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轶闻 | 乾隆如果生活在现代,大概会是个消防员……

正阳书局 正阳书局The Gateway 2019-06-03

点击上方“正阳书局砖读空间”可以订阅



古代缺乏消防设施,加上大多数建筑都是木质结构,所以最忌讳“走水”(失火),故宫御花园里的钦安殿还要特意供奉玄武大帝以作为压火的镇物。每年的节庆及农历8月6日至18日,是道家的大祭日,明、清宫中的道官道众都要按例设醮称表,架供案,奉安神牌,皇帝前来拈香行礼,祈祷水神保佑皇宫,消灭火灾。


明清两代皇帝都很注意防火,不过其中最有消防意识的可能就是乾隆了。


亲自下场指挥救火


乾隆皇帝当政的六十载期间,紫禁城失火7次,圆明园失火1次,清漪园(颐和园)失火1次。据文献记载显示,凡皇宫彻园失火,只要乾隆本人在宫中或者御园,他都要亲往指挥救火,力求及时扑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


他曾下令,凡宫中或御园失火时,王公大臣必须召之即来,同救火官兵一起投入救火活动,不得坐山观火,视而不见。


钦安殿


他对火灾肇事者的处罚也是相当严厉,而且对于处理结果还要通报众多王公大臣和内侍,以自知儆惧。几乎每发生一场火灾,他都要颁发一道圣旨,强调要加强消防安全工作。


乾隆皇帝曾写过一首《御制建福宫赋》,其中有“触目警心兮,守此志而始终,居安思危兮,常厪怀而筹量。”乾隆的消防态度就是这样的“居安思危”。


建福宫最终并没有躲过火灾

1923年建福宫毁于一场大火之中


当时皇宫内有太监偷窃后放火销毁证据,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乾隆都要亲自下旨过问,比如乾隆二十一年正月初二日(1756年2月1日),太监李连栋在紫禁城内偷窃后放火灭迹,乾隆帝得知后大怒,马上下谕内务大臣要求严惩,将李连栋立即拉出午门杖责正法,并将其父母、兄弟家人全部流放黑龙江。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六月,又有个太监赵进禄在紫禁城内偷窃后放火,乾隆帝得知后也立刻要求内务大臣对该太监严加审讯,审讯完毕后同样拉出午门杖责正法,并将此事晓喻众太监,以示警告。


亲王老臣都不放过


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初五日(1763年6月15日),圆明园九洲清晏殿发生火灾,当时乾隆皇帝正在正大光明殿议事,听说圆明园着火,马上放下手头事情,火速赶赴现场指挥救火。虽然火势极大,好在九洲清晏殿临近有湖,经百官和数百名护军就近汲水,奋力扑救,花费了很长时间后总算是将火扑灭,不过殿内一些贵重器物已经焚毁。


九洲清晏


救完火后,确认了该殿宇主体结构大部分被保留,邻近的建筑也没有损坏,且救火过程中无人伤亡,乾隆先是一阵欣慰,但冷静下来后,他又想起刚才在朝官员大臣都“坐山观火”,来了不参与救火活动,反而找地方坐下,有些王爷不仅姗姗来迟,竟然还若无其事的围观取乐,丝毫没有奋力救火的举动和心态,于是乾隆又生起气来。


待火灾被彻底扑灭后,乾隆皇帝将他现场所看到的不救火的人都偷偷记在小黑本儿上,回去写成了一道谕旨,把这些人都骂了一顿并把一些人革职流放:


 “今日圆明园失火,众皆奋力扑救,而那木图、那沁、兆德、保平、万福、李景皋等,反自寻坐处,虽失火不赖伊等扑救,也当随众立看。保平年老,未免站立维艰,然此系何等事,伊等即不能奋勉出力,更图安逸,殊属不堪。那图木等着交侍卫内大臣议处。銮仪卫章京站立廊下窗内观看,伊身系满洲,不思奋勉,视同戏剧,其心实不可问,本应即行正法,从宽革职,发往伊犁,给厄鲁为奴。”(《清高宗实录》卷六八六)


弘瞻


后来,乾隆帝还借此事又下了另一道谕旨给自己一位非常疼爱的弟弟,果亲王弘瞻(也就是《甄嬛传》里允礼的“继子”),因为弘瞻在九洲清宴殿失火时不但迟到,还和别人嘻嘻哈哈,让乾隆看见了他大笑的牙。再加上弘瞻之前就常有违礼之事,于是乾隆将其降为贝勒。弘瞻于是便闭门谢客,抑郁成病了。


乾隆在弘瞻病后去探望他,弘瞻忙叩首自责,表示自己深刻认识到了错误,乾隆也很受感动,于是恢复了他的身份,但弘瞻的健康并没好转,不久后就病亡了,谥号果恭亲王。(《啸亭杂录》卷六)


因为失火调整考勤


乾隆帝治火倒是一向赏罚外明。


有一次,北京城内一处住宅失火,主人在火灾中遇难。死者是当时为宫中做事的一个小小的命官,叫蔡新。乾隆闻讯后,特为此颁发谕旨:


“蔡新住宅失火,致伊系亦烧毙,情殊可悯。所有烧损官房,著加恩官为修葺,免其自行赔修。” (《清高宗实录》卷八四八)


地安门


另外还有一次地安门外失火,经官兵及时扑救,保护了皇城北门地安门的安全,乾隆帝得知后,谕令户部:


 “地安门外被火房屋,相距地安门甚近,该步营兵丁尚能保护地安门,甚属勇往,著施恩所有保护地安门人等,每人赏给银二两,以示鼓励。” (《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五四)


