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当孩子哭泣时,不要问他“你怎么了” | 父母必读

2017-12-21 七田真 共同体Community

孩子的活力是由被母亲爱护着的安心感滋养而来的。若母亲用柔和、温暖、爽朗的声音对孩子说话的话,一切不开心、不安很容易烟消云散。


因为有母亲的陪伴,所以孩子不会感到害怕,从而培养出积极且勇敢地面对外面世界的态度。

 

相反,母亲的声音若阴暗、低沉、冰冷、慌张、讽刺、暴躁易怒,或是对孩子说“闭嘴,不要和我说话”,孩子的心灵就会被不安填满。

 

这样一来活力将被消耗殆尽。所以不要让孩子的心产生不安、不满、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

 

如果和孩子的交流太少,孩子也会渐渐变得躁动起来。

 


对正在哭泣的孩子,如果您执拗地问他“你怎么了”,并不能将爱传达到孩子心中,所以无论您再跟他说多少话,孩子内心也只会涌起“你不懂我”这种不满情绪。

 

若是说一些倾注了母亲拳拳爱意的话,比如像“抱歉哦,因为有点事情,来迟了一点,对不起哦”或是“是肚子饿了吗?”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感到父母是打心底里为自己考虑的,因此心中满是开心、快乐。

 

孩子其实一直都期待着饱含母亲爱意的语言,若是能得到这个,就会变得很安心,从而滋养出巨大的活力。

 

像这样让孩子充满活力的培养才是正确的育儿方法。想要培养出干劲儿的话,需要正确的外界刺激,也就是饱含着爱意的语言。爱能够打开孩子的心灵,即便是紧闭的心门也能因爱而开启。

孩子原本一直就拥有能无限成长的本性,父母若是向这种本性中倾注爱的光芒,那么必然能够柔化其内心,触动其心灵。

 

对于没有积极性、主动性,说一句动一下的孩子,要如何来教育呢?


如果父母认定这孩子什么都不懂得、什么都不会做、资质比我还要差,对孩子说的话都是命令句、否定句、禁止语气的话,孩子的心灵将会慢慢沉寂、渐渐封闭。

 

被命令驱使着行动起来的孩子,会因为带有抵触情绪而动作迟缓,于是就无法将事情做好。


做不好事情、慢慢吞吞、不上进的话,父母又会训斥。如此一来,孩子会觉得“妈妈说的全都是讨厌我的话,肯定是因为我很讨人厌”,他们的心里将会聚集越来越多的不安。

 

孩子原本都是充满了好奇心的,一直都有自主学习的心情。但是父母若是对孩子的内心活动漠不关心,只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的话,孩子必将与您的意愿背道而驰。其实父母所做的事情只要和孩子感兴趣、关心的事情相吻合就可以了。

 

当孩子说“妈妈,我对那种事情没兴趣,已经重复太多遍啦”的时候,就是给父母的一个信号。


父母若是没有注意到这点,想要坚持不懈地永远使用自己建立起来的育儿模式,不曾想过要改变它,就会变成强迫式教育,使孩子彻底丧失干劲儿。

 

相对地,只要引导出孩子心中想做某事的干劲儿和积极性,就能使孩子顺利成长。



作者简介


 


七田真


七田真,1929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日本岛根县人,教育学博士,曾任美国纽波特大学日本分校教育系教授。七田真博士从1958年开始从事幼儿右脑教育工作,1978年成立了七田教育研究所,并建立了实施右脑教育的七田真教室。目前全世界已建立起500多所七田真教室,学生总数近4万名。他的教育理论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为在右脑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七田真博士获得了日本政府颁发的“社会文化劳动奖”,世界学术文化审议会颁发的“国际学术贡献奖”,并被世界知识产权协会授予“世界和平大骑士”勋章。


本文摘自《爱与规则》 

(日)七田真 著 思可教育 译


      文 | 七田真

编辑 | 吴萌


  

本文由共同体综合整理

转载附上文末二维码视为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进入微店购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