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轶闻 | 京城怪事谈:前脚刚出宣武门,转头孩子就没了

正阳书局 正阳书局The Gateway 2019-06-04

点击上方“正阳书局砖读空间”可以订阅


清末光绪年间,有一位用写实手法进行新闻绘画的画家,叫作吴友如。这个人原本是苏州人,以卖画为生,曾应徵至北京,为宫廷作画。


吴友如曾先在上海主绘《点石斋画报》,后独资创办《飞影阁画报》,两种画报均为新闻性画刊,以市井风俗、时事新闻为主,大则描绘有中法战争、中日台湾之战,小则描绘有各地邻里斗殴、怪闻趣事,是研究当时中国风俗民情的重要参考资料。


吴友如逝世后,宣统年间,上海璧园会社以巨资购得吴友如画作1200幅,编成《吴友如画宝》传世。



其中民俗风情部分包含了不少苏州、宁波、北京、上海、温州、广东等地的奇闻异事,这大约是和吴友如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


我们今天就摘选了关于京师地区的几则轶闻图画展示给大家,并对其中所描绘的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讲解。


妒妇笑柄


家住北京果子巷的一个官员平日好女色,正房吃醋,经常阻挠他娶妾。官员一怒之下便娶了外室,不回原府居住了。


正房太太便派人去调查外室所在之地,以“你有本事抢男人,你有本事开门呐”的气势,上门就是一顿连打带砸,把那位“姨太”直接揍懵了。好在这位“姨太”性情还好,先安抚住了正房太太,等她自家老爷回来,便哭问“你不是说你前面那位已经病死了吗,怎么人不仅活着,还打上门了?”


这边老爷也大吃一惊,两方人一照面,发现是认错人了,此老爷与正房太太的丈夫同姓、同年、同司,闹了一个大乌龙。偏这时候那个还不知情的贤惠“姨太”过来说:“既然您是太太,打骂我我也无话可说,今天晚上您来和我家老爷同房,我让位为侧室。”


正房太太听的羞臊难耐,连忙告罪逃走,此事便传为京中笑柄。


正阳书局按:


清代时,民间对妾有很多种称呼,包括姨娘、侧室、侧夫人、媵妾、姬妾、姑娘、格格(这里是满文译作“小姐”之意)、丫头、姐儿、外室,等等,民间各家对这些称呼有自家的规矩,不同的家族里妾的等级称谓不同,但在官方都统称为妾或者媵妾。


晚清时期的女性


妾的地位很低,除非生有子女,否则没什么机会留下自己的记录,即便妾的儿子有了身份地位,妾的地位提升也常常受到阻挠,这也是故事中的这位正房太太如此剽悍的原因之一。


此外,被冤枉的“姨太”家里,是原配病亡的,这位“姨太”便是“填房”,北京地区过去的填房很多是寡妇“再走一步”或者出身与原配差距较大的,因此这位“姨太”才说愿意让出主妇位置,甘做侧室。


正能克邪


京师彰仪门外七里庄有一个破败的观音阁,一位赵姓书生设塾于其中。重阳节这天晚上,书生正在屋外吟诵诗句,忽然见到一位妙龄少妇走来。


这少妇看似楚楚可人,自称为钟氏,百般邀请书生同宿。书生为人端正,断然拒绝说:“为了你我二人的德行名誉,你赶紧走吧,不得进屋来。”少妇很生气,又反复激将,然而书生拒不回应,少妇无奈离去。


书生担心少妇再来勾引,就叫来自己的老仆同屋伴宿,晚上正要睡觉时,却听屋外有人走路声音,房门被人悄悄打开。书生躲到一边,只见一个一头白毛的老人溜了进来,躺到了老仆身边。书生拿剑击之,没有击中,老人嚎叫几声狂奔逃走。这之后书生又戒备了几天,再没有异动了。


正阳书局按:


