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强:国内首创!铝模板机器人焊接生产线最大化节省人力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厦门市总工会于近日确定28位同志为2022年度厦门行业(数字)工匠宣传对象。
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一批行业(数字)工匠的典型事迹,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传递社会正能量,激发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主动和热情,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廖强
厦门航天思尔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技术部经理,曾获得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厦门市专利奖。其中,发明专利4项 ,实用新型专利28项。同时他积极组织及参入公司专利申报及技术成果转化工作,已完成了68个发明专利和168个实用新型专利的编写申请工作,并配合客户完成了2个国家级示范项目。
多年来,他在机器人技术成果开发上不断潜心钻研,主导开发的国内首套输变电夹件及油箱智能生产线,实现了大多数工序的无人化作业,以工匠精神引领产业创新。
眼前这台设备就是廖强团队正在研发的搬运机器人,不需要人为控制,机器人就能将重达500斤的工件搬运到指定位置上,并通过智能打磨工具,对工件上的毛刺定位打磨。廖强平日的工作就是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并制造出相应的自动化产线,将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022年度厦门行业(数字)工匠、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技术部经理 廖强:
打个比方说一辆汽车是从一个个零件变成整车,我们给客户提供的设备也是这个功能,一块块原材料搬进来,通过不同设备组起来,变成一个产品我们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多年来,廖强带领团队克服了多项研发难题。去年,在研发自动拼点项目时,由于客户的工件型号多,导致机器人定位和识别非常困难。为解决这项难题,廖强与同事们昼夜奋战,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测试,终于研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方案:给机器人加了“眼睛”,通过视觉和激光识别工件型号,同步降低了对客户来料的摆放要求和设备的精度要求。
2022年度厦门行业(数字)工匠、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技术部经理 廖强:
我们的机器人先用视觉拍个照,确定这个工件的大概位置,再用激光去寻找到工件位置,把工件放下去,全过程中就不需要人工干预,实现了无人化,生产的成本(降低),进度都会得到极大提高。
研发的工作是枯燥、繁重的,但廖强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忱,十年如一日潜心实践。截至目前,廖强个人获得4项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并组织参与多项公司专利申报及技术成果转化工作,完成多个国家级示范项目。他所主持开发的铝模板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开创了国内首条铝模板智能生产线的使用先河,项目包括四条生产线和上百个工作站,稳定投产后,日产能高达8000件,流水线上的工人能由800人降至80人,为客户最大化节省人力成本。
2022年度厦门行业(数字)工匠、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技术部经理 廖强:
我们的工作是为客户提供先进化的解决方案,所以要求我们对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新技术一定要时刻掌握,只有这样提供产品才不会落后,我觉得(行业)工匠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态度,无论是否获得这个称号,我也还是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厦门市总工会全媒体中心出品
资料来源:厦门日报
编辑:李菁
制作: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