乾隆三十六年四月初一日(1771年5月12日)辰时,位于天安门前的刑部衙门发生火灾,烧毁官房数间,幸禁卫护军和防范火班奋力扑救,未使火势蔓延。


事后监察大臣禀报乾隆称,着火时,该衙门只有两名司员在场,而他们的上级主官尚未进署敬事,导致扑救火灾的时候在场的两名官员束手无措。乾隆帝闻之大怒,下旨道:


乾隆晚年画像


 “前日刑部衙门失火时,闻只有该班司员二人在彼,其时已届辰牌(早上7点到9点),何以堂官及诸曹司尚未进署?即云各家就食,然后赴公,亦不应迟缓若此。现在节气,卯时即已日出,距辰时已有余,更非冬令暑短时可比。满员皆附居内城,即汉员亦不过近在前三门外,距部不远。即朝餐以后,从容前,辰时亦可陆续到齐。若彼时尚偃息家居,所谓敬事之义安在?倘相习疲玩,恬不为怪,充其伎俩,则竟成偷安,不按日入直,皆不可知。该堂官司等平日岂竟漫无稽核,刑部如此,恐各部院与之相类者,亦所不免。著通谕各部院衙门,嗣后堂司官员,每日俱辰入办事,不得任意迟缓。” (《清高宗实录》卷八八二乾隆三十六年夏四月癸酉条)


这道谕旨的大意是说,大臣们大多都住在内城或者前三门之外,离上班地点不远,如今天亮的早,一个个还在家里不知道墨迹什么,长此以往人人都可能迟到早退,所以以后统统要在7点前上班,不得迟到。


建造防火智慧海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乾隆是为了哄皇太后高兴而建的。他把原来的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并在山上兴建了许多为皇太后祈福的建筑。


按照乾隆帝的最初意愿,他是想全然效仿江南景观,在万寿山前坡上修建大报恩延寿寺,并欲仿照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母修建的大报恩寺塔来建一座九层佛塔,为其母后祝寿。


颐和园


该塔从乾隆十五年开始建造,到二十年四月二十七日时,乾隆很高兴地在诗注中写道:“山前建延寿塔,今至第五层,已高出山顶矣。”


到了两年以后的乾隆十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乾隆又很高兴地在《万寿山即景》诗注中写道: “时构塔已至第八层,尚未毕工。"这是说,只差一层即建到塔顶了。


结果,塔建至此却突然遭受雷电袭击,这座价值46万余两白银的寿塔就这样被火焚毁了。


样式雷为佛香阁做的立样


后来有位大臣奏议: “京城西北隅不宜高建窣堵(佛塔)。”乾隆深知防火问题难办,于是接受大臣的建议,采纳了“样式雷”的设计方案,为了防雷,放弃九层佛塔的设计,改为三层佛楼。


如今国家图书馆还收藏有这项由“样式雷”精心设计的图纸,设计者在20米的石造台基上耸立起41米高的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佛香阁屋顶比50米高的万寿山顶矮9米,山顶上修建了众香界琉璃牌楼和无梁殿智慧海,都是用非燃材料建造的,可见乾隆到底有多害怕发生火灾。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放火焚烧圆明园和清漪园,许多木质结构的建筑皆被毁于大火,惟有琉璃牌楼、琉璃塔、无梁殿智慧海幸存。


给正阳门留隐患


当然,乾隆帝治火也有失策之处。例如北京正阳门外大街,明代街道较宽,今肉市广和剧场以西和珠宝市六必居以东的地带都是马路和绿树,但是到了明末清初,游商常在马路两边搭席棚卖货,秩序很乱,常引起火灾,直接影响皇帝去天坛祭天的行动安全。


乾隆四十二年二月二十日(1777年3月28日),由于刮大风,鲜鱼口大街起火,席棚草房立时焚毁。火灾之后,刑部官员倬令阿和御史玉麟曾奏请将街面被毁房屋清理掉,拆除违建,保障道路畅通。


正阳门大街


但乾隆却谕示: “若按玉麟原奏,概令清出还官,则街道参差,转于观瞻有碍,将该处所烧房屋仍令准其补盖,嗣后自正阳门至天桥一带房舍,遇有毁坏者,仍令其照旧修盖。”


结果,正阳门外大街两侧的私搭乱建的商棚就成了合法的建筑,这样不仅街道变更窄了,还留下了一个隐患:商棚连成一片,万一失火势必就要火烧连营。


乾隆四十五年五月十一日 (1780年6月13日),正阳门外再次发生火灾,共计焚毁官民房屋4117间,连正阳桥牌楼和正阳门城楼也没能幸免。后来,沿街两侧之商贩棚舍仍照旧修盖。于是正阳门大街越来越窄,两侧的绿树一棵也没有了。


设于同治十三年(1874)的同善水局

在正阳门大街举旗巡逻


再到后来,因为正阳门大街的火灾隐患威胁越来越大,正阳门大街的商家也被搞得没办法,索性自己组建民间消防队,叫做水会或者水局。水会主要由民间商铺集资而设,官方参与协助培训演练,组织夜间巡防等。


京师水会虽为民间组织且缺乏系统训练及消防规范,但对于一般平房或铺面着火若赶赴及时,仍能起较大作用。所以一直到了清末民初,京师警察厅设置了真的消防队后,民间水会才逐渐解散停废。



参考文献

《京西轶闻琐记》



更多精彩文章(可点击查看):

扫描二维码关注正阳书局

正陽書局北號地址:

西四南大街43號,

萬松老人塔院

電 話:

010-66116311

订阅号

服务号

点击“阅读原文”在微店随便看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