彰仪门就是今天的广安门,该门与金中都彰仪门在同一轴线上。明代称“广宁门”,清朝道光年间为避清宣宗旻宁之讳改为“广安门”。


《南巡纪道图》局部  广安门外


当年在外城,有两条用石板铺砌的道路,一条是连通永定门与正阳门,为皇帝去天坛和先农坛祭祀而铺设的御道,另外一条则是由城外通往广安门的道路。由于辽南京城、金中都城的城址都在广安门地区,所以自古广安门大街便是外省进出的门户。清代耗费巨资修筑了从广安门到宛平城的石板路,老北京称之为“一尺道路五两三”。


广安门原级别很低,规制与广渠门相同,乾隆年间提高了城门规格,仿永定门城楼加以改建。相当于内城城楼级别。民间流传的《里程歌》里这么描述广安门城楼:“彰仪门城楼九丈高,小井大井卢沟桥……”


1921-1924年 喜仁龙拍摄的广安门城楼


因为广安门是各省陆路进京的必经之路,因此广安门内大街在清朝时期时很繁华的,北京民间有“一进彰仪门,银子碰倒人”的说法。


繁荣处难免有犯罪,这个故事中赵书生遇到的,或许正是一个仙人跳或者抢劫盗窃的集团也未可知。


马政


在西四牌楼南的缸瓦市一个马掌铺,马掌铺的伙计们在给某府的爱马钉马掌时,忘了解开马脖上的绳子,不小心把马勒死了。


马掌铺的人都吓坏了,连忙去马的主人家府上告罪,主人家倒是没深究,但鉴于马是有功的牲畜,依礼不得暴尸于外,于是要求马掌铺将马尸妥善埋葬。


马掌铺过度解读了这个要求,于是给死马弄了个出殡队伍,大张旗鼓抬着出城,全铺伙计都来送葬,有人负责打响尺,有人负责前头开路,犹如一群孝子。队伍沿大街出阜成门,到义地给马下葬。当时的围观百姓纷纷表示他们这辈子没见过这样的事。


正阳书局按: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马政”,指的是我国历代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训练、使用和采购等的管理制度。既然马政为国家重务,养马、保护马匹自然也是百姓的义务。这也是为什么故事中马掌铺误杀了马后如此害怕的原因。


钉马掌


阜成门则位于老北京城正西,京西门头沟又是小煤窑的集中地,所以供应城里的煤炭多由此门进城。因此阜成门瓮城门洞内由煤栈客商募捐刻石“梅花”一束,取“梅”与“煤”同音。


每临寒冬,北风呼号,大雪纷飞,京城之人念及阜成门带来的温暖,赞曰:“阜成梅花报暖春”。由于明清以来,城内所需煤炭皆由阜成门运入,故阜成门又被称作“煤门”。


1910年左右的阜成门内大街


因为阜成门走煤,因此这里形成了独有的“三多一市”。“三多”即骆驼多、煤栈多、煤黑子多(运煤、卖煤和摇煤球的工人);“一市”是驴市,指的是出租脚驴的市场,为前往京西的人们提供交通工具。如今的南北礼士路,其原名就是驴市路,民国以后搞“路名雅化”才谐音改为礼士路。


数罗汉


彰仪门内的善果寺大殿两旁,曾有各种形态的罗汉像,当时的北京人每到天贶节,到善果寺上过香后,都喜欢跑去数罗汉,几岁了就数几个,并认为数到的最后一个罗汉的表情就代表下一年的时运。


有一年,有个大官来发愿斋僧,于是善果寺里挤满了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看完了热闹都去数罗汉,满院子的人不是因为好兆头而手舞足蹈就是因为坏兆头而垂头丧气。此画作者评:“傻不傻。”


正阳书局按:


善果寺是旧时京外八大古刹之一,初名唐安寺,原本“废弛岁远,甚址尚存”,至明朝天顺年间被修复,明英宗朱祁镇赐名为善果寺。弘治年间,寺内在东西两廊添设了罗汉堂,塑五百罗汉像。清顺治年间,福临“圣驾临幸,嘉其乔木荫森,院宇宏敞,不杂阛阓,宛然名山,叹为京师第一胜地。”


天贶节是指早年每逢旧历六月初六的“晾经会”。是日,僧众要举行礼佛、诵经仪式,把所有经典从藏经楼搬出,平铺在院里的条案上,通风见光。所有袈裟、僧衣亦搭挂在院内晾晒。后来经书佚散减少,至晚清时已无经可晾,仅循旧例开放一天。


