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号长日记 | 心脏外科“拆弹”专家的不眠之夜


奋进新征程,号声更嘹亮

争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

一流业绩、一流团队

厦门市创建“工人(五一)先锋号”

主题实践活动正在深入推进

 

今天一起走进

守护生命健康

“白衣天使”的工作日记


厦门市“五一先锋号”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



班组简介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现有病房床位34张,ICU床位5张,目前科室配备临床医师12名,心脏麻醉师2名,体外循环师2名,护理22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博士5名。每年门诊量1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600余人次,每年完成各类心脏手术400余例。科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及其他课题6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他国家级省市级论文30余篇。



讲述人

号长单忠贵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


2023年7月3日

上午7:15,像往常一样,我准时踏进这片坚守了十余年的阵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病房。


每天到科室的第一件事,是查看重症监护室病人病情、了解情况,进行治疗方案调整。走廊里,晨间护理已有条不紊地展开,医生、护士行步如飞,陆续安排新一天工作。


病房里,做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小姑娘因为伤口疼痛在哭泣,医生连忙抱起小姑娘温柔安慰,小姑娘渐渐停止了哭泣,最后开心地跟医生哥哥分享她心爱的玩具。



8:00,全体医生护士进行早交班,夜班护士和值班医生交接了值班期间病人情况和今天手术病人信息。手术室里,心脏麻醉师、体外循环灌注师和手术护士已做好全部准备。9:00手术正式开始。


时间滴答滴答,转眼已是20:00,今日2台心脏大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专业监护。所有人员正准备更衣下班,这时我听到护理站电话响了……


抢救室急会诊,主动脉A型夹层,好的,我马上通知会诊医生!


我意识到今晚有一场硬战要打,立即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心脏麻醉师、体外循环师和重症监护室护士严阵以待,准备与死神赛跑。我们一起化身为“拆弹”专家,今晚又是个不眠之夜。



经过6个小时的紧张奋战,我们为急诊患者成功拆除了“血管炸弹”。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为凶险的一种,发病急、危害大,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非常高,24小时的死亡率高达50%,48小时内死亡率升至60%-70%。每延误1小时,死亡率就增加1%。它就像潜藏在患者身体内的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大量血液就会突然涌向心包腔或者胸腔,导致心脏骤停。


这场紧张的“赛跑”,我们跑赢了!术后,急诊患者被送入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护士熟练地为患者进行专业处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凌晨三点,夜尽深,万籁俱静。紧绷的弦微微放松,困意涌上心头。正当所有人准备小憩,病房里又传来值班护士紧急求助……新的一轮抢救过后,一缕阳光透过玻璃窗钻了进来,我低头看手表,现在已是2023年7月4日6:00。


这就是医务人员平凡的一天,每天奔跑在人生的跑道上,匆匆起,迟迟归,舍小家顾大家,直面病情,尽己所能,不惧风险。我们以治病救人为本,以仁爱精神为准则,愿做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号长日记”


 征 集 启 事 



不怕苦,作风硬

敢打敢拼,能打胜仗

你所在的车间、工段、

班组、科室或服务窗口

一定也活跃着这样的先进集体

 

以记录平凡致敬不凡奉献

以书写日常彰显劳动荣光

欢迎写下你的“号长日记”

分享工人先锋号的成长故事

你们,一定是最闪亮的星

 

征稿对象

在厦各级“工人(五一)先锋号”班组


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9月30日


征稿要求

稿件须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

以号长第一人称讲述先锋号班组奋斗故事,主题突出,线索清晰,描述生动

日记写作格式参照本条推文,班组简介150字左右,日记正文1200字左右,同时提供班组集体照1-2张、班组日常工作照4-6张

投稿方式

作品统一发至邮箱:2363982073@qq.com,来稿请注明“号长日记”字样,并注明作者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以及个人银行账户(务必标明开户行)。以上信息如有虚假或未填写完整,稿件不予采用。


稿件选登

主办方将从来稿中选取优秀作品,陆续在本公众号登出。其中,《厦门工人》如有采用,将支付稿酬。 





号长日记 | “巴掌妹妹”出生仅400克,“天使”一路护航

号长日记 | 30年来拾金不昧,归还旅客物品价值近千万元

号长日记 | 刀划不破!“成衣人”打造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战衣


厦门市总工会全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制作:李菁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