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月十五最早不叫元宵节,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吃元宵的呢?

一达 正阳书局The Gateway 2019-06-04

人们都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而且也知道元宵节要吃元宵。

但是,您知道吗?正月十五最早不叫元宵节,而且也不吃元宵。

那么正月十五最早叫什么节呢?

正月十五最早叫上元节。为什么叫上元节?这得从中国自己的宗教道教说起。

道教文化的核心之一是“三元”神说,所谓“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

这“三元”都是神官,上元是天官,中元是地官,下元是水官。

他们的生日分别是:上元是正月十五,中元是七月十五,下元是十月十五。

 


在古代,每逢“三元”的生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其中正月十五是上元的生日,这一天要举办许多活动,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上元节”。其它“两元”的生日那天,也被称为“中元节”和“下元节”。

据史书记载,“三元”节日从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

《史记.乐书》中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太一”也叫“泰一”,是春秋战国时代人们供奉的天神。这就是说,到了汉代,正月十五奉祀“天神”的活动,通宵达旦。

 

 

因为奉祀天神是在夜里,家家户户都要点灯,于是这种奉祀活动,到了隋唐,逐渐演变成观灯赏灯的灯节。

每逢正月十五之夜,京城处处张灯结彩,人们纷纷上街逛灯,煞是热闹。

隋炀帝曾写过一首《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的诗:

法论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

幡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从这首诗所描写的场面,便知那会儿的上元节有多热闹。 

 

 

当然,除了祭祀、看灯,古代的上元节还有很多民俗活动,比如猜灯谜,北京人也叫“打灯虎儿”,高跷表演,加上赏灯,寓意登高等等。

但直到宋代,关于上元节民俗的记载,找不到吃元宵。

为什么? 

因为元宵到了宋末才出现。换句话说,到了宋朝,才有上元节吃元宵的民俗。

为什么叫元宵?元宵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这跟上元节有直接关系。您想从汉代起,人们过正月十五上元节,都是成宿成宿地观灯赏灯,热热闹闹的,到了夜里能不饿吗?

按南方人的生活习惯,夜里饿了,要点补点补(吃点东西),南方人把这叫“宵夜”,北方人管这叫“夜宵”,总之都有个“宵”字。

  

“宵夜”吃什么好呢?南方人喜欢把糯米团当零食。光有糯米没馅儿不好吃,于是人们把它包进了馅儿,取名“汤圆”。

到了宋代,先是南方人,后是北方人,把“汤圆”作为上元节的“宵夜”,因为是上元节的夜里吃的,所以人们把它叫“元宵”。

后来,逐渐演变成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再后来,也就是到了明清时代,民间的老百姓干脆把上元节改叫元宵节。

这就是元宵节的来历。

 


到了近代,正月十五上元节,逐渐变成了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成了正月十五民俗的主要内容。

其实,元宵在南方依然叫汤圆、圆子,做法是用糯米面直接包。北方人聪明,根据摇煤球的经验,发明了摇元宵方法。

元宵的品种很多,在老北京以“八宝元宵”为最佳,据说这是正月十五,宫里御膳房给皇上做的。现在市场上很少见。

次之是“桂花元宵”,也很少见,据说在北方的正月,桂花很难淘换。

清代的符曾写过一首《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

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

试灯风里卖元宵。

您瞧那会儿京城卖的元宵多么讲究,元宵的面,不但是如珠的江米,还要过滤成滴粉,用上好的井水来摇成元宵。您想那摇出的元宵是多招人待见呀?

 

  

头20年前,每到元宵节前,北京的副食店和老字号饭馆的门前,就摆上摇元宵用的铁制的大笸箩,笸箩下面有能转动的发动机,发动机一开,铁笸箩就来回“摇”,职工现场加面添水,现摇现卖。这也是当时京城过正月十五一景儿。

元宵有不同的馅儿,有馅儿的样品在旁边摆着,这一笸箩摇什么,让人一目了然。

这种现摇现卖的元宵,现在几乎看不到了,市场上卖的都是提前做好的。

现在的元宵馅儿五花八门,近年又有重新加了水果和巧克力等馅儿,但总觉得馅儿里缺点儿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前些年的元宵馅儿里,总少不了青丝红丝,也少不了一些“五仁”类的干果。元宵的馅儿里加进这些,那味儿就不一样了,但是现在商家为了节约成本,谁会给您放这些?所以现在元宵的味儿越来越不如从前了。

但不管怎么说,正月十五得吃元宵,不吃,像是生活中缺点儿什么似的。

(文中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小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