善果寺今已不存,只有一条善果胡同了


于是旧京城南的居民每到旧历六月初六这天,除了去护城河看洗象外,就是到善果寺看晾经,故庙前形成临时集市,有舍经书、“善书”的,有舍“冰水”、暑药的,有售卖香烛及各种吉祥物的,“士女云集,骈阗竟日”。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善果寺遭到严重破坏,佛像、文物无一幸存,民国时已颓废败落。建国以后,这一带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善果寺被征用,僧人四散。至此,名刹善果寺已荡然无存,除了原址前一条被命名为善果胡同的地名外,别无遗迹可觅。


真骗子


京师某妇人的儿子尚在襁褓之中,因家中贫困,不得不带着孩子出门做些缝纫来谋生。一日她带着孩子刚出宣武门,过了炸子桥,遇到一个老妇和一个少妇,这两个女人带着一个女婴,两人求这位妇人给女婴喂点奶水,并说愿意给两吊钱相谢。


妇人给女婴喂奶时,那个少妇便抱着她的儿子,说带他去买点糖,然后一去不返,老妇人假装说去催少妇回来,却也一去不返,等这个妇人反应过来,早已不见二人和孩子的踪影,最后妇人只得大哭而归。


正阳书局按:


故事中所提的炸子桥,又称达智桥,在今天宣武门外大街路西达智桥胡同东口附近。这座桥曾经横跨在明代的一条”减水河“上,意思是减去城内的水势。明代时这里一片空旷,被称为将军教场。


1901年,宣武门城楼及瓮城内的影像


清代时此处仍是驻军练兵的场所,遇下雨时雨水灌入水沟,常影响人员出入,于是就在宣武门外大道与水沟交叉处建一座桥。桥为南北方向,桥旁有许多拉骆驼跑生意的蒙古人,因此这座桥一开始称”鞑子桥“,转音为”炸子桥“,民国时期雅化为达智桥。


随着北京的发展,这里的水沟被填平了,旧桥被拆除,只留下达智桥一个地名。


前倨后恭


这张画中的人物似乎是民人装扮,但讲的却是旗人的故事。说的是京城西直门内观音寺东的崇家有一个女儿,秀才胡同某家有一个儿子,两家都籍隶镶红旗,门当户对,于是配为夫妻。


奇怪的是,婚礼第二天,男方就把女方遣回娘家,还说坚决不同床共枕。女方确信自家闺女品德良好,没犯七出,便责问男方什么仇什么怨。男方只答“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两句无厘头的答案。


女方家气的要报官,邻里也纷纷打抱不平,指责男方不该用婚姻当儿戏。最后有人从中调和,男方赔罪后又行了一遍迎娶礼,新郎磕头赎罪,把女方重新娶回去继续做夫妻了。


正阳书局按:


这是个很奇怪的故事,但是细想想又未必不合理。一般来说,第二天退婚的,多为新娘被认为是”失贞“的。但是这个故事中新郎并没有说出这样的理由。


娶亲队伍


在清代,婚姻大事完全不由儿女做主,新郎一句”在天愿作比翼鸟“,或许是表示其心中另有所属。只是那个年代,除非以死相逼闹出大新闻,否则父母之命很难抗拒,就算抗拒了,以后也会被人当作奇葩,再难嫁娶。


这个故事中男方动静闹得很大,又没有合理的理由,引得旁人指指点点,女方扬言报官,恐怕男方家给新郎施加了极大的压力,新郎只得赔罪再娶。



不过真是苦了新娘,毕竟清朝的婚礼,无论是满式还是汉式,都累的要死。尤其是旗人的婚礼,光“坐财”就要新娘在床上不吃不喝不动一整夜,迎娶礼行两遍,真是太惨了……



更多精彩文章(可点击查看):

扫描二维码关注正阳书局

正陽書局北號地址:

西四南大街43號,

萬松老人塔院内

電 話:

010-66116311


正陽書局南號地址:

前門外廊房二條76號

(南號暫停營業)

订阅号

服务号

点击“阅读原文”进微店随便逛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