校的学习非常重要,帮助家里做家务也很重要,人也需要适当的放松消遣,玩游戏只是放松有乐趣的方式之一,生活中有太多的乐趣等着你去探索。”


虽然儿子有时也有一天玩几个小时电游的时候,但大部分时间,他会与朋友们一起玩耍,在户外活动,打篮球,等等。

还有,在家里,除了做家务,我们是如何度过空闲时间的?我们要求孩子少玩电脑,但他们看到父母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脑前,或在微信上,我们是怎样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个“生活应该是平衡”的榜样呢?如果我们的生活不平衡,孩子也跟我们学,我们对孩子又有什么好埋怨的呢?


未完待续,请关注明日的推文



作者

黄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结构学士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电脑信息硕士。现在美国从事IT工作。业余时间热衷于新泽西Parents And Children Education Club (PCE )的志愿者工作,乐于和大家分享俱乐部13年沉淀的 EQ Parenting,即以情商为基础的教育理念。详见www.pceclub.org.




   文|黄   敏

编辑|吴   萌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进入微店购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