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些故事我想告诉你~
疫情突袭
总有一些人第一时间“逆行”
奔赴疫情防控这没有硝烟的战场
他们就是
医务工作者
2022年8月19日
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
正是因为他们的执着坚守
为我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今天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1
双职工齐上阵
战疫情显担当
当双职工家庭遇上疫情,便成了最不着家的忙碌组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保健二科副主任陈良树和爱人耳鼻喉科主任郑东淑就是这样的一对。他们的女儿今年9月上高二,正是学习冲刺的关键时期。平时两人科室工作任务繁重,很难有一家三口共度的温馨时光。
此次疫情爆发以来,面对疫情任务繁重、科室人手不足、病房工作量增加的困难,夫妻俩同许许多多的医务人员一样,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守卫厦门的责任,伴着晨露出发,顶着烈日战斗,披着星辉返程。女儿也感受到了父母无言的大爱,仿佛一夜长大,主动承担起了家里一日三餐的后勤保障。当夫妻俩一身疲惫地回到家,看到女儿准备好的晚餐,虽然简单,却爱意满满。良树主任感慨地说∶“我们守护厦门,女儿守护我们,这就是奉献精神的传承吧!”
2
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一大早天还蒙蒙亮,第一医院保健二科的苏秋霞,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昨天晚上临时接到支援核酸采集任务的她,想着即将进入隔离病房的爱人,两人长期无法相伴,想着出门时还在睡梦中的孩子,心里满是对孩子的愧疚。5点20分,大家就已经集合在警备区出发前往核酸采样点,6点30分开台,马上投入紧张有序的核酸采集工作。
炎炎夏日,身穿厚实的防护装备,苏秋霞在接近40°C的环境中,即使有工业大风扇、冰块也抵挡不住热浪的来袭,不一会就全身湿淋淋,感到头很晕、喘不上气,但为了多采一份样本,多赢得一份先机,她咬牙坚持了下来。
在医护工作者中
陈良树、郑东淑、苏秋霞这样的故事不计其数
这些动人的瞬间却鲜为人知
像他们这样的班组和集体还有很多
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看看他们的故事
3
“疫”线阵地中的“排头兵”
核酸检测实验室
疫情又起,8月10上午,厦门市海沧医院检验科29人,迅速进入抗击疫情“战时”状态。作为“五一先锋号”集体,他们不畏艰险、砥砺前行,用生命守护生命。
核酸标本一箱箱送往实验室,检测人员穿着厚重的连体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双层手套、鞋套、护目镜,所有人日夜坚守在实验室里,无缝接班替换,6天完成30万人次核酸检测工作。
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新冠病毒核酸城市检测基地,从清点数量、核对样本信息的预处理阶段,然后手动编号、摆盘、震荡,再到最后的化学提取采集标本中的核酸并扩增。从样本送达,到出核酸结果,最快需要大概3个小时。
从上周我市启动分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到现在,这里的检测人员几乎都是连轴转,除了来自思明区不少采样点的样本,他们还需要承担本院医护人员、患者,以及部分我市入境隔离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每天的核酸检测量达到了近17万人次。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冠病毒核酸城市检测基地主任李珣的微信朋友圈截图
向上滑动阅览
▲像这样半夜接到任务秒回复都是医护人员的日常
4
同心抗疫
勇毅笃坚
疫情突发,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迅速作出反应,作为“五一先锋号”集体,他们“可出尽出”派遣科室医务人员,全力支援防疫抗疫工作。厦心外科人秉承着科室“向上,向善,担当”的团队理念,牺牲本就不多的个人休息时间冲在社区防控的一线毫无怨言。即便刚刚结束16小时大通夜工作,又接到晚上要待命支援的任务,答复永远是“我可以”。
在医院不起眼的角落里,有这么一群不为众人瞩目,却为医疗、院感、护理、患者安全承担着不可或缺责任的幕后天使。她们就是——CSSD消毒供应中心。每一天她们下收下送,及时为临床科室送去合格、安全的器械,并回收各种使用过的器械及物品。她们虽然不直接护理病人,却同样用自己的方法参与到守护健康工作中。
一心一意坚守平凡岗位
一言一行诠释奉献担当
向每一位“疫”线工作人员致敬
厦门市总工会全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李菁
制作: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